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64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包括:基座,基座的两相对端对应设有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两者的顶面上分别设有轴座,两轴座呈同轴设置,轴座中嵌设固定有滚动轴承,前支撑台的外侧设有一托架,托架上装有减速机;旋转框架,能转动的放置于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杆、后端杆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杆,前端杆设有主旋转轴,后端杆设有从旋转轴,主旋转轴穿设于前支撑台的滚动轴承,其自由端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从旋转轴对应穿设于后支撑台的滚动轴承中,侧杆上设有至少两能移动的支架结构;定位盘,套设固定在主旋转轴上,并位于减速机与前支撑台之间,旋转框架能通过定位盘的定位结构相对于前支撑台锁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勘探运载设备修理的专用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石油勘探运载设备发动机维修用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
技术介绍
目前,每年的石油勘探施工量大,石油勘探运载设备使用频繁,使用环境恶劣,造成设备的发动机磨损严重,故障频发,发动机损坏后需要及时的维修。在修理发动机时,目前发动机的解体与组装均在简易支架上完成,在拆装时及其不方便:发动机在拆解和组装时需要翻转,因此需要起吊机具进行作业,在翻转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操作不当容易对发动机部件造成损坏;修理周期长,满足不了工作急需,影响了设备的使用率,对生产造成影响。此外,由于石油勘探运载设备种类繁多,造成各设备的发动机型号不同,外形尺寸相异,需要不同的简易支架,缺乏通用性。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能实现发动机在拆装时的翻转,提高了修理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及劳动强度。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相对端对应设有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且两者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轴座,两所述轴座呈同轴设置,所述轴座中嵌设固定有滚动轴承,所述前支撑台的外侧另设有一托架,所述托架上装设有一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连设有驱动装置;旋转框架,能转动的放置于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为一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杆、后端杆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杆,所述前端杆上设有一主旋转轴,所述后端杆上设有一从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与从旋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主旋转轴穿设于所述前支撑台的滚动轴承,其自由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接合部相连接,所述从旋转轴对应穿设于所述后支撑台的滚动轴承中,所述侧杆上设有至少两能移动的支架结构;定位盘,套设固定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定位盘位于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前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能通过所述定位盘的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台锁止。如上所述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插销、多个定位孔及一定位槽道,各所述定位孔沿周向均布在所述定位盘上,所述定位槽道位于所述前支撑台的外侧壁上,当所述定位插销对应穿设任一所述定位孔及定位槽道时,能使所述旋转框架相对于所述前支撑台锁止。如上所述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输出轴自由端的第一连接盘及所述主旋转轴自由端的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如上所述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过渡连接板及支板,所述过渡连接板的上端为一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所述侧杆的形状相匹配,其能移动的套设在所述侧杆上,所述过渡连接板的下端通过螺接件与所述支板相连接。如上所述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一手动摇臂。如上所述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一液压马达。本技术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在工作时不需要使用起吊机具,就能实现发动机在拆装时的翻转,而且其旋转定位可靠,即提高了修理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通过设置能移动的支架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的型号调距,使得本技术能适用于维修各种石油勘探运载设备的发动机,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I基座11前支撑台 12后支撑台13容纳空间 14 轴座15滚动轴承 16 托架2减速机 21 输入轴22输出轴 23 驱动装置3旋转框架 31前端杆311主旋转轴 32后端杆321从旋转轴 侧杆34支架结构 341过渡连接板3411套接部 342支板4定位盘 41 定位插销42定位孔 43 定位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包括基座1、减速机2、旋转框架3及定位盘4,其中,所述基座I的两相对端对应设有前支撑台11及后支撑台12,所述前支撑台11及后支撑台12之间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13,且两者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轴座14,两所述轴座14呈同轴设置,所述轴座14中嵌设固定有滚动轴承15,所述前支撑台11的外侧另设有一托架16,所述托架16上装设有所述减速机2,所述减速机2的输入轴21上连设有驱动装置23,在具体作业时,该驱动装置带动减速机工作,使该减速机通过主旋转轴连动旋转框架转动,可轻易的实现旋转大修发动机的目的;所述旋转框架3,能转动的放置于所述前支撑台11及后支撑台12之间,所述旋转框架3为一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杆31、后端杆32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杆33,所述前端杆31上设有一主旋转轴311,所述后端杆32上设有一从旋转轴321,所述主旋转轴311与从旋转轴321呈同轴设置,所述主旋转轴311穿设于所述前支撑台11的滚动轴承,其自由端与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轴22通过一接合部相连接,所述从旋转轴321对应穿设于所述后支撑台12的滚动轴承中,所述侧杆33上设有至少两能移动的支架结构34 ;所述定位盘4,套设固定在所述主旋转轴311上,所述定位盘4位于所述减速机2与所述前支撑台11之间,所述旋转框架3能通过所述定位盘4的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台11锁止。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插销41、多个定位孔42及一定位槽道43,各所述定位孔42沿周向均布在所述定位盘4上,所述定位槽道43位于所述前支撑台11的外侧壁上,当所述定位插销41对应穿设任一所述定位孔42及定位槽道43时,能使所述旋转框架3相对于所述前支撑台11锁止(请一并参见图2)。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输出轴22自由端的第一连接盘221a及所述主旋转轴311自由端的第二连接盘311a,所述第一连接盘221a与第二连接盘311a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结构34包括过渡连接板341及支板342,所述过渡连接板341的上端为一套接部3411,所述套接部3411与所述侧杆33的形状相匹配,其能移动的套设在所述侧杆33上,所述过渡连接板341的下端通过螺接件与所述支板342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该支板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比如可为平板、弯板等,以更好的与所固定的发动机的连接部位相匹配。另外,所述驱动装置23优选为一手动摇臂,以手动操作该减速机工作,当然不限于此,比如,该驱动装置还可为一液压马达。本技术提出的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在实施应用时,预先根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相对端对应设有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且两者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轴座,两所述轴座呈同轴设置,所述轴座中嵌设固定有滚动轴承,所述前支撑台的外侧另设有一托架,所述托架上装设有一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连设有驱动装置;旋转框架,能转动的放置于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为一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杆、后端杆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杆,所述前端杆上设有一主旋转轴,所述后端杆上设有一从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与从旋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主旋转轴穿设于所述前支撑台的滚动轴承,其自由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接合部相连接,所述从旋转轴对应穿设于所述后支撑台的滚动轴承中,所述侧杆上设有至少两能移动的支架结构;定位盘,套设固定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定位盘位于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前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能通过所述定位盘的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台锁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型发动机大修安全翻转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相对端对应设有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且两者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轴座,两所述轴座呈同轴设置,所述轴座中嵌设固定有滚动轴承,所述前支撑台的外侧另设有一托架,所述托架上装设有一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连设有驱动装置; 旋转框架,能转动的放置于所述前支撑台及后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为一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杆、后端杆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杆,所述前端杆上设有一主旋转轴,所述后端杆上设有一从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与从旋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主旋转轴穿设于所述前支撑台的滚动轴承,其自由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接合部相连接,所述从旋转轴对应穿设于所述后支撑台的滚动轴承中,所述侧杆上设有至少两能移动的支架结构; 定位盘,套设固定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定位盘位于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前支撑台之间,所述旋转框架能通过所述定位盘的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贵李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