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少钰专利>正文

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5579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30~5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在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磨中粉碎,可得超微细的绿茶粉。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D↓[90]在10μm以下,在水中分散均匀、基本无团聚,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作为原料来加工,制作绿茶泡腾片和绿茶奶茶粉。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改性处理,该绿茶粉长时间放置不变色,不氧化,不结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制作绿茶泡腾片和绿茶奶茶粉。
技术介绍
绿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元素和膳食纤 维,是人们解渴,消遣,待客,交际的主要饮料之一。美国《世界日报》报道, 食品专家认为食用高纤维素食品,对高血脂、心脑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 和糖尿病的防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饮茶习惯是一泡二喝三弃渣。据测定,日常第一次泡茶,只能有效溶解元素50%,第二次30%,第三次10%左右。这种用茶方法费时费事,茶 叶中有效元素不能被充分利用,本来是富含纤维素的茶渣,也被丢弃了。后来 虽然专利技术了速溶茶技术,但也是从茶叶中提取后浓縮加工而成,亦不能充分利 用茶叶的有效成分。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茶叶中的有效元素,科研人员开展了很多关于生产超 微细茶粉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研究。但由于茶叶具有较强的吸潮性,特别 是加工成超微细粉后,表面积变为原来的几百倍,大大的增加了茶叶与空气、 水的接触面,使得保存、包装稍有不慎,很容易散味、吸潮、结块,影响其品 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 法,用该制备方法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30~5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 第二步:向所述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磨中粉碎20~60分钟,得超微细的所述绿茶粉;所述表面改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1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30~5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第二步向所述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磨中粉碎20~60分钟,得超微细的所述绿茶粉;所述表面改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10~3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为直 接将所述绿茶茶叶粗粉放入气流磨中粉碎20 60分钟,然后撒入表面改性剂 水溶液中,最后干燥至含水率为2~5%,得超微细的所述绿茶粉;所述表面改性剂水溶液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4~6倍,质量 百分比浓度为4~8。%;所述干燥是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 150 25CrC、排湿温度为80~95°C。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 步中的气流磨指的是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转速为500~3000r/min。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 歩中的表面改性剂为(3—环糊精或者明胶。5、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钰童广清贺珂
申请(专利权)人:黄少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