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1269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利用从驱动ECU(50)分别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供给的交流信号,以共振频率(f1)驱动LF天线(21)。利用从驱动ECU分别经由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供给的交流信号,以共振频率(f2、f3)驱动被驱动构件(22、23)。利用从驱动ECU分别经由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传感器IC(30),该传感器IC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经由第一电线,向驱动ECU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出向LF天线或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控制部(30c)停止传感器IC的功能。

Antenna driv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enna driver that can not impair the reliability of a detection member for detecting a person's proximity or contact, i.e., an antenna driver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drive control unit and the drive control unit. The LF antenna (21) is driven at a resonant frequency (F1) by means of an alternating current signal supplied by the first Wl and the two wire (W2) from the drive ECU (50). The driven components (22, 23) are driven at resonance frequencies (F2, F3) using alternating signals from the drive ECU and via the first wire and the two wire. The drive from ECU respectively by the DC signal of the first wire and two wire supply, driving sensor IC (30), the IC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human exposure, via the first wire, said detection signal of the detection to drive ECU output. The stop control unit (30C) stops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or IC when detecting an AC signal supplied to the LF antenna or the driven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发送用天线的天线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天线驱动装置,已知的有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装置。该天线驱动装置为如下的装置:通过驱动控制部(驱动ECU)的驱动电路,使构成全桥式电路(H桥式电路)的四个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生成具有规定频率的交流信号,并将该交流信号供给于具有相当于该频率的共振频率的天线。此外,为了抑制从电连接驱动控制部及天线的线束泄漏电磁波等,同时还提出了将配设在该线束的两个电线之间的两个模拟电路部的阻抗值设为相等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48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6224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l中,没有提及任何利用驱动控制部驱动天线以外的元件的内容。然而,人们希望利用驱动控制部同时驱动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是指,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构件。即,如图7所示,在搭载天线91的被驱动控制部90上搭载有检测构件92。利用一对电线W91、W92将作为驱动控制部的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1、W92用于向天线91供给交流信号。另外,利用一对电线W93、W94将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3、W94用于向检测构件92供给直流信号。利用一对电线W95、W96将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5、W96用于向驱动ECU95输出表示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信号(在此,为闭锁检测信号及解锁检测信号)。在该情况下,需要六条连接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的电线W91~W96,这不能不使得装置整体变得大型化、重量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经由共同的电线(连接线)将驱动控制部(车载机器控制器)和天线及检测构件(触摸传感器)电连接,并且通过将这些天线及检测构件所具有的共振频率设定为彼此不同,从而能够选择性地驱动天线及检测构件。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给出了伴随检测构件的驱动而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方法的启示,但没有提及任何向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的电气结构的内容。换言之,推断出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向驱动控制部输出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的电线。于是,还研究出如下的技术:将连接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的电线(连接线)设为两条,将这两条电线作为天线91的电源供给用、检测构件92的电源供给用及检测信号的输出用的电线而共用。然而,例如,若在驱动天线91的过程中输出检测信号,则有可能因与该检测信号叠加的交流信号等而使驱动ECU95误检测。另外,当检测构件92自身的检测性能因受到天线91驱动时的电磁场的影响而恶化时,则检测信号的可靠性也会自然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控制部;天线,其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与该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第一共振频率驱动。所述天线驱动装置具有:第一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二共振频率驱动;检测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从而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停止单元,当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根据该结构,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所述第一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来驱动所述天线。此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也向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所述第一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但由于采用的频率与所述第二共振频率不同,所以不驱动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另一方面,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来驱动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此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也向所述天线供给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但由于采用的频率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所以不驱动所述天线。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直流信号,来驱动所述检测构件,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然后,所述检测构件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但是,在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被所述停止单元停止。因此,在驱动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时,无法同时进行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动作。由于在驱动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时,所述检测构件不输出所述检测信号,所以能够降低因该检测信号叠加在所述第一连接线上而产生误检测等的可能性。另外,在向所述检测构件供给直流信号时,虽然也向所述天线及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直流信号,但由于该直流信号被各个共振电路(电容)切断,所以不会驱动所述天线及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像这样,即使减少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也能够使各所述天线、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及所述检测构件很好地工作。然后,因能够减少用于电连接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电线的条数,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基础上,还具有第二被驱动构件,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联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及所述第二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三共振频率驱动。根据该结构,即使进一步具有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也能够以减少了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状态使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很好地工作。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线为将所述驱动控制部以及所述天线、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及所述检测构件接地的框体。根据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线由所述框体构成。因此,不需要遍及整个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区域而配置作为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电线,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外侧门把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图3是表示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图4(a)是表示信息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b)是表示第一LED驱动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c)是表示第二LED驱动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图7是表示现有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W1第一电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天线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控制部,天线,其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与该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第一共振频率驱动,所述天线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二共振频率驱动,检测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从而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停止单元,当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0 JP 2012-1544211.一种天线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控制部,天线,其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与该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第一共振频率驱动,所述天线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二共振频率驱动,检测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直流信号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恒博萩本将弘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