隔音隔热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82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隔热垫,该隔音隔热垫包括一侧的表面热量反射层(1)、另一侧的基板层(6)以及位于该热量反射层(1)与基板层(6)之间的隔音吸音介质,其中,所述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隔音隔热垫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于所述隔音吸音介质对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进行至少一次隔音和至少一次吸音处理,能够降低发动机传入驾驶室内的噪音,改善车内人员的乘坐体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苜隔热垫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音隔热垫。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隔音隔热垫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隔音隔热垫是车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为减少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和噪音传递到驾驶室内部。现有的隔音隔热垫结构一般为两侧外表面为隔热层,多采用无纺布或铝箔作为隔热材料,中间层为隔音层,多采用玻璃棉或热熔毡作为隔音材料。由于现有的隔音隔热垫的中间层部分使用单一材料如玻璃棉或热熔毡,只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但隔音效果较差,不能很好地降低发动机传递到驾驶室内的噪音。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隔音隔热垫,以克服现在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音隔热垫,该隔音隔热垫具有隔音、吸音效果,能够降低发动机传入驾驶室内的噪音。此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发动机隔音隔热垫具有隔音、吸音效果,能够降低发动机传入驾驶室内的噪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隔热垫,包括一侧的热量反射层、另一侧的基板层以及位于该热量反射层和该基板层之间的隔音吸音介质。该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优选地,所述至少一层隔音层包括闭孔发泡层和/或高分子密度板。优选地,所述闭孔发泡层为聚氨酯闭孔发泡层。优选地,所述至少一层吸音层包括开孔发泡层。 优选地,所述开孔发泡层为聚氨酯开孔发泡层。优选地,所述热量反射层为热量反射功能铝箔。优选地,所述基板层为具有热量反射功能的铝箔。优选地,所述至少一层隔音层包括第一闭孔发泡层、高分子密度板、第二闭孔发泡层,所述至少一层吸音层包括开孔发泡层,所述热量反射层和基板层分别为铝箔,其中所述第一闭孔发泡层、开孔发泡层、高分子密度板、第二闭孔发泡层在从所述热量反射层至所述基板层的方向上依次布置在该热量反射层和基板层之间。优选地,所述隔音隔热垫的厚度为12-15_,该隔音隔热垫的边缘形成有卡扣卡夹部,所述卡扣卡夹部厚度为2-5mm。在上述隔音隔热垫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隔音隔热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的隔音吸音介质对发动机产生噪音形成吸收、阻隔作用,能够降低传入驾驶室内发动机的噪音, 改善车内人员的乘坐体验,同时通过表面热量反射层反射热量,从而产生隔热作用。此外, 在优选实施方式下,闭孔发泡层和开孔发泡层在起到隔音或吸音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从而使得本技术的隔音隔热垫的隔音隔热效果更好。本技术的车辆包括所述隔音隔热垫,因此其同样具有上述优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隔音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热量反射层;2第一闭孔发泡层;3开孔发泡层;4高分子密度板层;5第二闭孔发泡层;6基板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隔热垫,其包括一侧的热量反射层1、另一侧的基板层6以及位于所述热量反射层I和所述基板层6之间的隔音吸音介质,所述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通过所述隔音吸音介质隔音、吸音作用的双重甚至多重组合,能够降低发动机传递到驾驶室内的噪音,改善车内人员的乘坐体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层隔音层包括闭孔发泡层2和 /或高分子密度层4。闭孔发泡层或高分子密度层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与现有技术只采用一层消音材料相比,隔音材料的引入能够提高所述隔音吸音介质降低噪音的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述“闭孔发泡层”主要是指材料具有独立的泡孔结构,泡孔之间有隔壁隔开,其特点是隔音性能良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层吸音层包括开孔发泡层3。开孔发泡层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玻璃棉或热熔毡相比,由于开孔率高,泡孔结构复杂,能衰减音波能量,因此吸音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述“开孔发泡层”是指材料的泡孔之间互相连通,单维或三维都能通过液体或气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闭孔发泡层2和所述开孔发泡层4可以采用聚胺酯材料。聚氨酯材料隔热性能良好,该聚氨酯闭孔发泡层和该聚氨酯开孔发泡层兼具一定的隔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热量反射层I和所述基板层6所采用的材料为铝箔,可起到反射热量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层隔音层包括第一闭孔发泡层2、高分子密度板4、第二闭孔发泡层5,所述至少一层吸音层包括开孔发泡层3,所述第一闭孔发泡层2、开孔发泡层3、高分子密度板4、第二闭孔发泡层5在从所述热量反射层I至所述基板层6的方向上依次布置在该热量反射层I和基板层6之间。与现有技术只采用单一的吸音层相比,本技术采用了多层隔音层、吸音层,能过隔音、吸音作用的组合,能够提高隔音隔热垫降低发动机噪音传入驾驶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音隔热垫的厚度为12_15mm,该隔音隔热垫的边缘形成有卡扣卡夹部,厚度为2-5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隔热垫。由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优点在于所述隔音隔热垫的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能够对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进行先后多次的阻隔与吸收,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传入到驾驶室内的噪音。通过实际对比,该隔音隔热垫相比于铝箔+玻璃棉的隔音隔热垫能够使得驾驶室内的噪音降低至少2dB。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所述隔音吸音介质中,隔音、吸音材料的排列顺序、数量和种类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改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音隔热垫,包括一侧的表面热量反射层(1)、另一侧的基板层(6)以及位于该热量反射层(1)与基板层(6)之间的隔音吸音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隔热垫,包括一侧的表面热量反射层(I)、另一侧的基板层(6)以及位于该热量反射层(I)与基板层(6)之间的隔音吸音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吸音介质包括至少一层隔音层和至少一层吸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隔音层包括闭孔发泡层(2)和/或高分子密度板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发泡层(3)为聚氨酯闭孔发泡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吸音层包括开孔发泡层(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发泡层(3)为聚氨酯开孔发泡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反射层(I)为铝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6)为具有热量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博郭宏冯磊孙健强赵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