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鞋底的制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底初胚及一生橡胶;并于该生橡胶上涂布一层热熔胶;再于上述涂有热熔胶的生橡胶的胶面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并一同置入一模穴,进行热压硫化使该生橡胶熟成;待该生橡胶熟成后,脱膜并撕去该离型膜,得到一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最后将该鞋中底初胚及涂布有热熔胶的该鞋大底共同置入一成型模具,进行二次模压定型,得到一鞋底成品,其中该鞋中底初胚被压缩成体积较小的鞋中底且与该鞋大底固结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式鞋底的制法,不仅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能大幅降低下游制鞋厂的加工成本,更可提高鞋底成品的鞋大底与该鞋中底之间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底初胚及一生橡胶;并于该生橡胶上涂布一层热熔胶;再于上述涂有热熔胶的生橡胶的胶面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并一同置入一模穴,进行热压硫化使该生橡胶熟成;待该生橡胶熟成后,脱膜并撕去该离型膜,得到一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最后将该鞋中底初胚及涂布有热熔胶的该鞋大底共同置入一成型模具,进行二次模压定型,得到一鞋底成品,其中该鞋中底初胚被压缩成体积较小的鞋中底且与该鞋大底固结为一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不仅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能大幅降低下游制鞋厂的加工成本,更可提高鞋底成品的鞋大底与该鞋中底之间的结合强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鞋底的制法,尤指一种结合有橡胶鞋大底及发泡鞋中底的。
技术介绍
目前制鞋业将鞋底分为上层的鞋中底以及下层的鞋大底两部分。其中,鞋中底一般由EVA发泡材料所制成,以提供高缓冲性能,而鞋大底的材料多是橡胶,以提供耐磨及止滑性能。但目前鞋中底及鞋大底经由上游的鞋材公司各自分开生产,并交由下游的制鞋厂以化学胶合的方式组装成为一鞋底成品。详而言之,如图7所示,传统鞋底制法为制鞋厂首先自鞋材公司取得一熟成的鞋大底(步骤501)及一鞋中底5 (如图8所示)。该鞋中底5通常为鞋材公司利用一次发泡所得的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鞋中底初胚(步骤601),经过模压定型而来(步骤602),其厚度已明显变薄。此外,制鞋厂为使橡胶材质的鞋大底与发泡材质的鞋中底结合,会先分别对该熟成的鞋大底及该鞋中底进行表面粗化处理,俗称打粗(步骤502及步骤603),并经过水洗(步骤503及步骤604)与第一次烘干(步骤504及步骤605),以及分别涂上橡胶处理齐IJ (步骤505)及涂上EVA处理剂(步骤606)等表面处理工序,并第二次烘干(步骤506及步骤607)后,再涂上胶水(步骤507及步骤608),并经第三次烘干(步骤508及步骤609)后,即可进行后续鞋大底与鞋中底的贴合作业(步骤701)。其中,该贴合作业主要利用UV光、红外线或高周波或电气加热的方式对该鞋大底及鞋中底上的胶水加热(步骤701)使其回复粘性,使得该鞋大底与该鞋中底得以相互粘合。贴合后尚需经过温度约摄氏10度以下的冷却定型(步骤702),才算完成鞋底成品的制作(步骤703)。由此可见,传统的鞋底的制作过程相当繁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不仅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能大幅降低下游制鞋厂的加工成本,更可提高鞋底成品的鞋大底与该鞋中底之间的结合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底初胚及一生橡胶; 于该生橡胶上涂布一层热熔胶; 于上述涂有热熔胶的生橡胶的一胶面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并一同置入一模穴,进行热压硫化使该生橡胶熟成; 待该生橡胶熟成后,脱膜并撕去该离型膜,以得到一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 将该鞋中底初胚及涂布有热熔胶的该鞋大底共同置入一成型模具,进行二次模压定型以得到一鞋底成品,其中该鞋中底初胚被压缩成体积较小的鞋中底且与该鞋大底固结为一体。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包括:该已发泡鞋中底初胚的材料是一次发泡成型的EVA发泡体,且其厚度大于该成型模具的模穴的深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更包括:在该生橡胶熟成后,对该熟成的鞋大底裁切其溢料的步骤。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更包括:对该鞋底成品的鞋中底裁切其溢料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由于该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是直接由表面粗糙的生橡胶与热熔胶结合,可省去额外需要打磨使表面粗化的作业;再者,由于热熔胶连同该生橡胶一起被热压硫化处理,因此在橡胶硫化的过程中,该热熔胶可渗入橡胶内与之结合,使得热熔胶与鞋大底的结合强度更强,且不需要额外的化学处理剂;此外,相较于拿预先模压好的或是直接射出成型的鞋中底来与该鞋大底做表面贴合,本专利技术是取自一次发泡的鞋中底初胚与该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直接地做二次模压结合而来,这不仅可简化鞋底组装的工序,且结合力更强,使得产出的鞋底成品不易出现剥离的情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块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鞋大底原材料的断面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鞋中底初胚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该鞋中底初胚与该鞋大底置入模具前的情形图; 图6为显示图5的鞋中底初胚与该鞋大底经过模压冷却后形成的鞋底成品图; 图7为已知鞋底的制法方块流程图; 图8为已知鞋中底的不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鞋大底;10-生橡胶;11-热熔胶;12-离型膜; 2-鞋中底初胚; 3-鞋底成品;30_鞋中底; 4-成型模具; 5-鞋中底。【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于步骤101至步骤107中,制备一表面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1,简称上胶的鞋大底1,如图3所示。参照图2的结构断面图,该上胶的鞋大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于步骤101,提供一生橡胶10,即尚未硫化的橡胶。其次,于步骤102,在该生橡胶10上涂上一层热熔胶11。由于生橡胶10本身即具有表面粗糙的特性,故可增加其与热熔胶11的接着力。于步骤103,于前述涂有热熔胶11的生橡胶10的胶面上覆盖一层离型膜12。接着,于步骤104,将前述涂有热熔胶的生橡胶10及其上的离型膜12 —同置入一模穴进行热压硫化,以使该生橡胶熟成。待该生橡胶熟成后,于步骤105,脱膜并撕去该离型膜12后,即可于步骤106,对该熟成的橡胶鞋大底修边裁切其溢料,即可获得如前所述的上胶的鞋大底1,如图3所示。如上所述,该鞋大底是直接由表面粗糙的生橡胶与热熔胶结合,因而可省去额外需要打磨使表面粗化的作业;再者,由于热熔胶连同该生橡胶一起被热压处理,因此在橡胶熟化的过程中,该热熔胶可渗入橡胶内,使得热熔胶与鞋大底的结合强度更强,且不需要额外的化学处理剂。另一方面,于步骤201中,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底初胚2 (如图4所示)。该鞋中底初胚2的材料为经过一次发泡成型的EVA发泡体(Ethylene-vinyl acetate foam,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体),且其厚度比一般的鞋中底5的厚度还厚,可参照图4及图8。接着,于步骤301,将该鞋中底初胚2及该上胶的鞋大底I上下叠放(如图5所示)共同置入一成型模具4,进行二次模压定型以得到一鞋底成品3,如图6所示。最后,于步骤302,该鞋底成品3自该成型模具4中脱模,并对该鞋底成品3的EVA鞋中底30修边裁切其溢料,即完成鞋底的制作,于步骤303。很明显地,该鞋中底初胚2的厚度大于该成型模具的模穴的深度,经模压后被压缩成体积较小的鞋中底30且与该鞋大底I固结为一体。如上所述,相较于拿预先模压好的或是直接射出成型的鞋中底来与该鞋大底做表面贴合,本专利技术的制法是取自一次发泡的鞋中底初胚与该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直接做模压结合而来,除了可简化鞋底组装的工序,且兼具高结合力,使得产出的鞋底成品不易出现剥离的情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专利精神所作的任何等效修改或变更等,均应同理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鞋底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已发泡的鞋中底初胚及一生橡胶;于该生橡胶上涂布一层热熔胶;于上述涂有热熔胶的生橡胶的胶面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并一同置入一模穴,进行热压硫化使该生橡胶熟成;待该生橡胶熟成后,脱膜并撕去该离型膜,以得到一涂布有热熔胶的鞋大底;将该鞋中底初胚及涂布有热熔胶的该鞋大底共同置入一成型模具,进行二次模压定型以得到一鞋底成品,其中该鞋中底初胚被压缩成体积较小的鞋中底且与该鞋大底固结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元,
申请(专利权)人:隆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