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766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9:38
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是一种能将聚烯烃系原料制作成合成皮之制程,是依序包括有配料、打料、压料、裁切、第一次冷却、油压发泡、第二次冷却、电接、剖片、贴合、表面处理、压花处理、品检包装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前述步骤以获得一仿皮料,能广泛应用于防皮料需求的物件,相对真皮需求的物件具有较低廉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尤其涉及一种以聚烯烃为原料的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
技术介绍
人造皮的基本构成是一层织物,以及在织物上黏贴一层软性塑料皮膜;其中的织物可以是棉、麻、嫘萦、尼龙、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压克力等其中的一种所制成,而软性塑料则可以是任何有柔软触感、经塑化或未经塑化的塑料材料;有时为获得更好的触感及保温、防震等目的,还会在织物与皮膜间增加一发泡层,发泡层可以使用与皮膜层相同的基材,也可以是与皮膜层兼容的异种材料;在特定的应用如高频熔接加工时,织物会影响发泡层或皮层与被接着物的熔接,此时就必须除去织物层。人造皮产品的应用十分广泛,举凡汽车内装、皮包、皮箱、皮袋、衣物、鞋等制品均可见人造皮。人造皮在加工成制品时会应用到缝、黏、贴及高频熔接等加工方法,其中尤以高频熔接加工最常被使用,因为它具有加工时间短、可接着及可同时成型为特定形状等优点;欲行高频熔接必须是被熔接材料带有某种程度的极性,极性分子在高频的诱导下快速转动,从而引发分子内的摩擦热而使材料软化甚至熔融;带有极性的合成材料以PU、PVC及 !PU最常见,也大量应用于人造皮产品的上。鉴于人造皮的应用日趋广泛,本专利技术人即推出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是一种能将聚烯烃是原料制作成合成皮的制程,以广泛应用于仿皮料需求的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能广泛应用于防皮料需求的物件,相对真皮需求的物件具有较低廉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是依序包括有下列步骤配料依设定的比例将原料进行混合,其原料包括有主原料及配方原料,其中主原料包括有12% 20%的PP、12% 22%%的EPDM、30% 42%的EVA及24% 30%的 Ρ0Ε,配方原料是包括有填充剂、发泡剂、DCP及ΖΝ0,其中填充剂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20% 25%,发泡剂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I % 3%,DCP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O. 7% 1. 0%,ZNO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1% 1.5%。打料以加压式密炼机对混合的原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原料充份混合并呈现浓稠状。压料以滚轮压出机对呈现浓稠状的原料进行压出,使原料呈现片体型态。裁切将呈现片体型态的原料进行切割,使原料尺寸得以对应后续油压机的模具。第一次冷却以静 置方式使片状原料冷却。油压发泡将片状原料置入油压机模具内,并以油压机对原料进行高压、高温施工使其发泡,使发泡成品呈现膨松且具弹性的型态。第二次冷却将发泡完的成品静置冷却。电接将完成发泡作业的仿皮料以高温电热熔接方式,将数个仿皮料连接为连续状的仿皮料。剖片依需求对仿皮料进行厚度剖劈。品检包装检验仿皮料的质量,并将符合质量需求的仿皮料进行包装。前述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剖片步骤与品检包装步骤间是包括有一贴合步骤,该贴合步骤是将仿皮料一面以胶水或胶膜与布料或基材黏合。前述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贴合步骤与品检包装步骤间是包括有一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是在仿皮料一面喷洒或涂装各种功能性化学品,作为仿皮料表面优化处理。前述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表面处理步骤与品检包装步骤间是包括有一压花处理步骤,将仿皮料加温后并以低温的压花滚轮于仿皮料一面压烙花纹。前述第一次冷却步骤其静置时间为2至4小时。前述第二次冷却步骤其静置时间为48小时。前述表面处理步骤其喷洒于仿皮料一面的化学品为抗菌化学药剂。前述表面处理步骤其喷洒于仿皮料一面的化学品为亮面处理化学药剂。前述表面处理步骤其喷洒于仿皮料一面的化学品为雾面处理化学药剂。前述表而处理步骤其喷洒于仿皮料一面的化学品为止滑处理化学药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广泛应用于防皮料需求的物件,相对真皮需求的物件具有较低廉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的制作步骤流程图。图中标号说明10配料11打料12压料13裁切 14第一次冷却15油压发泡16第二次冷却17电接18剖片19品检包装21贴合22表面处理23压花处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是一种以聚烯烃是为原料的合成皮制程,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是依序包括有下列步骤配料10 :依设定的比例将原料进行混合,其原料包括有主原料及配方原料,其中主原料包括有12% 20%的PP、12% 22%%的EPDM、30% 42%的EVA及24% 30% 的Ρ0Ε,配方原料是包括有填充剂、发泡剂、DCP及ΖΝ0,其中填充剂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20% 25%,发泡剂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I % 3%,DCP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O. 7% 1. 0%,ZNO的剂量为主原料相对比例的1% 1.5%。打料11 以加压式密炼机对混合的原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原料充份混合并呈现浓稠状。压料12 :以滚轮压出机对呈现浓稠状的原料进行压出,使原料呈现片体型态,其中原料压出厚度以18英时或22英时为最佳。裁切13 :将呈现片体型态的原料进行切割,使原料尺寸得以对应后续油压机的模具。第一次冷却14 :以静置方式使片状原料自然冷却,且该第一次冷却14步骤其静置时间为2至4小时为佳。油压发泡15 :将片状原料置入油压机模具内,并以油压机对原料进行高压、高温施工使其发泡,使发泡成品呈现膨松且具弹性的型态。第二次冷却16 :将发泡完的成品静置冷却,且该第二次冷却16步骤其静置时间为 48小时为佳。电接17 :将完成发泡作业的仿皮料以高温电热熔接方式,将数个仿皮料连接为连续状的仿皮料,以利仿皮料得以卷收收纳。剖片18 :依需求对仿皮料进行厚度剖劈,完成此步骤后已为复合材料合成皮最基础的半成品型态,所述的半成品型态是指已达到可贩卖的最基本型态。品检包装19 :检验仿皮料的质量,并将符合质量需求的仿皮料进行包装。进一步而言,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剖片18步骤与品检包装19步骤间是包括有一贴合21步骤,该贴合21步骤是将仿皮料一面以胶水或胶膜与布料或基材黏合。进一步而言,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贴合21步骤与品检包装19步骤间是包括有一表面处理22步骤,该表面处理22步骤是在仿皮料一面喷洒或涂装各种功能性化学品,作为仿皮料表面优化处理,其喷洒于仿皮料一面的化学品可为抗菌化学药剂、亮面处理化学药剂、雾面处理化学药剂或止滑处理 化学药剂。进一步而 言,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表面处理22步骤与品检包装19步骤间包括有一压花处理23步骤,是将仿皮料加温后并以低温的压花滚轮于仿皮料一面压烙花纹,其中仿皮料于压烙花纹时其温度是高于压花滚轮,借由压花滚轮温度低于仿皮料以避免仿皮料于压花过程中沾黏于压花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下列步骤:配料:依设定的比例将原料进行混合;打料:以加压式密炼机对混合的原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原料充份混合并呈现浓稠状;压料:以滚轮压出机对呈现浓稠状的原料进行压出,使原料呈现片体型态;裁切:将呈现片体型态的原料进行切割,使原料尺寸得以对应后续油压机的模具;第一次冷却:以静置方式使片状原料冷却;油压发泡:将片状原料置入油压机模具内,并以油压机对原料进行高压、高温施工使其发泡,使发泡成品呈现膨松且具弹性的型态;第二次冷却:将发泡完的成品静置冷却;电接:将完成发泡作业的仿皮料以高温电热熔接方式,将数个仿皮料连接为连续状的仿皮料;剖片:依需求对仿皮料进行厚度剖劈;品检包装:检验仿皮料的质量,并将符合质量需求的仿皮料进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下列步骤 配料依设定的比例将原料进行混合; 打料以加压式密炼机对混合的原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原料充份混合并呈现浓稠状; 压料以滚轮压出机对呈现浓稠状的原料进行压出,使原料呈现片体型态; 裁切将呈现片体型态的原料进行切割,使原料尺寸得以对应后续油压机的模具; 第一次冷却以静置方式使片状原料冷却; 油压发泡将片状原料置入油压机模具内,并以油压机对原料进行高压、高温施工使其发泡,使发泡成品呈现膨松且具弹性的型态; 第二次冷却将发泡完的成品静置冷却; 电接将完成发泡作业的仿皮料以高温电热熔接方式,将数个仿皮料连接为连续状的仿皮料; 剖片依需求对仿皮料进行厚度剖劈; 品检包装检验仿皮料的质量,并将符合质量需求的仿皮料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剖片步骤与品检包装步骤间包括有一贴合步骤,该贴合步骤是将仿皮料一面以胶水或胶膜与布料或基材黏合。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合成皮制程于贴合步骤与品检包装步骤间包括有一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是在仿皮料一面喷洒或涂装各种功能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元
申请(专利权)人:隆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鼎康橡塑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