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该转台装置是由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极化是用来固定天线的,固定部分用以固定接收极化和手动平移部分;相控阵天线通过螺钉安装在接收极化的法兰上,手动平移部分支撑接收极化,用以调整相控阵天线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设计可控天线控制调整转台,实现天线的角度调控,提高了天线的辐射角度以及改善了天线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
本技术属于距离测量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激光进行测距的装置。
技术介绍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CR)是一种可控频谱共享技术。它能够连续不断地感知无线环境的变化、在不改变系统硬件的条件下,使用可控技术实时地调整系统参数(如发射功率、载波频率等),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已有频谱的再利用,能达到很高的频谱的利用率。特别是可让非授权用户,即次用户(seconddaryuser,SU)使用授权用户,即主用户(primaryuser,PU)的频谱。由于面对不可再生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与授权用户共享频谱的时候,SU肯定对PU产生一些干扰,那么如何去抑制这些干扰,在不影响PU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满足SU的通信质量要求,成为认知无线电系统研究的重点以及挑战。当前,认知无线电系统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一般非授权用户(SU)使用全向天线通信,在时域或频域上寻找可用频谱。基于全向天线的特性,它可以在各个方向上检测当前整个区域的频谱使用情况,由于非授权用户(SU)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仅希望对目标的方向发送和接收信号,这样不可避免会对非目标的方向产生干扰,因此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在与授权用户(PU)共享频谱时,减少非授权用户(SU)产生的干扰,能使SU和PU共享信道,可以将可控天线技术引入到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非授权用户(SU)使用可控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当非授权用户(SU)处于发射状态时,将对非期望方向的用户形成零陷,使期望方向的用户接收到信噪比最大;当非授权用户(SU)处于接收状态,仅在期望方向上接收信号,零陷窄带波束以外的信号;这样既可以避免非授权用户(SU)对授权用户(PU)产生干扰,又能降低与其它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可控天线是通过空分多址原理来实现对不同用户的区分,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通信质量,改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可控天线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天线阵列、模数转换(A/D)、波束形成网络、自适应处理部分。(1)天线阵列部分:它包括多个天线阵元,一般是均匀圆形阵、均匀直线阵、随机分布线阵、十字阵等。(2)模数转换部分:接收链路(下行)由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发射链路(上行)由数字信号转换模拟信号。(3)自适应处理部分:通过自适应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对实时输入的信号和干扰矢量进行处理,用来产生自适应的最优权值参数。(4)波束形成网络:能够动态自适应加权处理,经过自适应信号处理器处理,产生所期望的自适应波束。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天线阵列设置好之后就不可调整,这样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首要目地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天线的接收角度,实现天线的角度调控,便于接收信号,有利于提高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该装置通过角度的调整可以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能使天线从空域中寻找更多的频谱机会,减少同频干扰,降低了频率复用系数,提高频谱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该转台装置是由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极化是用来固定天线的,固定部分用以固定接收极化和手动平移部分;相控阵天线通过螺钉安装在接收极化的法兰上,手动平移部分支撑接收极化,用以调整相控阵天线的水平位置。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有一个固定支撑台,所述固定支撑台为锥台形结构,以稳定地支撑手动平移部分。所述固定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复数个滚轮,以便于调整转台装置的位置。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撑台的滚轮之间设置有复数个调平支脚,以调整固定支撑台的水平位置。所述手动平移部分包括有安装板、平移导轨,其中,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支撑台上端面上,安装板上固定有平移导轨。进一步,所述平移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刻度尺,以检测平移的距离。进一步,所述平移导轨上设置有平移块,所述平移块的前部设置有平移指针,所述平移指针指向刻度尺,以控制平移的距离。所述接收极化包括有法兰、极化杆及固定座,所述法兰固定于极化杆的顶部,以固定安装天线;所述极化杆固定与固定座上,向上伸出;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手动平移部分上。进一步,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块上,以便于随着平移块在导轨上移动,调整位置。进一步,所述极化杆的一侧设置有极化电机,所述极化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本技术利用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设计可控天线控制调整转台,实现天线的角度调控,调控角度能够达到0.1°,提高了天线的辐射角度以及改善了天线的性能。同时,本技术能使天线从空域中寻找更多的频谱机会,减少同频干扰,降低了频率复用系数,提高频谱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实施的天线转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实现的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图中所示,该转台装置是由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极化是用来固定天线的,固定部分用以固定接收极化和手动平移部分;相控阵天线通过螺钉安装在接收极化的法兰上,手动平移部分支撑接收极化,用以调整相控阵天线的水平位置。固定部分包括有一个固定支撑台1,固定支撑台1为锥台形结构,上端面是一个平整的面,以稳定地支撑手动平移部分。固定支撑台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滚轮4,以便于调整转台装置的位置。同时,固定支撑台1的滚轮4之间设置有多个调平支脚5,固定支撑台1位置确定后,调整调平支脚5,通过调平支脚5支撑固定支撑台,同时也便于调整固定支撑台1的水平位置,使其保持水平。手动平移部分则包括有安装板2、平移导轨6、刻度尺7及平移块8,其中,安装板2固定在固定支撑台1上端面上,安装板2上固定有平移导轨6,平移导轨6上滑动安装有平移块8。在安装板6上还设置有刻度尺7,以检测平移的距离,同时,平移块8的前部设置有平移指针81,平移指针81指向刻度尺7,以便于人们根据刻度尺的刻度控制天线平移的距离。接收极化包括有法兰31、极化杆3及固定座32,法兰31固定在极化杆3的顶部,以固定安装天线;极化杆3固定与固定座上,向上伸出,且极化杆3为中空结构,以便于天线的馈线等穿出;固定座32则安装于平移块8上,能够随着平移块8在导轨上移动,以调整天线的位置。在极化杆3的一侧设置有极化电机9,极化电机9也固定安装在固定座9上。本技术利用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等三大部分设计可控天线控制调整转台,实现天线的角度调控,调控角度能够达到0.1°,提高了天线的辐射角度以及改善了天线的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台装置是由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极化是用来固定天线的,固定部分用以固定接收极化和手动平移部分;相控阵天线通过螺钉安装在接收极化的法兰上,手动平移部分支撑接收极化,用以调整相控阵天线的水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台装置是由固定部分、接收极化、手动平移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极化是用来固定天线的,固定部分用以固定接收极化和手动平移部分;相控阵天线通过螺钉安装在接收极化的法兰上,手动平移部分支撑接收极化,用以调整相控阵天线的水平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有一个固定支撑台,所述固定支撑台为锥台形结构,以稳定地支撑手动平移部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复数个滚轮,以便于调整转台装置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台的滚轮之间设置有复数个调平支脚,以调整固定支撑台的水平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线控制系统的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平移部分包括有安装板、平移导轨,其中,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泽斌,崔文标,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