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桂森专利>正文

连续中空容器注塑、吹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0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连续注塑和吹塑中空容器成型机。一体化设计的整体模具采用竖立式结构。本机由1套注塑部分,2套吹塑部分构成,移动模具为相同结构的两套,注塑型坯的同时吹塑成品瓶,又可同时或单独进行注塑或吹塑。在注塑、吹塑部分的活塞与固定模具之间,设计有双工位机构移动模具,通过驱动机构在导杆上左右移动,通过起落机构上下移动。模具上设有1个或多个模位,生产能力大,效率高,使用灵活,机械运行可靠。(*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中空容器注塑、吹塑成型机本技术属于一种二次成型法制造中空容器的注塑、吹塑成型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注塑成型和吹塑成型的一体化装置。中空塑料的生产,由来已久,现有机械有一次制坯并吹制成制品的机械,只用一台注塑机或挤出机即可,但用此法得到的制品质量差,壁厚,用料多,成本高,所以大量的塑料制品都是采用注塑和吹塑分开的两步法生产塑料容器。专利申请:93202260.x“中空塑料制品的全自动成型机”介绍了先在甲地用塑料注射机制成中空型坯,然后在乙地再对型坯进行予热,随即吹塑成中空制品的方法,这样不但耗费工时,型坯易污染,而且要多次搬运,手工操作很多,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另一专利申请93216666.0“全自动中空塑料容器拉吹成型机”介绍了将管坯通过支撑件在链条或齿条上运动进行予热,随即合模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将人工予热与拉吹自动结合在一起,但它仍需一套机构来运转型坯,耗能多,且与制造管坯工序没有紧密衔接,尚待改进。本技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省略型坯预热工序,节省能源,对型坯无污染,产品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生产能力大,加工、安装方便的,具有双工位装置的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续注塑、吹塑成型机,包括机座,位于机座上的注塑泵、加料斗、加热筒、注塑喷嘴、注塑模具组成的注塑部分,位于机座上的吹塑活塞、拉吹机构、封口装置、吹塑模具、合模装置组成的吹塑部分,其特征在于,一套注塑部分配合有两套吹塑部分,注塑部分的注塑模具(11)两侧等距离各设置一套吹塑部分的吹塑模具(21)和(22)、(23)和(24),各模具的中心构成的中心线为一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注塑、吹塑成型机,包括机座,位于机座上的注塑泵、加料斗、加热筒、注塑喷嘴、注塑模具组成的注塑部分,位于机座上的吹塑活塞、拉吹机构、封口装置、吹塑模具、合模装置组成的吹塑部分,其特征在于,一套注塑部分配合有两套吹塑部分,注塑部分的注塑模具(11)两侧等距离各设置一套吹塑部分的吹塑模具(21)和(22)、(23)和(24),各模具的中心构成的中心线为一直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续注塑、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在注塑模具(11)与注塑活塞(13)之间,吹塑模具(21)、(22)与吹塑活塞(27)、(28)之间设置有双工位机构,即沿中心线横向设计移动模具,移动模具(31)、(32)、(33)、(34)滑动地穿在前后2根导杆(38)上,移动模具(31)、(34)的中间固定在两边的驱动机构的驱动活塞(37)的活塞杆(39)上,导杆(38)和驱动活塞(37)一起固定在2块支板(36)上,支板(36)下连接有起落机构的起落活塞(35)。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连续注塑、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移动模具,由3部分组成:移动模具(31)与移动模具(34)结构相同,反向安装,移动模具(31)与(34)之间设计有移动模具(32)、(33),其螺纹口(302)和凹槽(304)反向配置,并固定在一起,移动模具(31)与(32)构成一个可开合的模口,移动模具(33)与(34)构成一个可开合的模口,移动模具(31)、(34)靠外侧下部设计有靠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桂森
申请(专利权)人:蔡桂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