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卡侧围结构及一种轻卡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37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卡侧围结构,主要由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构成;所述外板总成A由侧围外板(1)、导流罩固定螺母板(2)、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3)、铰链加强板(4)、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5)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组成;所述后门柱内板总成B由侧围后门柱内板(9)、后门柱内板加强板(10)、门柱上内板(11)、门框把手加强板(12)、后上车扶手加强板(13)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轻卡驾驶室,其包括所述轻卡侧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卡侧围结构安全有效、设计紧凑、实现难度较小且成本较低的轻卡侧围增强与降噪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驾驶室外板抗凹性能提高了70%,降噪性能提高了3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卡侧围结构及一种轻卡驾驶室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轻卡侧围结构及包括该轻卡侧围结构的轻卡驾驶室。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轻卡的设计研发与制造领域内,侧围的空腔结构不仅降低侧围外板的抗凹性能,而且造成驾驶室外部噪音向驾驶室内部流通,因此对侧围空腔的处理已成为提高外板抗凹性能和整车降噪特性的关键技术。采用有效并可靠的结构设计和阻断侧围较大连续空腔是该项技术的常见形式。轻卡驾驶室侧围一般由外板、前门柱内板和后门柱内板组成。为增大侧围抗凹性能和减小侧围空腔对驾驶室噪音的传递与扩大,一是在侧围自身结构设计上做出相应的特征或增加结构件,二是采用侧围空腔阻断技术。前者运用流体动力学和计算机模拟进行计算,设计出能够增强侧围刚度和降低空气噪音流动的侧围结构,此种措施计算和制造精密度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预期效果,不被广泛采纳;而后者则相对较为简易,广为接受,是采用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膨胀发泡的材料对侧围空腔进行填充,从而阻断空腔,达到降噪的目的。现运用较为广泛的侧围空腔阻断技术多运用在车身较小且结构简单的空间,而对于大空间轻型或中重型卡车则由于膨胀发泡材料使用量过大而无法实现广泛运用;且此种技术对侧围的抗凹性能几乎无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设计紧凑、实现难度较小且成本较低的轻卡侧围增强与降噪技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卡侧围结构,主要由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构成,所述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板总成A由侧围外板(I)、导流罩固定螺母板(2)、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3)、铰链加强板(4)、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5)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组成;所述侧围外板(I)的边缘设有翻边(11),其内侧还设有侧围隔震胶(7)和(8),所述侧围隔震胶(7)均匀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之间;所述侧围外板加强板(6)的两端焊接在侧围外板(I)的翻边(11)上;所述后门柱内板总成B由侧围后门柱内板(9 )、后门柱内板加强板(IO )、门柱上内板(11)、门框把手加强板(12)、后上车扶手加强板(13)组成;所述侧围隔震胶(8)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侧围后门柱内板(9)之间。优选的,所述侧围隔震胶(7)被分割成多个小块。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轻卡驾驶室,其包括所述轻卡侧围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卡侧围结构安全有效、设计紧凑、实现难度较小且成本较低的轻卡侧围增强与降噪技术。与现有技术比,本技术驾驶室外板抗凹性能提高了70%,降噪性能提高了 30% ;另外,本技术的拼焊件总成还能够满足驾驶室可靠性试验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轻卡侧围总成爆炸示意图;图2本技术轻卡侧围外板总成爆炸示意图;图3本技术轻卡侧围后门柱内板总成爆炸示意图;图4本技术侧围外板和后门柱内板间隔震胶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A.外板总成1.侧围外板11.翻边2.导流罩固定螺母板3.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4.铰链加强板5.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6.侧围外板加强板7.侧围隔震胶8.侧围隔震胶B.后门柱内板总成9.侦_后门柱内板10.后门柱内板加强板11.门柱上内板12.门框把手加强板13.后上车扶手加强板C.前门柱内板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轻卡侧围结构,主要由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构成,所述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板总成A由侧围外板(I)、导流罩固定螺母板(2)、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3)、铰链加强板(4)、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5)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组成;所述侧围外板(I)的边缘设有翻边(11),其内侧还设有侧围隔震胶(7)和(8),所述侧围隔震胶(7)被分割成六块均匀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之间;所述侧围外板加强板(6)的两端焊接在侧围外板(I)的翻边(11)上,如图2所示;在侧围外板加强板(6)的加强作用下,侧围外板(I)所受到的外来作用力一部分会通过侧围隔震胶(7)传递到侧围外板加强板(6 ),在通过侧围外板加强板(6 )将作用力分散到侧围外板翻边(11)上,从而增强侧围外板对外来作用力的抵抗能力。并且,侧围隔震胶(7)的伸缩率远大于钢板,在侧围隔震胶(7)的缓冲作用下,侧围外板(I)对外力的缓冲作用也增强。上述隔震胶(7)与侧围外板加强板(6)对侧围外板(I)抗凹性能的增强作用可由其他元素运用相同原理而获得,其他元素包括树脂类高分子材料和记忆合金等。所述后门柱内板总成B由侧围后门柱内板(9 )、后门柱内板加强板(IO )、门柱上内板(11)、门框把手加强板(12)、后上车扶手加强板(13)组成;所述侧围隔震胶(8)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侧围后门柱内板(9)之间,如图3、4所示。侧围隔震胶(8)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后门柱内板(9)之间,增强了内、外板之间的联系,此种设计的优越性在于:①增强侧围外板(I)的抗凹性能。在后门柱内板(9)的加强作用下,侧围外板(I)所受到的外来作用力一部分会通过侧围隔震胶(8)传递到后门柱内板(9),使后门柱内板(9)分担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增强侧围外板(I)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并且在侧围隔震胶(8)的缓冲作用下,侧围外板(I)对外力的缓冲作用也增强。②降低侧围空腔对噪音的流通作用。通常在使用该侧围隔震胶技术时,后门柱内板(9 )需设计一个凹槽特征以减小内、外板之间的间隙,从而满足隔震胶厚度的要求,这样不仅减小了侧围空腔,而且在隔震胶的阻断下,空腔连续性被破坏,起到降噪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卡侧围结构,主要由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构成,所述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板总成A由侧围外板(1)、导流罩固定螺母板(2)、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3)、铰链加强板(4)、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5)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组成;所述侧围外板(1)的边缘设有翻边(11),其内侧还设有侧围隔震胶(7)和(8),所述侧围隔震胶(7)均匀贴合在侧围外板(1)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之间;所述侧围外板加强板(6)的两端焊接在侧围外板(1)的翻边(11)上;所述后门柱内板总成B由侧围后门柱内板(9)、后门柱内板加强板(10)、门柱上内板(11)、门框把手加强板(12)、后上车扶手加强板(13)组成;所述侧围隔震胶(8)贴合在侧围外板(1)和侧围后门柱内板(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卡侧围结构,主要由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构成,所述外板总成A、后门柱内板总成B和前门柱内板总成C之间为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板总成A由侧围外板(I)、导流罩固定螺母板(2)、前下视镜安装螺母板(3)、铰链加强板(4)、车门锁扣加强板总成(5)和侧围外板加强板(6)组成;所述侧围外板(I)的边缘设有翻边(11),其内侧还设有侧围隔震胶(7)和(8 ),所述侧围隔震胶(7 )均匀贴合在侧围外板(I)和侧围外板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康祝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