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223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3: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单克隆抗体6G7,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单克隆抗体6G7由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分泌,该细胞株的保藏号为CCTCC?C201360。该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能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6G7,该抗体具有抗体效价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与天然抗原的亲和力强等优点。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单克隆抗体的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试剂盒,其采用荧光纳米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特点。同时,该试纸条和试剂盒使用简单方便、检测速度快、可满足食品安全、屠宰、检测机构等的检测要求,适用于现场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申请涉及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单克隆抗体6G7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或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haematopoieticnecrosisoffish,IHN)是由一种毒力很强的弹状病毒,即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血症病毒(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简称IHNV)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的严重传染病,致病因子IHNV病毒粒子呈弹状,有囊膜,其内表面为基质蛋白(M),囊膜上有糖蛋白(G)突起膜内有基质蛋白、核蛋白、聚合酶等,侵染的主要靶器官是肾造血组织。这种爆发性疾病最早流行于北美太平洋西北养殖场的鲑科鱼类稚幼鱼,后来在日本、欧洲和朝鲜也曾检测到。1988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各养鳟场陆续发现该病毒,最近在深圳和北京2个水产养殖场牙鲆、虹鳟及从美国进口的匙吻鲟卵中也检测到IHNV的存在。IHNV主要感染鲑、鳟鱼,敏感寄主通常为稚幼鱼,一般认为成鱼比稚幼鱼难以感染,成鱼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病毒的终身携带者,在苗种期感染IHNV后残留的带病毒鱼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着粪、尿、性腺产物排入水中。病毒放到水中或拌在饲料中投喂均可引起发病。感染IHNV的病鱼典型体表症状为厌食嗜睡、异常游动、眼突出、体色发黑、腹部积水,鳍条基部和肛门周围充血,肛门外有白色不透明粪便,有些感染该病毒后存活的鱼脊柱变形。解剖病鱼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肠道等充血,并有卡他性炎症,体腔内有积水,鳃及内脏颜色变淡;口腔、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和心包膜常有出血斑点,肠出血,鱼苗的卵黄囊也会出血、因充满浆液而膨大,肠道内常常没有食物。显微镜检结果表明,肾脏、造血组织、胰脏、肠道和肾上腺皮质出现退化和坏死;胃、肠固有膜的颗粒细胞、部分胰腺及胰岛细胞也会发生变性和坏死。IHN被国际兽疫局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是鱼类口岸第I类检疫对象,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防止IHNV的传播是控制IHN发生的重要环节,而加强检疫是防止IHNV传播的关键,因此应用灵敏、有效、快速的病毒检测技术非常重要。目前,IHNV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细胞培养、免疫学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RT-PCR、Real-timeRT-PCR、等温扩增技术)等。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如专利CN1687447(2005),公开了用RT-PCR法同步检测三种鱼病病毒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专利CN102212620A(2011)公开了检测三种鱼类弹状病毒的测量审核用试剂盒,为用PCR方法检测此三种病毒的准确性提供了测评基准。然而,以上检查方法均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或因为需要特殊仪器,或因为费用昂贵等,其现场检测推广及多次重复追踪复查受到限制。此外,采用免疫学技术检测,如专利US20050163795A1和“朱旭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糖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渔业科学进展》,201206(33)”采用IHNV-G蛋白(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制备抗体,检测IHNV,却仍存在不能确保IHNV-G蛋白有很好的抗原性,或抗原活性蛋白含量低、抗体特异性差的缺点。荧光微球(fluorescentmicrospheres,FMs)是指将荧光染料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吸附或包埋到粒子内而形成的直径在纳米至微米级0.01-10um范围内受激发光源激发能发出荧光的固体微粒。相比胶体金等传统标记物须大量聚集才会被辨别出,它的发光强度可以随激发光的强度增强而增强,所以荧光微球标记有望提高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限。在微球壳结构的作用下,荧光微球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重复性好、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形成微球后染料荧光猝灭大大减少,发射强而稳定且基本不受外界环境介质变化的影响,因此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的免疫层析技术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前景,并且操作简单快捷、结果清晰易于判断、无需复杂的实验技能和特殊设备,特别适于现场检测。因此,研究开发适合于快速检测用的抗IHNV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快速检测的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单克隆抗体。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单克隆抗体在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特别的提供了一种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试剂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产生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该细胞株已于2013年6月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C201360。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由上述保藏号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产生的抗IHNV单克隆抗体,在本申请中也将该抗体称为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或简称为单克隆抗体6G7)。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保藏号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在制备IHNV检测试剂或设备中的应用。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在制备IHNV检测试剂或设备中的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包含上述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进一步的,上述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中,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包附荧光纳米微球。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IHNV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上述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例如可由上述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组装而成。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或IHNV检测试剂盒在IHNV检测中的应用。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保藏号为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的蛋白,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SEQIDNO.2所示的序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能稳定产生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该抗体特异性强、亲和性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IHNV快速检测领域。同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HNV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试剂盒,将荧光纳米微球检测技术应用到IHNV的检测领域。该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和再现性等优点,同时,其还具备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结果稳定且直观等优势,能满足食品安全、屠宰、检测机构的检测要求,适用于现场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快速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中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定位分析结果图(12h);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中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分析结果图(12h)。保藏信息培养物名称: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保藏日期:2013年6月6日保藏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CC201360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采用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蛋白IHNV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抗IHNV单克隆抗体6G7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保藏号为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藏号为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2.一种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由保藏号CCTCCC201360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产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IHNV-6G7在制备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检测试剂或设备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单克隆抗体在制备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检测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钟松清何俊强刘荭郑晓聪谭攀王津津史秀杰兰文升于力谢冬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深圳市三方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