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650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支架,包括支架支撑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底座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支架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架底座上,支架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和丝杆升降机构一端活动连接,丝杆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支架托盘固定连接。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架的支撑点高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一种发动机支架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进行台架试验时,需要与测功机进行轴对中连接。在调整两者的轴对中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发动机的支撑点高度,由于发动机转速较高,发动机和测功机的轴对中要求较高,因此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此外,由于发动机不同机型之间尺寸差异较大,不同发动机的支撑点高度都不尽相同,每次更换发动机有需要对发动机的支撑点进行重新调整,工作量很大。现在使用的发动机支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发动机的结构尺寸,设计的整体式固定支架,该种支架只能通过增减垫片的方法对支架高度进行调节。这种调轴对中的方法会花费试验人员很大的精力,且每换一款机型都要重新设计制作一个新的支架,额外的增加了试验经费和试验准备周期。但由于其是整体式固定联接,因此支架的结构稳定较好。另一种是可调节高度的发动机支架,其能方便的调节支架的高度以满足发动机与测功机的轴对中要求,但由于其锁死机构设计不够完善,会导致支架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支撑高度可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支架,包括支架支撑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底座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支架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架底座上,支架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和丝杆升降机构一端活动连接,丝杆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支架托盘固定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丝杆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调整螺母和螺旋丝杆,支架支撑杆为一个中空的圆管,螺旋丝杆一端连接有调整螺母,另一端刻有螺纹,和支架支撑杆中空的圆管螺纹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调整螺母上安装有手柄。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托盘设有固定孔。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撑杆一侧的支撑杆开口、第一和第二连接板、预紧螺栓,支撑杆开口位于支架支撑杆管壁靠近丝杆升降机构一端,第一和第二连接板位于支撑杆开口的两侧,且焊接在支架支撑杆上,螺旋丝杆的外径略大于支架支撑杆的内径,在第一或第二连接板上开有螺孔,预紧螺栓通过所述螺孔顶在另一块连接板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栓,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对通孔,所述锁紧螺栓通过上述通孔将第一和第二连接板拉紧。进一步,作为优选,在支架支撑杆上正对着开口的位置,支撑杆的管壁较别的地方薄。本技术通过丝杆升降机构可以方便地调节支架的支撑点高度,从而提高了试验的精度。进一步通过锁紧机构使得锁紧螺栓能较为轻松的对螺旋丝杆进行锁紧。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支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支架丝杆升降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支架丝杆锁紧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附图1-3所示,整个发动机支架I主要包括:支架支撑杆2、丝杆升降机构,双重锁紧机构,支架底座5以及支架托盘6。其中支架支撑杆2连接在支架底座5上,丝杆升降机构(包括调整螺母3和螺旋丝杆4)安装在支架支撑杆2内部,在丝杆升降机构3与支架支撑杆2连接处设有双重锁紧机构。发动机通过支架托盘6与发动机支架I固定连接,支架底座5通过螺栓14与试验平台的铁地板固定连接。发动机支架I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安全。调整螺母3,螺旋丝杆4和支架支撑杆2构成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支撑杆2是个一个中空的圆管,螺旋丝杆4 上端连接有调整螺母3,下端位于支架支撑杆2内。通过转动安装在调整螺母3上的手柄7,可以方便的使得螺旋丝杆4和支架托盘进行升降运动。发动机支撑的软垫可以通过螺栓13与支架托盘紧密连接,因此发动机可以通过转动手柄7方便的调整发动机的支撑高度,从而使得发动机与测功机的轴对中变得更为简单。支撑杆开口 12、第一和第二连接板8、预紧螺栓9、锁紧螺栓10和削弱块11共同构成了支架的双重锁紧机构。支架支撑杆2在管壁上设有一段开口 12,第一个第二连接板8位于开口 12的两侧,且焊接在支架支撑杆上。安装时先拧紧预紧螺栓9把支架支撑杆的开口 12扩大,以便把螺旋丝杆4放入支架支撑杆2内。当螺旋丝杆4上升到所需高度时,可以把预紧螺栓9拧松,由于支撑杆2的内径小于螺旋丝杆4,支撑杆2可以紧紧的锁住丝杆4,形成了第一重锁紧。此时,再通过拧紧2个锁紧螺栓10,可以更进一步锁紧螺旋丝杠4的位置,形成第二重锁紧,可以有效的防止螺旋丝杆4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震动产生的位置偏差,从而提高了试验的精度。为保证发动机支架I的结构强度,支撑杆2的壁厚选用的较大,所以锁紧螺栓10在进行锁紧时会比较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在支架支撑杆2上正对着开口 12的位置,对支架支撑杆2的管壁进行了削弱,在不影响发动机支架I承重的状况下,使得锁紧螺栓10能较为轻松的对螺旋丝杆进行锁紧。如上所述,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 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撑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底座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支架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架底座上,支架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和丝杆升降机构一端活动连接,丝杆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支架托盘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调整螺母和螺旋丝杆,支架支撑杆为一个中空的圆管,螺旋丝杆一端连接有调整螺母,另一端刻有螺纹,和支架支撑杆中空的圆管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上安装有手柄。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托盘设有固定孔。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撑杆一侧的支撑杆开口、第一和第二连接板、预紧螺栓,支撑杆开口位于支架支撑杆管壁靠近丝杆升降机构一端,第一和第二连接板位于支撑杆开口的两侧,且焊接在支架支撑杆上,螺旋丝杆的外径略大于支架支撑杆的内径,在第一或第二连接板上开有螺孔,预紧螺栓通过所 述螺孔顶在另一块连接板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栓,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对通孔,所述锁紧螺栓通过上述通孔将第一和第二连接板拉紧。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支撑杆上正对着开口的位置,支撑杆的管壁较别的地方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支架,包括支架支撑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底座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支架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架底座上,支架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和丝杆升降机构一端活动连接,丝杆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支架托盘固定连接。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架的支撑点高度。文档编号G01M15/02GK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撑杆、丝杆升降机构,支架底座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支架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架底座上,支架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和丝杆升降机构一端活动连接,丝杆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支架托盘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桂朋董英雷李玉军刘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