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胶管厂专利>正文

橡胶护舷模内分部位硫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042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橡胶硫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待硫化橡胶护舷产品热加工硫化工艺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成型待硫化的橡胶护舷产品,装于模内扣紧,在一定的压力下,往模内夹套、上下模夹套和侧模夹套内通入蒸汽,采用多阶升温定时硫化而成,与现有技术比优点是:利用模型夹套,无需设备投资。在液压机上,无需占地面积。操作工艺简单,劳动强度低,蒸汽利用率高,热量耗失小,冷凝水少,温度均匀,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待硫化的橡胶护舷产品热加工硫化工艺方法。一般在成型待硫化的橡胶护舷产品热加工硫化时,普遍使用下述办法先把成型待硫化的橡胶护舷产品装入模型内,再在一定的液压下合模扣紧,然后用橡胶护舷专用硫化车送入卧式硫化罐中,紧闭硫化罐门,通入蒸汽。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硫化而成。上述在卧式硫化罐中硫化方法,对小规格的橡胶护舷和橡胶制品半成品热加工硫化是十分有效的,但对大、中规格或超规格的橡胶护舷产品热加工硫化来说,由于罐体小是难以容纳的。为此,曾有人提出过加大卧式硫化罐的罐体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在实际硫化工艺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不仅设备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工艺结构复杂,制作困难。而且在加热硫化过程中,采用饱和蒸汽为加热介质,劳动强度高,热量耗失大,易产生局部低温,生成大量的冷凝水,从而阻滞罐内温度均匀化,由于冷凝水的存在,排出大量热会导致降压,并引起更多的蒸汽到该领域,使整个硫化区内容易出现冷点,影响硫化效果、从经济角度看不能说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满足该
的要求,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成型待硫化橡胶护舷产品在模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护舷模内分部位硫化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将成型待硫化的橡胶护舷产品,装于模型内扣紧,在300~1000吨液压下,①往内模夹套中通入蒸汽,采用多阶升温定时硫化:109~131℃,3~7小时;133~141℃,5~9小时;143~15 0℃,5~9小时;151~158℃,10~16小时;②往上下模夹套中通入蒸汽,采用多阶升温定时硫化:109~131℃,3~7小时;133~141℃,5~9小时;143~151℃,5~9小时;151~158℃,6~12小时;③往侧模夹 套中通入蒸汽升温定时硫化,158~166℃,2~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曾凡刘均平刘光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胶管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