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8708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水箱;水箱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安装位置;所述水箱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和水箱内出水口;所述内燃机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和缸体出水口;所述缸体入水口和缸体出水口内连接有空心水道;所述空心水道位于内燃机的缸体内;所述水箱内入水口通过粗连接管与缸体入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出水口通过细连接管与缸体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入水口、粗连接管、水箱内出水口、空心水道、缸体出水口、细连接管、水箱内出水口、水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却效果好、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水箱;水箱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安装位置;所述水箱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和水箱内出水口;所述内燃机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和缸体出水口;所述缸体入水口和缸体出水口内连接有空心水道;所述空心水道位于内燃机的缸体内;所述水箱内入水口通过粗连接管与缸体入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出水口通过细连接管与缸体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入水口、粗连接管、水箱内出水口、空心水道、缸体出水口、细连接管、水箱内出水口、水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却效果好、实用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燃机冷却系统普通采用闭式水冷系统,在夏季高温运行时,由于环境温度高,热对流较慢,易产生高温气阴,冷却水极易溢出,造成机器温度过高,从而容易引起事故;有些采用水泵抽取水的方式进行冷却,但此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实用的新型的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1、水箱2 ;水箱2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I安装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 21和水箱内出水口 22 ;所述内燃机I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 11和缸体出水口 12 ;所述缸体入水口 11和缸体出水口 12内连接有空心水道3 ;所述空心水道3位于内燃机I的缸体内;所述水箱内入水口 21通过粗连接管4与缸体入水口 11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出水口 22通过细连接管5与缸体出水口 12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入水口 21、粗连接管4、水箱内出水口 22、空心水道3、缸体出水口 12、细连接管5、水箱内出水口 22、水箱2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所述水箱内入水口 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 22的位置;所述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 12的位置。所述内燃机I的缸体上连接有缸头6 ;所述缸头6上设有缸头出水口 61 ;所述缸头出水口 61的位置高于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所述缸头6上设有放水阀13。所述水箱2上设有水箱进水口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水箱内入水口通过粗连接管连接缸体入水口的最低点,经过缸体空心水道至缸体或缸头最高点又通过细连接管连接水箱内出水口,当水温增高时所产生粗连接管和细连接管的水温落差、粗连接管和细连接管管径的落差、出入水口的落差三者所产生落差压力形成无泵循环冷却系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内燃机;2.7K箱;3.空心水道;4.粗连接管;5.细连接管;6.缸头;11.缸体入水口 ; 12.缸体出水口 ;13.放水阀;14.7jC箱进水口 ; 21.7K箱内入水口 ; 22./K箱内出水口 ; 61.缸头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1、水箱2 ;水箱2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I安装位置;水箱2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 21和水箱内出水口 22 ;水箱内入水口 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 22的位置;内燃机I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 11和缸体出水口12 ;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 12的位置;缸体入水口 11和缸体出水口 12内连接有空心水道3 ;空心水道3位于内燃机I的缸体内;水箱内入水口 21通过粗连接管4与缸体入水口 11相连接;水箱内出水口 22通过细连接管5与缸体出水口 12相连接;水箱内入水口 21、粗连接管4、水箱内出水口 22、空心水道3、缸体出水口 12、细连接管5、水箱内出水口 22、水箱2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水箱内入水口 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22的位置;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 12的位置。如图2所示,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1、水箱2 ;水箱2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I安装位置;水箱2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 21和水箱内出水口 22 ;水箱内入水口 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 22的位置;内燃机I的缸体上连接有缸头6 ;内燃机I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 11 ;缸头6上设有缸头出水口 61 ;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低于缸头出水口 61的位置;缸体入水口 11和缸头出水口 61内连接有空心水道3 ;空心水道3位于内燃机I的缸体内;水箱内入水口 21通过粗连接管4与缸体入水口 11相连接;水箱内出水口 22通过细连接管5与缸头出水口 61相连接;水箱内入水口 21、粗连接管4、水箱内出水口 22、空心水道3、缸头出水口 61、细连接管5、水箱内出水口 22、水箱2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水箱内入水口 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 22的位置;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 12的位置;缸头出水口 61的位置高于缸体入水口 11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将水箱内入水口 21通过粗连接管4连接缸体入水口 11的最低点,经过缸体空心水道3至缸体出水口 12或缸头出水口 61的最高点又通过细连接管5连接水箱内出水口 22,当水温增高时所产生粗连接管4和细连接管5的水温落差、粗连接管4和细连接管5的管径落差、缸体入水口 11和缸体出水口 12或缸头出水口 61的落差三者所产生落差压力形成无泵循环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缸头6上设有放水阀13,当不使用时,可通过放水阀13或缸体出水口 12将内燃机I的缸体内的水放掉。本专利技术水箱2上设有水箱进水口 14,使用水通过水箱进水口 14进入水箱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I)、水箱(2);水箱(2)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I)安装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21)和水箱内出水口(22);所述内燃机(I)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11)和缸体出水口(12);所述缸体入水口(11)和缸体出水口(12)内连接有空心水道(3);所述空心水道(3)位于内燃机(I)的缸体内;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通过粗连接管(4)与缸体入水口(11)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出水口(22)通过细连接管(5)与缸体出水口(12)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粗连接管(4)、水箱内出水口(22)、空心水道(3)、缸体出水口(12)、细连接管(5)、水箱内出水口(22)、水箱(2)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22)的位置;所述缸体入水口(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12)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I)的缸体上连接有缸头(6);所述缸头(6)上设有缸头出水口(61);所述缸头出水口(61)的位置高于缸体入水口(11)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无泵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内燃机(1)、水箱(2);水箱(2)安装位置高于内燃机(1)安装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设有水箱内入水口(21)和水箱内出水口(22);所述内燃机(1)的缸体上设有缸体入水口(11)和缸体出水口(12);所述缸体入水口(11)和缸体出水口(12)内连接有空心水道(3);所述空心水道(3)位于内燃机(1)的缸体内;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通过粗连接管(4)与缸体入水口(11)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出水口(22)通过细连接管(5)与缸体出水口(12)相连接;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粗连接管(4)、水箱内出水口(22)、空心水道(3)、缸体出水口(12)、细连接管(5)、水箱内出水口(22)、水箱(2)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冷却通道;所述水箱内入水口(21)的位置低于水箱内出水口(22)的位置;所述缸体入水口(11)的位置低于缸体出水口(12)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阿友唐文勋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跃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