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汽车发动机盖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38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汽车发动机盖及车辆,所述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包括相互连接成网格状的内板框架,所述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内板框架外沿处设有翻边,且所述内板框架上设有凹陷的涂胶槽。上述方案中采用网格状的内板框架,并在内板框架上设有翻边以提高结构强度。同时采用网格状能够形成减重孔,降低整体重量。同时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部都是弧形,在行人撞在发动机盖上能防止割伤。同时采用均匀分布的涂胶槽,能够有效的支撑发动机盖外板,防止凹陷。采用半圆形凹陷的涂胶槽结构能够减小涂胶槽伸出内板框架的距离,提高发动机盖内板的支承刚度,有效支撑发动机盖外板以防止其凹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汽车发动机盖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汽车发动机盖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为了降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行人伤亡,现有技术中很多车辆都采用了被动安全措施,多是改变汽车的前保险杠和发动机盖的材质,以降低与行人发生碰撞后的伤亡概率。但是这种方式同样会降低车身的结构强度,造成车辆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车辆整体安全性和防碰撞的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汽车发动机盖及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包括相互连接成网格状的内板框架,所述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内板框架外沿处设有翻边,且所述内板框架上设有凹陷的涂胶槽。其中,所述涂胶槽为半圆形凹陷。其中,所述涂胶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内板框架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发动机盖外板,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发动机盖内板。其中,所述发动机盖外板与所述发动机盖内板通过膨胀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膨胀胶设置于所述涂胶槽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采用网格状的内板框架,并在内板框架上设有翻边以提高结构强度。同时采用网格状能够形成减重孔,降低整体重量。同时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部都是弧形,在行人撞在发动机盖上能防止割伤。同时采用均匀分布的涂胶槽,能够有效的支撑发动机盖外板,防止凹陷。采用半圆形凹陷的涂胶槽结构能够减小涂胶槽伸出内板框架的距离,提高发动机盖内板的支承刚度,有效支撑发动机盖外板以防止其凹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内板与发动机盖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盖内板;2、翻边;3、涂胶槽;4、发动机盖外板;5、膨胀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发动机盖结构不合理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行人受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发动机盖及车辆。如图1、图2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盖内板1,包括相互连接成网格状的内板框架,所述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内板框架外沿处设有翻边2,且所述内板框架上设有凹陷的涂胶槽3。本技术采用网格状的内板框架,并在内板框架上设有翻边以提高结构强度。同时采用网格状能够形成减重孔,降低整体重量。同时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部都是弧形,在行人撞在发动机盖上能防止割伤。具体而言,所述涂胶槽3为半圆形凹陷;可以在内板框架上对称均匀的设置26个用于涂抹膨胀胶5的涂胶槽3,这样可以有效支撑发动机盖外板4以防止其凹陷。而采用半圆形凹陷的涂胶槽3结构能够减小涂胶槽3伸出内板框架的距离,提高发动机盖内板I的支承刚度。同时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其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的,包括发动机盖外板4,还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内板I。所述发送机盖外板4与所述发动机盖内板I通过膨胀胶5固定连接。同时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至JHL ο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成网格状的内板框架,所述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内板框架外沿处设有翻边,且所述内板框架上设有凹陷的涂胶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成网格状的内板框架,所述内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内板框架外沿处设有翻边,且所述内板框架上设有凹陷的涂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槽为半圆形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内板框架上。4.一种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杨冬陈舒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