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8903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中间层,b)配制表层、底层料,c)表层的涂覆,d)底层的涂覆,e)硫化处理,f)机械切割。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成本适中,制得的绝缘垫片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优良,尤其是表层、中间层和底层相互之间形成的连续、高效的立体导热体系,使绝缘垫片的热传导性能更为突出,特别适合在散热性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中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属于绝缘材料

技术介绍
绝缘垫片由复合绝缘体材料精密切割而成,绝缘垫片安装使用方便、密封性能优异,可在热水、高温、高压蒸汽、氢气、氨、溶剂、碳氢化合物、超低温液体等环境中使用。适用于各种管道、阀门、泵、换热器、冷凝器、压力容器、塔人孔、水位计、液位计等,适用范围广泛。对于一些在机械性能以及耐电压击穿性能方面要求较高的绝缘垫片,人们通常在绝缘垫片内增设功能型中间层。中间层的材质大多选用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绝缘性能,但导热性能较差,在冷热交替过程中容易发生脆裂现象,影响绝缘垫片整体的使用性能。而绝缘垫片的表层和底层材质大多选用硅橡胶,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耐寒及耐臭氧等性能,但其导热性能较差,无法适用于一些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降低了该类绝缘垫片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现行的绝缘垫片在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方面还无法做到全面兼顾,绝缘垫片在材质选用方面还有待改良,综合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制得的绝缘垫片层间结合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良,特别是在热传导方面的性能尤为突出,使其适合在散热性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中使用。本专利技术是,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中间层,b)配制表层、底层料,c)表层的涂覆,d)底层的涂覆,e)硫化处理,f )机械切割。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层中涤纶纤维条和碳纤维条的混纺比例约为60%-65%:35%-40% ;其中,经丝为涤纶纤维条,丝径约为0.01-0.012mm,纬丝为碳纤维条,丝径约为0.008-0.0lmm,经讳股数比为3:2,机织密度为196*164。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表层和底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硅橡胶粉料55%-60%、氮化硼粉末2%-4%、三氧化二铝粉末12%-15%、炭黑8%_12%、偶联剂3%-5%、固化剂5%-7%,其余为溶剂;其中,硅橡胶粉料的颗粒度约为100目,炭黑、氮化硼粉末以及三氧化二铝粉末的平均颗粒度控制在500目左右;偶联剂选用氯烃基或氨烃基硅烷偶联剂,固化剂为硅橡胶固化剂,溶剂可选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层及底层料的配制过程如下:首先,将硅橡胶粉料、氮化硼粉末、三氧化二铝粉末和炭黑加入反应釜,添加溶剂并搅拌,反应釜温度控制在60°C _70°C,搅拌时间约为1-1.2小时;然后,将反应釜温度提升至140°C _160°C,并添加偶联剂和固化剂,继续搅拌5-7分钟;最后,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搅拌15-25分钟,除去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涂覆设备选用刮刀式自动涂布机,刮刀的线速度控制在0.4-0.5m/s,涂料的温度控制在50°C _60°C左右,涂刮次数为2次;涂刮完毕后,安排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70°C -80°C,时间为10-12分钟。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底层的涂覆设备与表层的涂覆设备相同,涂覆时刮刀的线速度控制在0.3-0.4m/s,涂料的温度控制在45°C _55°C左右,涂刮次数为2次;涂刮完毕后的烘干温度控制在60°C -70°C,时间为20-25分钟。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硫化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800C _200°C,压力控制在1-1.5MPa,时间约为10-12小时。本专利技术揭示了,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成本适中,制得的绝缘垫片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优良,尤其是表层、中间层和底层相互之间形成的连续、高效的立体导热体系,使绝缘垫片的热传导性能更为突出,特别适合在散热性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中进行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中间层,b)配制表层、底层料,c)表层的涂覆,d)底层的涂覆,e)硫化处理,f)机械切割。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提及的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制备中间层,中间层为涤纶纤维条和碳纤维条的混纺织物,两者的混纺比例约为60%:40%;中间层采用经纬机织工艺进行制备,经丝为涤纶纤维条,丝径约为0.01-0.012mm,纬丝为碳纤维条,丝径约为0.008-0.01mm,经纬股数比为3:2,机织密度为196*164,成型厚度约为 0.05-0.06mm ; b)配制表层、底层料,表层和底层均为改性硅橡胶层,其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硅橡胶粉料55%、氮化硼粉末3%、三氧化二铝粉末12%、炭黑12%、偶联剂4%、固化剂5%,其余为溶剂;其中,硅橡胶粉料的颗粒度约为100目,炭黑、氮化硼粉末以及三氧化二铝粉末的平均颗粒度控制在500目左右;偶联剂选用氯烃基硅烷偶联剂,固化剂为硅橡胶固化齐U,溶剂选用二甲苯; 表层及底层料的配制过程如下:首先,将硅橡胶粉料、氮化硼粉末、三氧化二铝粉末和炭黑加入反应釜,添加溶剂并搅拌,反应釜温度控制在60°C _65°C,搅拌时间约为1.2小时;然后,将反应釜温度提升至140°C _145°C,并添加偶联剂和固化剂,继续搅拌7分钟;最后,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搅拌15分钟,除去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 c)表层的涂覆,设备选用刮刀式自动涂布机,刮刀的线速度控制在0.4-0.5m/s,涂料的温度控制在55°C -60°C左右,涂刮次数为2次;涂刮完毕后,安排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750C _80°C,时间为10分钟,制得的表层厚度约为0.1-0.12mm ; d)底层的涂覆,底层的涂覆设备与表层的涂覆设备相同,涂覆时刮刀的线速度控制在0.3-0.4m/s,涂料的温度控制在45°C _50°C左右,涂刮次数为2次;涂刮完毕后的烘干温度控制在60°C -65°C,时间为25分钟,制得的底层厚度约为0.12-0.15mm ; e)硫化处理,硫化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80°C_190°C,压力控制在IMPa,时间约为12小时; f)机械切割,设备选用垫片切割机,按照绝缘垫片的规格切制成型。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提及的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制备中间层,中间层为涤纶纤维条和碳纤维条的混纺织物,两者的混纺比例约为65%:35%;中间层采用经纬机织工艺进行制备,经丝为涤纶纤维条,丝径约为0.01-0.012mm,纬丝为碳纤维条,丝径约为0.008-0.01mm,经纬股数比为3:2,机织密度为196*164,成型厚度约为 0.05-0.06mm ; b)配制表层、底层料,表层和底层均为改性硅橡胶层,其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硅橡胶粉料60%、氮化硼粉末2%、三氧化二铝粉末15%、炭黑8%、偶联剂3%、固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中间层,b)配制表层、底层料,c)表层的涂覆,d)底层的涂覆,e)硫化处理,f)机械切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中间层,b)配制表层、底层料,c)表层的涂覆,d)底层的涂覆,e)硫化处理,f )机械切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层中涤纶纤维条和碳纤维条的混纺比例约为60%-65%:35%-40% ;其中,经丝为漆绝纤维条,丝径约为0.01-0.012mm,讳丝为碳纤维条,丝径约为0.008-0.0lmm,经讳股数比为3:2,机织密度为196*1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表层和底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硅橡胶粉料55%-60%、氮化硼粉末2%-4%、三氧化二铝粉末12%-15%、炭黑8%-12%、偶联剂3%_5%、固化剂5%_7%,其余为溶剂;其中,硅橡胶粉料的颗粒度约为100目,炭黑、氮化硼粉末以及三氧化二铝粉末的平均颗粒度控制在500目左右;偶联剂选用氯烃基或氨烃基硅烷偶联剂,固化剂为硅橡胶固化剂,溶剂可选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性能突出的绝缘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及底层料的配制过程如下:首先,将硅橡胶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巧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奋发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