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资丰专利>正文

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583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包括有螺旋芯棒、模头体、加热圈、连结杆、模套、模芯、压环、接头和端盖,其中螺旋芯棒外圆周上设至少二个的多头螺旋槽,螺旋槽的外径自螺旋芯棒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缩小,螺旋槽内径自螺旋芯棒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增大,在螺旋芯棒尾部连接螺旋棒处设有一压缩段,在压缩段连接处设一扩张段,藉此结构可消除熔料因汇合而形成的汇合线,提高塑料制品品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模法所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该设备的部件。传统的中空吹塑模头,通常是采用芯棒式供料或中央分流梭式供料,但是,不论采用那一种供料方式,由于模头的流道受其结构的限制,熔融的塑料在模头流道中形成挤出所需的环状载面后,均存在熔料因汇合而形成的汇合线。由于汇合线的存在以及熔料的非牛顿特性,汇合线处的熔料汇合后虽然相互粘合汇聚,但从亚微观的高分子线团角度分析,其存在着高分子线团形态,热焓、熵变上的很大差异,而高分子线团的形变是时间的函数,因此,高分子熔料在模头内汇合,流动并挤出后,汇合线处的差依然存在,其在离模后的巴拉斯(Balus)膨胀后将被充分体现,最终产生在汇合线部位的塑料强度降低、壁厚差异变化,制品极易在汇合处开裂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它能消除熔料因汇合而形成的汇合线,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螺旋芯棒的外圆周上设至少二个的多头螺旋槽,该螺旋槽的外径自螺旋芯棒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缩小,该螺旋槽的内径自螺旋芯棒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增大,在螺旋芯棒尾部连接螺旋槽处设有一压缩段,在压缩段连接处设一扩张段。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包括有螺旋芯棒、模头体、加热圈、连结杆、模套、模芯、压环、接头、端盖,其中螺旋芯棒设置在模头体内孔中,螺旋芯棒头部设入口处和接头连通,螺旋芯棒尾部和连接杆连接,其特点在于:螺旋芯棒(1)的外圆周上设至少二个的多头螺旋槽(12),该螺旋槽(12)的外径(13)自螺旋芯棒(1)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缩小,该螺旋槽(12)的内径(14)自螺旋芯棒(1)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增大,在螺旋芯棒(1)尾部连接螺旋槽(12)处设有一压缩段(103),在压缩段(103)连接处设一扩张段(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流道中空吹塑模头,包括有螺旋芯棒、模头体、加热圈、连结杆、模套、模芯、压环、接头、端盖,其中螺旋芯棒设置在模头体内孔中,螺旋芯棒头部设入口处和接头连通,螺旋芯棒尾部和连接杆连接,其特点在于:螺旋芯棒(1)的外圆周上设至少二个的多头螺旋槽(12),该螺旋槽(12)的外径(13)自螺旋芯棒(1)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缩小,该螺旋槽(12)的内径(14)自螺旋芯棒(1)的头部往尾部方向逐渐增大,在螺旋芯棒(1)尾部连接螺旋槽(12)处设有一压缩段(103),在压缩段(103)连接处设一扩张段(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其特征是螺旋芯棒(1)自入口(11)处至第一段(100)布设二至四个螺旋槽(12),螺旋槽(12)和模头体(2)的内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资丰
申请(专利权)人:刘资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