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花制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779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茶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茶树的花通过高香处理、成型处理和精制处理制作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利用了茶树的花制作成品茶,能较大幅度提高茶叶的产量,提高中低档茶的品质,其产品具有茶花的自然清香,高而持久,易冲泡,营养丰富等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制茶技术。现有的成品茶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茶树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茶树一般每亩每年可产茶叶150-1000kg,制成成品茶35-280kg。同时由于茶树芽叶本身生化物质含量限制,未能制出像茶花香气那样的花香的成品茶。现有的茶树在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大量开花,花期可以延至翌年的2月份,大田单株(丛)开花数少则200朵,多则2000多朵,平均百花重为75克左右,因此,每亩有性群体茶园鲜花产量可达140-1450kg,按干物量15%计,亩干花量在21.5-220kg,这些花现在都没有充分利用,而是让其自然结果和自然脱落。这样一方面开花与结果需要与其叶片争夺养分,使茶叶产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其自然开花结果没有充分的利用,花本身的营养物质及那种特有的清爽香气也没能被利用。从广州国际联机检索中心联机检索的结果看,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采用茶树的花制作成茶的专利技术目的,充分利用茶树的花的产量和自然香气制作成茶,以提高现在成品茶的产量和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茶花开放季节采摘含苞待放或当天开放的新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品茶的加工技术,现有的各种成品茶绝大部分都采用茶树的幼嫩芽叶采用各种方法加工而成,现有的茶树的花却很少被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采用茶树的花作为制茶原料通过高香处理、成型处理和精制处理制成成品茶,即把采摘回来的茶花先让其萎凋至含水量为55-75%,再加入适量的经过处理的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幼嫩芽叶或其制品,混合均匀后再经过成型处理和精制处理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茶的加工技术,现有的各种成品茶绝大部分都采用茶树的幼嫩芽叶采用各种方法加工而成,现有的茶树的花却很少被利用,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茶树的花作为制茶原料通过高香处理、成型处理和精制处理制成成品茶,即把采摘回来的茶花先让其萎凋至含水量为55-75%,再加入适量的经过处理的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幼嫩芽叶或其制品,混合均匀后再经过成型处理和精制处理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入适量的经过处理的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幼嫩芽叶或其制品,其特征在于这些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幼嫩芽叶或其制品可以是苦丁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睦礼伍锡岳赖耀英苗爱清李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