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式钽管退火炉,由三个大的区域组成,分别为进料区(15)、退火区(16)、出料区(17),其特征为:进料区(15)、出料区(17)由一组螺旋管组成,退火区为一双层的不锈钢筒,这三区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形成一整体真空系统区,不需用阀隔开。本技术退火炉热损失小,退火区域温度均匀,加热功率低,耗电少,效率高。【专利说明】一种通过式钽管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真空退火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6m以上的长管材的一种钽管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钽材加工件大都在电阻真空退火炉内退火,一般的不超过2m的短钽管也可以用此法退火,但超近2m以上的长管的退火却很麻烦。有一种卧式管材真空退火炉,其加热炉体达到Sm以上,加上进料、出料装置,整个炉体要达到25m以上,且加热区和进出料区需用阀隔开,如此长的加热区,要考虑保温效果,热损失大,炉温均匀性也差,加热功率也非常大(IOOkw以上),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通过式钽管退火炉,该退火炉热损失小,退火区域温度均匀,加热功率低,耗电少,效率高。为实现上述技术,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式钽管退火炉,由三个大的区域组成,分别为进料区(15)、退火区(16)和出料区(17),其特征为:进料区(15)、出料区(17)由一组螺旋管组成,退火区为一双层的不锈钢筒,这三区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形成一整体真空系统区,不需用阀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坤林,彭爱军,骆登高,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南方钽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