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泡及其扩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513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及其扩散盖。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扩散盖及一散热结构。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发出一光线。扩散盖包括一外部发光部及一侧发光部。外部发光部具有一凹槽。侧发光部连接于外部发光部。凹槽用以反射部分的光线朝向侧发光部的一侧表面。散热结构设置于电路板之下,以消散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所产生的一热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及其扩散盖。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扩散盖及一散热结构。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发出一光线。扩散盖包括一外部发光部及一侧发光部。外部发光部具有一凹槽。侧发光部连接于外部发光部。凹槽用以反射部分的光线朝向侧发光部的一侧表面。散热结构设置于电路板之下,以消散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所产生的一热能。【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灯泡及其扩散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泡及其扩散盖,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灯泡及其扩散盖。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灯泡不断推陈出新。举例来说,白炽灯泡(incandescentlamps)、突光灯泡(fluorescent lamps)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泡已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发光二极管为一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在装置中作为灯泡的应用逐渐增加。当发光二极管被启动时,电子与空穴的结合释放出光子形式的能量。发光二极管具有高指向性(directivity),因此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发光角度相当的小。使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发光角度必须加大,以使环境能够被广泛的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泡及其扩散盖,其利用扩散盖(diffusing cap)具有一凹槽的设计,以增加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发光角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扩散盖及一散热结构。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发出一光线。扩散盖覆盖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扩散盖包括一外部发光部及一侧发光部。外部发光部具有一凹槽。侧发光部连接于外部发光部。凹槽用以反射部分的光线朝向侧发光部的一侧表面。散热结构连接于侧发光部。该凹槽为圆弧状。该凹槽的深度与该外部发光部的高度的比率为0.1?0.2。该凹槽的深度与该外部发光部的高度的比率为0.13。该凹槽的最大宽度与该外部发光部的最大宽度的比率为0.2?0.4。该凹槽的最大宽度与该外部发光部的最大宽度的比率为0.4。该凹槽为锥状。该凹槽的一尖角为140°?160°。该凹槽位于该外部发光部的一中央位置。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扩散盖。扩散盖使用于一发光二极管灯泡。扩散盖包括一外部发光部及一侧发光部。外部发光部具有一凹槽。侧发光部连接于外部发光部。凹槽用以反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一光线的一部分朝向侧发光部的一侧表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利用扩散盖(diffusing cap)具有一凹槽的设计,以增加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泡的发光角度。为了对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绘示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泡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扩散盖的剖视图;图3绘示图1及图2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光强度图;图4绘示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扩散盖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00、200:发光二极管灯泡110、210:电路板120:发光二极管130,230:扩散盖130a:上表面131,231:外部发光部132,232:侧发光部132a、232a:侧表面133、233:凹槽140、240:散热结构A、B:点L10、Lll、L12、L21、L22:光线D133:深度H131:高度S130:中心轴W131、W133:最大宽度W231、W232:宽度Θ 233: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出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利用扩散盖(diffusing cap)具有一凹槽的设计,以增加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泡的发光角度。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技术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技术的技术特点。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 LED)灯泡100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扩散盖130的剖视图。发光二极管灯泡100包括一电路板110、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20、一扩散盖130及一散热结构140。电路板110用以承载各种电子元件。举例来说,电路板110可以是一硬性印刷电路板或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管120用以发出一光线。举例来说,发光二极管可以是铝/镓/铟/磷(AlGaInP)发光二极管或镓/氮(GaN)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20的数量为多个。各个发光二极管120设置于电路板110,以发出一光线L10。每一发光二极管120皆具有高指向性,因此发光二极管120的发光角度相当的小。扩散盖130用以导引与扩散由发光二极管120发出的光线L10。举例来说,扩散盖130可以包括一透明材料及数个扩散粒子。透明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扩散粒子可以是二氧化硅(SiO2)粒子或二氧化钛(TiO2)粒子。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盖130覆盖各个发光二极管120及电路板110,以导引并扩散光线LlO以大发光角度射出。散热结构140用以消散热能。举例来说,散热结构140可以是一招鳍片(aluminumfin)、一风扇或一流体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40,用以消散发光二极管120及电路板110所产生的热能。当光线LlO从发光二极管120射出时,光线LlO被导引至扩散盖130的上表面130a。部分的光线Lll通过扩散盖130的上表面130a,部分的光线L12则被上表面130a反射。扩散盖130包括一外部发光部131及一侧发光部132。侧发光部与散热结构140连结,且侧发光部132连接于外部发光部131。外部发光部131具有一凹槽133,并且凹槽133位于发光二极管120的上方。其中凹槽133可以是圆弧状,且位于外部发光部131的中央位置。由于凹槽133的形状设计,反射的光线L12可以朝向侧发光部132的侧表面132a反射。特别是,反射的光线L12不会被电路板110所遮蔽。如此一来,不仅发光二极管灯泡100的顶端可以射出光线L11,发光二极管灯泡100的侧边也可以射出光线L12。凹槽133对称于扩散盖130的中心轴S130。因此,所有的反射光线L12可以平均地反射到侧发光部132的侧表面132a。关于凹槽133的深度D133,凹槽133的深度D133与外部发光部131的高度H131的比率可以是0.1?0.2。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3的深度D133与外部发光部131的高度H131的比率为0.13。关于凹槽133的最大宽度W133,凹槽133的最大宽度W133与外部发光部131的最大宽度W131的比率可以是0.2?0.4。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3的最大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发出一光线;扩散盖,覆盖该发光二极管及该电路板,其中该扩散盖包括:外部发光部,具有一凹槽;及侧发光部,连接于该外部发光部,其中该凹槽用以反射部分的该光线朝向该侧发光部的一侧表面;以及散热结构,连接于该侧发光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传叶志庭张宏宾武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