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188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毂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圆环形凹槽A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活塞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圆环形凹槽B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碟簧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相靠接,碟簧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相靠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碟簧两侧与活塞及毂接触区域分别安装圆环形挡圈后,可明显降低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与碟簧接触区域承受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碟簧两侧的毂和活塞被压溃的问题,显著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2、只是圆环形挡圈采用性能较高的材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3、如果圆环形挡圈损坏,只需更换圆环形挡圈,故大幅度降低了后续使用的维护费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毂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圆环形凹槽A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活塞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圆环形凹槽B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碟簧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相靠接,碟簧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相靠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碟簧两侧与活塞及毂接触区域分别安装圆环形挡圈后,可明显降低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与碟簧接触区域承受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碟簧两侧的毂和活塞被压溃的问题,显著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2、只是圆环形挡圈采用性能较高的材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3、如果圆环形挡圈损坏,只需更换圆环形挡圈,故大幅度降低了后续使用的维护费用。【专利说明】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
技术介绍
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通过结合或分离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来进行动力的传递与断开。目前,国内外工程机械传动系统离合器多采用湿式多盘式离合器,主要结构包括摩擦片、光片、碟簧、活塞和毂,具有润滑性能好、磨损小、能耗低、能够分离彻底和散热性能好等优点。其工作原理如下:通油时,在油压作用下,压缩活塞,从而压缩碟簧,使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光片分离,即离合器分离;油路断开时,碟簧释放弹力,在碟簧作用下,活塞被压紧,进而使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光片结合,即离合器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碟簧与其两侧零件接触的面积很小,碟簧与其两侧的活塞及毂均为直接接触,所以在离合器分离与结合过程中,碟簧两侧的活塞及毂均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且碟簧两侧零件毂和活塞多为铸铁件,其硬度远小于碟簧硬度,故在碟簧力作用下,会导致其两侧零件产生凹陷,甚至会被压溃,严重影响到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通过在碟簧与其两侧零件之间增加一硬度较高的圆环形挡圈,避免碟簧与其两侧零件毂和活塞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避免铸铁件毂和活塞被压溃的危险,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O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包括毂1,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挡圈B6和碟簧7,毂I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凹槽A2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凹槽B5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6,碟簧7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3相靠接,碟簧7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6相靠接。所述的圆环形凹槽A2和圆环形凹槽B5的宽度均为15-25mm,接触面积大,受到压强较小。所述的圆环形凹槽A2和圆环形凹槽B5的宽度均为20mm。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均为金属圆环形挡圈。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均为65Mn圆环形挡圈,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抗弹减性能和疲劳性能。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或梯形,连接可靠,运行稳定。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的厚度均为6mm,满足使用要求下,节约原料和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毂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圆环形凹槽A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活塞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圆环形凹槽B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碟簧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相靠接,碟簧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相靠接;离合器通油时,液压油压缩活塞,活塞压缩碟簧,从而使摩擦片和光片分离。在这个过程中,作用于活塞上的力为液压油的压力F,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碟簧作用到活塞上的力也为F,由于离合器中的毂一般为固定件,根据力的传递原理,碟簧作用到其上的力也为F。对于大型工程机械,该液压力F可达到38-55KN,由于圆环形挡圈A和圆环形挡圈B作用于毂及活塞上的区域面积较大,故毂及活塞所受到的压强较小,压强P仅为l_2MPa,并且此圆环形挡圈的硬度和碟簧基本上相同,不会发生明显的凹陷变形。显然,通过应用此圆环形挡圈,有效降低了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受力区域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了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被压溃的问题,同时,圆环形挡圈在径向方向与碟簧具有相对滑动,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湿式多盘式离合器中,通过在碟簧两侧与活塞及毂接触区域分别安装圆环形挡圈后,可明显降低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与碟簧接触区域承受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碟簧两侧的毂和活塞被压溃的问题,显著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2、由于只是圆环形挡圈采用性能较高的材质,而不必整体改变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的材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3、如果圆环形挡圈损坏,只需更换圆环形挡圈,更换圆环形挡圈成本明显要比更换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的成本低,故大幅度降低了后续使用的维护费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环形挡圈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毂,2-圆环形凹槽A,3-圆环形挡圈A,4_活塞,5_圆环形凹槽B,6_圆环形挡圈B,7-碟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包括毂1,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挡圈B6和碟簧7,毂I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凹槽A2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凹槽B5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6,碟簧7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3相靠接,碟簧7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6相靠接。所述的圆环形凹槽A2和圆环形凹槽B5的宽度均为20mm。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均为65Mn圆环形挡圈,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抗弹减性能和疲劳性能。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连接可靠,运行稳定。所述的圆环形挡圈A3和圆环形挡圈B6的厚度均为6mm,满足使用要求下,节约原料和生产成本。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毂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圆环形凹槽A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活塞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圆环形凹槽B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碟簧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相靠接,碟簧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相靠接;离合器通油时,液压油压缩活塞,活塞压缩碟簧,从而使摩擦片和光片分离。在这个过程中,作用于活塞上的力为液压油的压力F,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碟簧作用到活塞上的力也为F,由于离合器中的毂一般为固定件,根据力的传递原理,碟簧作用到其上的力也为F。对于大型工程机械,该液压力F可达到38-55KN,由于圆环形挡圈A和圆环形挡圈B作用于毂及活塞上的区域面积较大,故毂及活塞所受到的压强较小,压强P仅为l_2MPa,并且此圆环形挡圈的硬度和碟簧基本上相同,不会发生明显的凹陷变形。显然,通过应用此圆环形挡圈,有效降低了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受力区域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了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被压溃的问题,同时,圆环形挡圈在径向方向与碟簧具有相对滑动,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湿式多盘式离合器中,通过在碟簧两侧与活塞及毂接触区域分别安装圆环形挡圈后,可明显降低碟簧两侧铸铁件毂和活塞与碟簧接触区域承受的压强,从而有效解决碟簧两侧的毂和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离合器内部铸铁件被压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毂(1),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挡圈B(6)和碟簧(7),毂(1)右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A(2),圆环形凹槽A(2)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A(3),活塞(4)左端面设置圆环形凹槽B(5),圆环形凹槽B(5)内嵌设有圆环形挡圈B(6),碟簧(7)左端面与圆环形挡圈A(3)相靠接,碟簧(7)右端面与圆环形挡圈B(6)相靠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明李宣秋冯西友张亮续鲁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