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铈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187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铈抛光粉。氧化铈的纯度CeO2/TREO≥99.95%;氧化铈为晶型为单相立方晶系的CeO2粉末;氧化铈的形貌为圆饼状,平均粒径为1μm。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氯化铈水溶液的制备、沉淀、脱水、焙烧、粉碎等。与现有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抛光粉为氧化铈抛光粉,在制备过程中无需引入F,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废水的优点;氧化铈抛光粉对制品的抛光过程中无划伤、抛光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用的氧化铺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抛光粉用于透镜、平板玻璃、玻壳、眼镜、表壳等的抛光,具有抛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自20世纪40年代专利技术稀土抛光粉以来,生产量与应用量逐渐增加。稀土抛光粉的生产工艺随着稀土分离工艺的进步而改变。近几年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平面显示、光学元件等对抛光粉的需求越来越多,抛光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材料的高性能稀土抛光粉体材料,则要求其具有高纯度、超细、高均匀性。这些要求是传统的合成工艺和机械粉碎方法难以满足的。最佳抛光效果的抛光材料主要通过改变抛光粉体的纯度、粒度和晶形、硬度、化学活性等来达到。以氧化铈为例,氧化铈的粒度和晶粒形状主要由氧化铈制备过程中采用的中间体(由原材料用不同化学方法制取氧化铈的前驱体)决定,若所采用的前驱体不同,其制备工艺复杂程度、成本高低不同,所制得的氧化铈颗粒大小和晶粒形状也不一样.氧化铈的粒度和晶粒。晶粒形状为带棱角的片状的氧化铈,其抛光能力最强;片状晶粒的氧化铈,其抛光能力次之;米粒状的氧化铈,其抛光能力最弱。早期的稀土抛光粉采用氟碳铈矿为原料,如日本清美化学公司CN1156749,CN1205354专利所述,后来又发展为以混合碳酸稀土为原料进行生产。随着稀土分离成本的降低,采用铈含量更高的稀土原料生产稀土抛光粉已不再增加稀土抛光粉的成本,甚至其生产成本更低。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高精度稀土抛光粉以氧化镧铈或氧化镧铈镨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氟。该产品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先氟化后碳沉的工艺,即先在氯化稀土溶液中加入少量氟硅酸形成氟化物后再加入碳酸氢铵进行完全沉淀。干燥、焙烧、粉碎、分级后得到稀土抛光粉产品。另一种工艺是先碳沉后氟化工艺,即先加入碳酸氢铵进行沉淀、洗涤后再加入氢氟酸进行氟化。采用上述生产工艺生产的抛光粉的原始晶粒度较小,需通过形成聚晶并高温烧结后才可形成一定粒度的抛光粉产品,抛光粉的抛光精度和抛光速度主要由焙烧后的团聚体的颗粒大小和团聚强度决定。为了分选出有一定团聚强度、一定粒度的合格产品,采用此工艺进行生产是必须进行气流粉碎和精密分级,以便将弱团聚体打碎并分离出去,同时也需将超过一定大小的大的团聚体分离出去。这种由团聚体颗粒组成的抛光粉产品的耐磨性和抛光精度稳定性很难控制,并且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增加且已引入杂质离子,引起质量波动,同时不利于粒径分布控制。中国专利申请CN1939990A中公开了一种富铈稀土抛光粉的生产方法,利用加入特定粒度的晶种来提高碳酸盐沉淀物的晶粒度避免团聚体的形成,利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碳酸盐的晶粒度,但是该文件中利用草酸二甲酯或草酸二乙酯加热分解出草酸与铈粒子反应生成单相草酸盐沉淀,这种方法制备晶种价格昂贵,且不利于工业大规模效率化生产。氧化铈纳米结构由于其比表面积大,晶粒尺寸小并且特定纳米结构的表面活性高等特殊的性质,成为目前氧化铈合成的热点之一。CN101224903A公布了一种氧化铈纳米立方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可溶性的铈盐为前驱物,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将其移至反应釜中,在180-240°C条件下恒温加热10-24小时,降至室温,将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可得二氧化铈纳米管。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铈纳米立方块均一性好,制备方法简单,粒径可在20-360nm范围内调控CN101683999A公布了一种纳米氧化铈制备方法。在碳酸铈加入适量的浓硝酸并搅拌,得到硝酸铈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或油酸钠,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0.5mo/l氨水调节pH值为5-6,配制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硝酸饰溶液中,沉淀完毕后静置,用真空泵抽滤,用湿热的蒸馆水洗涤,再加入无水乙醇抽滤,得到乳白色雪糕状的粘稠固体,于120°C的鼓风电热箱中干燥l_3h,再置于马弗炉中经300°C以上的高温灼烧,冷却后适当研磨即得到超细氧化铈。CN101407331A公布了一种氧化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过程如下(I)铈盐混合溶液的配制:将化学计量的0.3-1.0mmol铈盐和0.6-5.0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适量去离子溶解,构成混合溶液;(2)水热反应:将上述所得混合溶液加入适量氨水,并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在100~180°C下水热反应I~3天;然后离心分离,所得沉淀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使PH值达到7呈中性,然后在60°C下烘干,即得氧化铈纳米片。本专利技术所得的氧化铈纳米片的形态为正方形、或菱形、或六边形;其尺寸为20~80nm,厚度为3~5nm。CN101792171A公布了一种氧化铈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要点是:采用铈盐和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并将其溶解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中,经超声处理5~IOmin;所述的铈盐最佳为硝酸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最适宜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属的有机溶剂最适宜为二甘醇: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在100~200°C下加热反应24~48h后,得氧化铈纳米球溶胶,然后将溶胶在150~180°C下蒸干后,将所得粉末在400~600°C下煅烧I~4h,最终得到了黄色固体粉末状的氧化铈纳米球。但是目前制备的氧化 铈纳米粉体,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氧化铈抛光粉的产业化。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已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氧化铈抛光粉,其特征在于,氧化铈的纯度CeO2/TREO ^ 99.95% ;氧化铈为晶型为单相立方晶系的CeO2粉末;氧化铈的形貌为圆饼状,平均粒径为1 μ 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氧化铈抛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氯化铈的制备:将碳酸铈与水打浆,用盐酸溶解至pH为1.5-2.5,过滤,得澄清透明的氯化铈水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得澄清透明溶液A ;所述的碳酸铈TREO为45%~50%,碳酸铈的Ce02/TRE0≥99.95% ;所述的聚乙二醇选自分子量为3000-10000的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以质量计,为碳酸铺质量的5%-10% ;所述碳酸铈与水打浆,碳酸铈占碳酸铈与水的质量总和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 ;(2)沉淀:在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5%_10%的碳酸钠水溶液加入到一定温度下溶液A中,至pH为6.6-7.0,保温2~4h ;得碱式碳酸铈;所述溶液A的温度为65_80°C(3)脱水、洗漆:将沉淀后的衆液脱水,然后用纯水洗漆至Na2O ≤ 400ppm(4)焙烧:将脱水后的产物焙烧,得氧化铈;所述的焙烧,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为800°C~1000°C,保温时间3~5h ;(5)粉碎:将焙烧后的产物经气流粉碎至D50为1.0~2.0 μ m,得所述的稀土抛光粉;术语“REO”指的是稀土氧化物(Rare Earth Oxide的缩写);术语“TRE0”指的是稀土氧化物总量(Total Rare Earth Oxides的缩写)[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氧化铈抛光粉,其特征在于,氧化铈的纯度CeO2/TREO≥99.95%;氧化铈为晶型为单相立方晶系的CeO2粉末;氧化铈的形貌为圆饼状,平均粒径为1μm。

【技术特征摘要】
1.氧化铈抛光粉,其特征在于,氧化铈的纯度Ce02/TRE0^ 99.95% ;氧化铈为晶型为单相立方晶系的CeO2粉末;氧化铈的形貌为圆饼状,平均粒径为I μ 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抛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抛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氯化铈水溶液的制备::将碳酸铈与水打浆,用盐酸溶解至PH为1.5-2.5,过滤,得澄清透明的氯化铈水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得澄清透明溶液A ; (2)沉淀:在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5%-10%的碳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溶液A中,至pH为6.6-7.0,保温2~4h ;得碱式碳酸铈;; (3)脱水、洗涤:将沉淀后的浆液脱水,然后用纯水洗涤至Na2O( 400ppm ; (4)焙烧:将脱水后的产物焙烧,得氧化铈;(5)粉碎:将焙烧后的产物经气流粉碎至D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月昌高玮陈曦蒙素玲郝祥杨筱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