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6961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射成型方法,用于通过注射成型用模制层来覆盖板形元件,该板形元件具有从前面通到后面的通孔,该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该第一模具具有将面向该通孔的浇口和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前面的前侧空腔面,该第二 模具具有用于接收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接收面和用于阻塞该通孔的销,而该第三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后侧空腔面;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并由第一模具的前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形成前侧空腔;通过将例如树脂的模制 材料经过所述浇口而注入该前侧空腔中,从而将一前侧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上;打开所述通孔,并通过用第三模具来替换第二模具而由第三模具的后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形成后侧空腔;以及用通过所述浇口注射模制材料的注射压力来穿透 所述前侧模制层,并通过该通孔用模制材料填充所述后侧空腔,从而将一后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后面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注射成型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成型方法和设备,且尤其涉及用于将例如密封件的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两侧的注射成型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燃料电池的隔板具有由模制到其周围的硅酮橡胶制成的密封件。对于这种密封件,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公开No.11-309746(JP-A-11-309746),《硅酮树脂-金属复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公知的。该现有技术的制造方法将基于图28进行描述。通过被关闭的注射成型设备500,将隔板本体(即,板形元件)503插入到固定模501和活动模502之间,且由固定模501和活动模502形成空腔504。熔融的硅酮树脂如箭头所示注入到空腔504中。用这种方法,前侧密封件(即,模制层)506模制到隔板本体503的前侧505,并且使得密封件材料流动绕到隔板本体503的后侧507,从而模制出后侧密封件508。前侧密封件506和后侧密封件508一起构成了覆盖隔板本体503环周部分503a的密封件509。通过如此形成在隔板本体503的环周部分503a上的密封件509,获得了隔板510。通过用该隔板510夹住电解质膜、负电极和正电极,就组装成了燃料电池。因为氢气、氧气和产物水在该燃料电池中流动,所以必须很好地模制隔板的密封件。这里,密封件509是由薄硅酮树脂制成的模制膜,并且当熔融的硅酮树脂注入空腔504中时,需要时间以使得前侧密封件506很好地模制到隔板本体503的前侧505并使得熔融的硅酮树脂很好地流动绕到隔板本体503的后侧507。-->因此,隔板510的制造耗费时间,这已经成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生产率的障碍。另外,当空腔504充满硅酮树脂、以使得硅酮树脂从前侧505流动绕到隔板本体503的后侧507时,例如硅酮树脂的注射压力可能只作用在隔板本体503的前侧505上。因此,当隔板本体503是非常薄的板材时,会有只作用在前侧505一侧的硅酮树脂的注射压力相对于隔板本体503的刚度过大的危险。因此,必须降低硅酮树脂的注射压力,从而不会在隔板本体503上作用过大的注射压力。然而,当降低了硅酮树脂的注射压力时,隔板510的制造就会耗费时间,这已经成为提高燃料电池生产率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成型方法,用于通过注射成型用模制层来覆盖具有从前面到后面的通孔的板形元件,该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该第一模具具有将面向所述通孔的浇口和将面向所述板形元件前面的前侧空腔面,该第二模具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板形元件的后面的接收面和用于阻塞所述通孔的销,而该第三模具具有将面向所述板形元件后面的后侧空腔面;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所述板形元件、并通过第一模具的前侧空腔面和板形元件的前面形成前侧空腔;通过将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通过所述浇口注入该前侧空腔,以将前侧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打开所述通孔并通过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而由第三模具的后侧空腔面和板形元件的后面来形成后侧空腔;以及用通过所述浇口注射模制材料的注射压力来穿透所述前侧模制层,并通过所述通孔用模制材料填充所述后侧空腔,从而将后侧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后面。在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注射到前侧空腔以模制前侧模制层后,用第三模具来替换第二模具。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经所述浇口注射模制材料,-->使得前侧模制层在注射压力下被穿透,从而通过经通孔使得后侧空腔充满模制材料而将后侧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后面上。通过用注射压力穿透前侧模制层,可以将模制材料通过通孔有效地引向后侧空腔中。因此,可以用模制材料快速填充后侧空腔。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前侧模制层和后侧模制层分别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和后面,从而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一种注射成型设备,其构成为:通过用被闭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并从而由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和第一模具形成前侧空腔并且用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填充该前侧空腔,而将前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前面上,并且通过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且由第三模具和第一模具夹住该板形元件,从而由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和第三模具形成后侧空腔,并用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填充该后侧空腔,而将后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后面上;用于将模制材料注入前侧空腔和后侧空腔中的浇口设在第一模具中,将该浇口设为面向形成在该板形元件中的通孔;用于与该板形元件的后面接触的接收面设在第二模具上,且能够配合在该通孔中的一销设在该接收面上;并且为了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设置运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二和第三模具在面对第一模具的面对位置和离开第一模具的缩回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模具上设置一销,当用第一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时,该销配合在板形元件的通孔中并阻塞该通孔。因此,当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填充到前侧空腔中时,模制材料被阻止进入该通孔。结果,可以通过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而从通孔移走该销从而打开该通孔。在第一模具中设置一浇口,并且使得该浇口面对该通孔。因此,通过闭合第一和第三模具并将模制材料注射通过该浇口,可以用产生的注射压力穿透该前侧模制层并将树脂通过通孔有效地引向后侧空腔。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模制材料快速填充后侧空腔,并在短时间内将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和后面上,从而提高生产率。-->同时,通过在板形元件中设置一通孔并使得所述浇口面对该通孔,可以通过只在第一模具中设置一个浇口的简单结构而在短时间内将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和后面上。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经济的注射成型设备,从而可降低设备成本。优选地,在第三模具上设置支撑凸起,用于通过在通孔附近与板形元件相抵靠而支撑该板形元件。通过在第三模具上设置支撑凸起并使得这些支撑凸起抵靠在通孔的附近,从而在通孔周围支撑该板形元件。因此,即使当注射压力作用在通孔周围的板形元件的区域上时,也会防止该区域变形。这使得可以将该注射成型设备用于极薄的板形元件,从而能够实现扩大其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成型方法,用于通过注射成型用模制层来覆盖板形元件的前面和后面,该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该第一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前面的前侧空腔面、在该前侧空腔面开口的第一浇口和面对该前侧空腔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而该第二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后侧空腔面、在该后侧空腔面开口的第二浇口和面对该后侧空腔面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该板形元件,从而通过第一模具的前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形成前侧空腔,并且通过第二模具的后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形成后侧空腔;将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通过第一浇口注入前侧空腔中,并将模制材料通过第二浇口注入后侧空腔中;以及当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将模制材料注入前侧空腔中,并且当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将模制材料注入后侧空腔中,以在前侧和后侧空腔中分别模制前、后侧模制层。使得第一和第二浇口分别面向前侧空腔和后侧空腔,并且模制材料通过第一浇口注入前侧空腔中且模制材料通过第二浇口注入后侧空腔中。-->通过将模制材料经由相应分开的第一和第二浇口注入前侧和后侧空腔,有效地将模制材料引入到前侧和后侧空腔并快速注入到前侧和后侧空腔中。另外,通过由第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前侧和后侧空腔的内压,将前侧和后侧空腔的内压保持恒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注射成型方法,用于通过注射成型用模制层来覆盖板形元件,该板形元件具有从前面通到后面的通孔,该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该第一模具具有将面向该通孔的浇口和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前面的前侧空腔面,该第二模具具有用于接收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接收面和用于阻塞该通孔的销,而该第三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后侧空腔面;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并由第一模具的前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形成前侧空腔;通过将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经过所述浇口而注入该前侧空腔中,从而将一前侧模制层模制到板形元件的前面上;打开所述通孔,并通过用第三模具来替换第二模具而由第三模具的后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形成后侧空腔;以及用通过所述浇口注射模制材料的注射压力来穿透所述前侧模制层,并通过该通孔用模制材料填充所述后侧空腔,从而将一后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后面上。2、一种注射成型设备,其构成为:通过用被闭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从而由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和第一模具形成前侧空腔,并用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填充该前侧空腔,而将前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前面上;并且通过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且由第三模具和第一模具夹住板形元件,从而由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和第三模具形成后侧空腔,并用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填充该后侧空腔,而将后侧模制层模制到该板形元件的后面上,该注射成型设备的特征在于:用于将模制材料注入到前侧空腔和后侧空腔中的浇口设在第一模具中,并且将该浇口设为面向形成在该板形元件中的通孔;用于与该板形元件的后面接触的接收面设在第二模具中,并且能够配合在该通孔中的一销设在该接收面上;以及为了用第三模具替换第二模具,设置运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二和第三模具在面对第一模具的面对位置和离开第一模具的缩回位置之间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模具上设置一支撑凸起,用于通过在所述通孔附近与板形元件抵靠而支撑该板形元件。4、一种注射成型方法,用于通过注射成型用模制层来覆盖板形元件的前面和后面,该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该第一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前面的前侧空腔面、在该前侧空腔面处开口的第一浇口和面对该前侧空腔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而该第二模具具有将面向该板形元件的后面的后侧空腔面、在该后侧空腔面处开口的第二浇口和面对该后侧空腔面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住板形元件,从而由第一模具的前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前面形成前侧空腔,并且通过第二模具的后侧空腔面和该板形元件的后面形成后侧空腔;将例如树脂的模制材料通过第一浇口注入前侧空腔中,并将模制材料通过第二浇口注入后侧空腔中;以及当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将模制材料注入前侧空腔中,并且当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将模制材料注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实基彦河内慎弥安藤敬祐西山忠志小此木泰介圆城寺直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