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辆车身的内纵梁和前副纵梁之间的连接及装配所述连接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身,及特别涉及在车身的车厢两侧的每一侧的下方延伸的内纵梁与在内纵梁的后方延伸的前副纵梁之间的连接。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后部分的底部。从该图可以看到,车辆的车身包括在车厢2两侧的每一侧的下方延伸的内纵梁1。该内纵梁1通过邻近轮罩4延伸的前副纵梁3向后伸长。副纵梁3在位于轮罩4之前的区域中形成弯曲部5。另外,内纵梁1的后部分通过金属板制成的连接件6与前副纵梁4的前部分相连接。该连接件6示于图2的放大透视图中。该连接件6包括下表面6a和侧表面6b。内纵梁1的后部分与连接件6之间以及前副纵梁4的前部分与该连接件6之间的对接(accostage)目前实施于纵梁1和副纵梁4的下表面上。连接件6加强了副纵梁4和纵梁1之间的连接并且允许该连接抵抗在向后冲撞的情况下承受的力。在高速度的向后冲撞的情况下,副纵梁4和内纵梁1之间的该连接承受的压缩力可达到8吨。目前,为了形成连接件6,使用厚度等于1.8mm的金属板。观察到,不管该厚度如何,在高速度的向后冲撞的情况下,该连接件6也会变形。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1.18 FR 11503981.一种机动车辆的车身,其包括在车身的车厢两侧的每一侧的下方延伸的内纵梁(8),所述内纵梁(8)通过与所述内纵梁(8)形成弯曲部的前副纵梁(9)向后伸长,内纵梁(8)的后部分通过金属板制成的连接件(10)与前副纵梁(9)的前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彼此垂直的下表面(10a)和内部侧表面(10b),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的下表面(10a)的边缘(11,12)包括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下表面(10a)弯折的第一弯折凸缘和第二弯折凸缘(13,14),所述第一弯折凸缘和第二弯折凸缘分别被贴合和固定在内纵梁(8)的后部分的内部侧表面(8a)和前副纵梁(9)的前部分的内部侧表面(9a)上,所述连接件(10)的内部侧表面(10b)的后边缘(15)包括被贴合和固定在前副纵梁(9)的前部分的内部侧表面(9a)上的第三弯折凸缘(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0)的下表面(10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皮凯,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