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037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所采用的成型充填物为钢珠和中(或低)熔点合金,且中(或低)熔点合金在熔化状态下与钢珠同时加入。在形成的凹模和凸模的型腔表面进行光整加工和抛光两道工序之间,对该表面先后涂镀铜,镍(或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型腔表面不需热处理,即可获得45#钢经调质处理后的强度和硬度,模具的加工周期和生产成本均可减少50%,成型充填物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塑成型模具外,还可推广应用于冲压模具和橡胶模具。(*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现有的模具一般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其加工周期长,且生产成本高。而采用低熔点合金和锌合金制造模具,虽可使加工周期缩短,但因其强度和硬度不高,又不耐热,故使用寿命较短。随着塑料制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采用上述的模具制造方法,已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周期短、强度和硬度高、耐热、使用寿命长的塑料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常规的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方法基础上,把钢珠和中(或低)熔点合金作为成型充填物,并在光整加工、抛光型腔和型芯表面两道工序间,增加了一道涂镀金属的工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要求,制造凸模和凹模。先制造母模(木模、石膏模或实物),用此母模制备砂质胎模,然后把凸模框架(1)和凹模框架(2)分别套在相应的砂质胎模上,再填充成型充填物(3),浇口套(5)在填充成型充填物(3)时,嵌入凹模或凸模中。在成型充填物固化后,打掉砂质胎模。然后对凹模的型腔和凸模的型芯表面进行光整加工,涂镀金属和抛光。最后将凹模和凸模按原定位基准上下(或左右)定位,即可投入生产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充填物(3)为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凹、凸母模制备砂质胎模,将模具框架套于砂质胎模后,再填充成型充填物,同时在凹模(或凸模)中嵌入浇口套,对形成的凹模和凸模的型腔表面光整加工与抛光的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充填物为钢珠和中(或低)熔点合金,在光整加工与抛光两道工序之间,增加一道涂镀金属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俊吴鹏田长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