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927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包括面板1、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调角度杆5、铰架6、第二导槽7、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底座10、座脚11、第一滑杆12、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第二铆钉15、第三铆钉16、第二套筒17、第二滑杆18、第四铆钉19、操作板20,其特征在于面板1上面一角有操作板20,面板1上、下面四周有边框,面板1通过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与调角度杆5相联,面板1通过固定铰与铰架6相联,调角度杆5与铰架6铰接,铰架6通过固定铰、第二滑杆18和第二导槽7与底座10相联,底座10下四角有座脚11,底座上面四周有边框。操作操作板上键,面板角度及高度连续调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折叠式讲稿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动折叠式讲稿架。
技术介绍
目前讲台大多是固定高度,讲台高度适合中低身高的,对于身材较高的有点低,讲话人看稿件或笔记本电脑就要低头看,由于视角关系,不仅看不清楚,脖子和头还难受。目前有些讲稿架,调高范围不够,调高连续性不够,调整自动化不够,且只能放讲稿,不能放笔记本电脑,讲稿架用完,无法收拢起来,占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电动折叠式讲稿架。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如图1所示,包括面板1、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调角度杆5、铰架6、第二导槽7、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底座10、座脚11、第一滑杆12、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第二铆钉15、第三铆钉16、第二套筒17、第二滑杆18、第四铆钉19、操作板20,其特征在于面板I上面一角有操作板20,面板I上、下面四周有边框,面板I下面有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第一电机2固定在面板下面,第一电机2轴与第一螺杆3相联接,面板I通过固定铰、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与调角度杆5和铰架6铰联接,第一滑杆12与第一螺杆3垂直动配合,调角度杆5下端通过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与铰架6铰接,铰架6 —个下端通过第四铆钉19与底座10固定铰接,铰架6另一个下端与第二滑杆18转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滑杆18垂直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电机9轴相联接,第二电机9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10上面有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第二导槽7、第二滑杆18,底座上面四周有边框,底座10下面四角有座脚11。如图3所示,通过按键可以连续调整讲稿架的高度和面板I的倾角。如图4所示,用完后,可以收拢起来。如图5所示,电动折叠式讲稿架电器原理。面板上可以放讲稿,用磁块压紧,也可以放笔记本电脑,周边挡住固定,演示讲稿。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采用电动折叠式结构,调节范围大、连续、自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折叠式讲稿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折叠式讲稿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实施例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折叠式讲稿架收拢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动折叠式讲稿架电器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如图1所不,包括面板1、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调角度杆5、铰架6、第二导槽7、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底座10、座脚11、第一滑杆12、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第二铆钉15、第三铆钉16、第二套筒17、第二滑杆18、第四铆钉19、操作板20,其特征在于面板I上面一角有操作板20,面板I上、下面四周有边框,面板I下面有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第一电机2固定在面板下面,第一电机2轴与第一螺杆3相联接,面板I通过固定铰、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与调角度杆5和铰架6铰联接,第一滑杆12与第一螺杆3垂直动配合,调角度杆5下端通过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与铰架6铰接,铰架6 —个下端通过第四铆钉19与底座10固定铰接,铰架6另一个下端与第二滑杆18转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滑杆18垂直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电机9轴相联接,第二电机9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10上面有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第二导槽7、第二滑杆18,底座上面四周有边框,底座10下面四角有座脚11。如图3、图5所示,按电源开,按面板升,达到合适高度,按面板角度大,到合适角度,可以使用;用完后,按面板角度小,面板到达水平,按面板降,收拢,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包括面板(1)、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调角度杆(5)、铰架(6)、第二导槽(7)、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底座(10)、座脚(11)、第一滑杆(12)、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第二铆钉(15)、第三铆钉(16)、第二套筒(17)、第二滑杆(18)、第四铆钉(19)、操作板(20),其特征在于面板(1)上面一角有操作板(20),面板(1)上、下面四周有边框,面板(1)下面有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第一电机(2)固定在面板下面,第一电机(2)轴与第一螺杆(3)相联接,面板(1)通过固定铰、第一导槽(4)、第一滑杆(12)与调角度杆(5)和铰架(6)铰联接,第一滑杆(12)与第一螺杆(3)垂直动配合,调角度杆(5)下端通过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与铰架(6)铰接,铰架(6)一个下端通过第四铆钉(19)与底座(10)固定铰接,铰架(6)另一个下端与第二滑杆(18)转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滑杆(18)垂直动配合,第二螺杆(8)与第二电机(9)轴相联接,第二电机(9)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10)上面有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第二导槽(7)、第二滑杆(18),底座上面四周有边框,底座(10)下面四角有座脚(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折叠式讲稿架,包括面板(I)、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调角度杆(5)、铰架(6)、第二导槽(7)、第二螺杆(8)、第二电机(9)、底座(10)、座脚(11)、第一滑杆(12)、第一铆钉(13)、第一套筒(14)、第二铆钉(15)、第三铆钉(16)、第二套筒(17)、第二滑杆(18)、第四铆钉(19)、操作板(20),其特征在于面板(I)上面一角有操作板(20),面板(I)上、下面四周有边框,面板(I)下面有第一电机(2)、第一螺杆(3)、第一导槽(4 )、第一滑杆(12 ),第一电机(2 )固定在面板下面,第一电机(2 )轴与第一螺杆(3 )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郎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