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茉莉雪芽〃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1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花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是对中国特种茶类一花茶生产方法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白茶作为花茶坯,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处理、窨花、烘焙、提花加工工序,按照这种方法生产的花茶产品“茉莉雪芽”具有芽壮直、白毫多、香气浓郁鲜灵、滋味鲜醇爽口,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兼有白茶与花茶的品质特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茉莉花茶的生产方法。茉莉花茶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茶类,福建是生产地之一。历史上茉莉花茶均以绿茶为茶坯,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处理、窨花、烘焙、提花工序制成。其主要技术有1、茶坯处理选用绿茶坯,烘温100-130℃,烘后茶坯通凉降温至40℃以下,茶坯水分控制在3.5-4.5%。2、鲜花处理经过3-5次堆花与摊花,堆花厚度300-400mm,花温控制在30-40℃之间;摊花厚度100-150mm,当鲜花开放率达60-80%,开放度达50-60°时进行筛花。3、窨花采用地窨和机窨,窨花3-4次,茶与花配比为1∶0.8-1.04(高档茶)。逐窨减少,从一窨的茶花配比1∶0.36-0.38,减至三、四窨的茶花配比1∶0.17-0.18。在窨时间逐窨缩短,从一窨的11-12小时缩短至三、四窨的9-10小时。4、通花茶坯与鲜花拼和静置4-5小时,窨品堆温升高至40-50℃时通花。通花温度逐窨降低,从一窨的48-50℃降至三、四窨的40-44℃,通花时间30-60分钟,通花窨品厚度100-150mm。达到在窨时间,进行茶花分离,即起花。5、烘焙采用干燥机,温度逐窨降低,从一窨的120-125℃,降至四窨的90-95℃。烘后茶坯水分逐窨增加0.5-1.0%,从一窨的4.5-5.0%,增至三、四窨的6.5-7.0%。6、提花筛选晴天采收的一号优质茉莉鲜花,茶花配比1∶0.05-0.06,通花温度36℃,在窨时间6-8小时,提花后成茶水分控制在8-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白茶为坯的高档茉莉花茶的生产方法。增加花茶的花色品种,提高花茶品质,适应市场对高档、优质茶叶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流程选用白茶为原料→茶坯处理→鲜花处理 (重复5-7次)/() 窨花 (重复5-7次)/() 烘焙→提花→包装1、选用茶坯选取芽多、肥壮、毫多、色白、叶翠绿、汤淡绿或淡黄、底嫩绿(梗与叶脉微红)的高档白茶为花茶坯,如福建雪芽、白毫银针、白牡丹。2、茶坯处理与鲜花处理窨花前茶坯进行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5℃,烘后水分控制在3.5-4.5%,然后进行摊凉散热,叶温降至35℃以下时付窨。选取晴天下午采收,花杂饱满、洁白、鲜艳具有光泽,含苞欲放的一级一号优质茉莉鲜花,不用二、三级花与雨花、露水花、水渍花、隔夜花和变质花。鲜花进厂后,在家内清洁、通风处进行堆花与摊花,堆花厚度30-40cm,使花温升高至30-40℃,促进鲜花整齐开放。摊花厚度10-15cm,促进通气,散热降温,保持鲜花生机。堆花与摊花交替进行3-5次,动作要轻快,避免鲜花损伤,注意减少鲜花水分的蒸发。当鲜花开放率达60-80%,花瓣开放角度达50-60℃时进行筛花,选优除次,促进鲜花开放。当鲜花开放率达90%以上,花瓣开放角度达80-90°、花温30-33℃时,鲜花与茶坯进行拼和。3、窨花、通花与起花窨花在清洁、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采用箱窨,窨花5-7次,茶花配比为1∶3-4,逐窨降低配花量,各窨配花量与在窨时间见表1,从一窨的茶花配比1∶0.8-1.0降至五窨的1∶0.3-0.5。鲜花与茶坯拼和要均匀,拼和过程尽量减少芽叶断碎,白毫损失。拼和后用茶箱窨制,窨品堆高35-45cm。茶与鲜花拼和静置5-6小时,窨品堆温升高至40-45℃时,进行通花,在窨时间前三窨11-12小时,后几窨逐窨缩短1小时,起花时茉莉花色白不变褐。通花时将茶箱中的窨品例出2/3,用竹器盛装,后度10-15cm,使之散热、通气,保持茉莉花的生机。当茶与鲜花拼和窨制一定时间(见表1),进行起花,这时茉莉花已萎凋,但色白不变褐,起花时将窨品全部倒出薄摊,使之散热、通气。然后迅速将茉莉花筛、拣干净。窨后茶坯潮湿,需薄摊,及时付焙。4、烘焙窨后湿坯进行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5℃,不宜过高温度烘焙,烘后茶坯水分逐窨提高0.5-1.0%,烘焙结束茶坯摊凉20-30分钟,摊叶厚度逐窨增加。烘、凉过程中尽量减少白毫损失、芽叶断碎。5、提花用优质茉莉鲜花提花,茶与花配比为1∶0.1-0.2,提花前茶坯水分控制在7.0-7.5%;提花后成茶水分控制在9.0-10.0%。(见表1)6、包装提花后成茶及时用茶箱盛装、封密,亦可采用小包装。包装时动作要轻快,避免芽叶断碎、白毫损失。产品贮运期间,要求清洁、干燥、阴凉的环境,谨防潮湿,避免接触异味,以保护品质。7、产品品质特征芽多、壮直、白毫密披,色泽洁白或阴白,叶面翠绿,叶背有白毫,香气浓郁鲜灵,滋味鲜淳爽口,汤色淡黄、清澈明净,叶底嫩绿、肥软、匀亮,主脉、梗微红。兼有白茶与花茶的品质特征,别具风味,品质优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选用白茶作为花茶坯;改进了花茶加工技术,给花茶增添了兼有白茶与花茶品质特征的新花色品种。2、采取增加窨花次数、提高配花量,解决了白茶吸香能力差的问题,不仅开辟了白茶的新销路,而且为花茶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3、生产工艺易于掌握,便于推广应用。下面叙述具体实施例方式选用白茶为原料→茶坯处理→鲜花处理 (重复5次)/() 窨花、通花与起花 (重复5次)/() 烘焙→提花→包装。选用“福建雪芽”作为茶坯,窨花前茶坯进行烘焙,干燥机进行风温95-100℃,烘后水分控制在3.5-4.0%,然后摊凉散热,使叶温降至35℃以下时付窨。选取晴天午后采收,花朵饱满、洁白、鲜艳的一级一号优质茉莉鲜花,在室内通风清洁处进行3-5次的堆花与摊花,堆花厚度30-40cm,花温升至35-37℃,促进鲜花开放,摊花厚度15cm,促进通风、散热降温。在清洁通风环境中进行5次窨花,茶花配比1∶3.5,逐窨降低配花量。在鲜花开放率达90%以上,花瓣开放角度达80-85°时,鲜花与茶坯拼和,拼和要均匀,且在拼和过程尽量减少芽叶断碎、白毫损失,拼和后用茶箱窨制,窨品堆高40cm。茶坯与鲜花拼和静置5-6小时,当窨品堆温升至一定数值时(见表1),进行通花,通花时将茶箱中的窨品倒出2/3,用竹器盛装,厚度10-15cm,使之散热、通气,保持茉莉花的生机。茶坯与鲜花拼和窨制达到在窨时间要求即时进行起花,起花时将窨品全部倒出薄摊,使之散热、通气,然后筛、拣茉莉花,此时茉莉花仍为白色,不变褐,窨后茶坯潮湿,需薄摊,及时付焙。窨品湿坯进行5次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0℃,烘后茶坯水分逐窨提高0.5-1.0%,然后摊凉散热20-30分钟。用优质茉莉鲜花提花,茶与花配比为1∶0.1,提花前茶坯水分控制在7.0-7.5%,提花后成茶水分控制在9.0-10.0%。按上述方法生产的“茉莉雪芽”具有芽多、壮直、白毫密披、色泽洁白或银白,叶面翠绿、叶背有白毫,香气浓郁鲜灵,滋味鲜淳爽口,汤色淡黄,清彻明净,叶底嫩绿、肥软、匀亮、,主脉、梗微红的特点,兼有白茶与花茶的品质特征,别具风味,品质优异。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茶“茉莉雪芽”的生产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处理、窨花、通花与起花,烘焙、提花加工工序制成花茶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1)选用茶坯,选取芽多,肥壮、毫多、色白、叶翠绿、汤淡绿或淡黄、底嫩绿(梗与叶脉微红)的高档白茶为 花茶坯,如福建雪芽、白毫银针、白牡丹;(2)茶坯处理窨花前进行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5℃,烘后水分控制在3.5-4.5%,叶温降至35℃以下时付窨;(3)鲜花处理选取晴天下午采收、花杂饱满、洁白、鲜艳具有光泽、含苞欲放的一级 一号优质茉莉鲜花,不用二、三级花与雨花、露水花;(4)窨花、通花与起花采用箱窨,窨花5-7次,茶与花配比为1∶3-4,逐窨降低配花量,从一窨的茶花配比1∶0.8-1.0,降至五窨的1∶0.3-0.5,茶与花拼和静置5-6小时,窨品堆温升 高至40-45℃时,进行通花,在窨时间,前三窨11-12小时,后几逐窨缩短1小时,起花时茉莉花色白不变褐;(5)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5℃,摊叶厚度逐窨增加,烘后茶坯水分逐窨提高0.5-1.0%;(6)提花茶与花配比为1∶0. 1-0.2,提花前茶坯水分控制在7.0-7.5,提花后成茶水分控制在9.0-1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花茶“茉莉雪芽”的生产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处理、窨花、通花与起花,烘焙、提花加工工序制成花茶产品,本发明的特征是(1)选用茶坯,选取芽多,肥壮、毫多、色白、叶翠绿、汤淡绿或淡黄、底嫩绿(梗与叶脉微红)的高档白茶为花茶坯,如福建雪芽、白毫银针、白牡丹;(2)茶坯处理窨花前进行烘焙,干燥机进口风温95-105℃,烘后水分控制在3.5-4.5%,叶温降至35℃以下时付窨;(3)鲜花处理选取晴天下午采收、花杂饱满、洁白、鲜艳具有光泽、含苞欲放的一级一号优质茉莉鲜花,不用二、三级花与雨花、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