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微小步行爬壁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206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研制领域,主要解决机器人的驱动问题,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电磁力直接驱动机器人行走,由此构想出微小步行爬壁机器人,机器人由本体和两脚组成,本体包括机架、永磁体和导轨,脚包括滑块、驱动线圈和吸附线圈,控制不同脚吸附线圈电流的通断,可变换机器人行走的支点,给两脚驱动线圈通电流,可驱动本体及另一脚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器人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宜在狭窄空间及管道内工作,配备微型传感器后可进行多种检测及作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研制领域。它应归类于用精密机电技术研制的几十毫米量级的微小机器人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种类日益增多,性能不断改进,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在各种人类难以工作的场合,机器人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中微小机器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促使世界上美、日、法等先进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去研制,而我国在微小机器人的研制方面起步较晚,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这使我国在世界高新
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据我们所知,机器人的行走方式可分为车轮式、履带式和步行式,机器人的吸附方式分为真空吸附和电磁吸附,不论采用什么行走方式,都需要电机作驱动源,而机器人的直线行走,又需要通过一些机械装置将电机的圆周运动转换成机构的直线运动,当需要机器人爬壁时,如国内外主要采用的真空负压吸附方式机器人,通常还需要附加泵等机件,这使目前已知机器人的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能量利用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灵活、能量转换效率高,且尺寸在几十毫米量级、重量为几十克、能进入微小、狭窄空间在导磁性壁面上和管道内行走的。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小步行爬壁机器人,它由本体和两脚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由机架、永磁体和导轨组成;永磁体固定在机架上,导轨固定在机架前后两侧,导轨两端安装限位器;脚由滑块、驱动线圈、吸附线圈和铁芯组成,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驱动线圈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下端固接铁芯,吸附线圈缠绕在铁芯上;永磁体成对安装,形成磁场作用于驱动线圈,驱动线圈通电后形成的磁场,作用于永磁体;机架由不导磁的轻型材料制作,导轨是刚度好、表面粗糙度低的非导磁件,永磁体由高磁密度材料制作,滑块为刚度好的轻型材料,铁芯为坡莫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英俊秦岚刘京城刘宇张智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