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873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包括具有纵向延伸的内孔的支撑筒、伸入支撑筒的内孔中的支撑螺杆、可相对转动地支撑在支撑筒的顶端的调节螺母以及固定在支撑筒的内孔中的滑键。支撑螺杆具有从顶端伸入支撑筒的内孔中的外螺纹及键槽,外螺纹与内孔之间留有间隙,键槽纵向设置在支撑螺杆的外面;调节螺母具有与支撑螺杆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滑键与支撑螺杆的键槽滑动地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可以明显改善现有台架试验室发动机安装调节的可操作性、提高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台架试验
,尤其涉及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型汽车对发动机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发动机的研发及验证过程中,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是检测发动机性能指标及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发动机台架试验室内,需要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固定支撑安装,需要在试验台架上将未带变速器的发动机的飞轮通过连接盘、连接法兰、连接轴与测功机直接连接起来,然后再进行常规试验。现有的台架试验室的发动机调节支撑的方法是利用丝杆旋转产生高度差以调节发动机的高低,这种发动机调节支撑的方法在高度调节前需先将发动机安装工件与调节支撑的连接螺钉松开,再将自身锁闭装置松开,通过旋转丝杆调节高度差达到所需的位置高度尺寸后将自身锁闭装置锁紧,最后还要将发动机安装工件与调节支撑连接螺钉锁紧。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是:首先,调节发动机高度前需先松开发动机安装工件与调节支撑的固定螺钉,调整不方便;其次,在调节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移造成发动机台架试验安装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即与测功机对中心时间延长,造成试验前期安装准备时间的浪费;再次,丝杆间隙消除困难,调整精度差。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改善现有台架试验室发动机安装调节的可操作性、提高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筒,其具有纵向延伸的内孔;支撑螺杆,其具有从顶端伸入所述支撑筒的所述内孔中的外螺纹及键槽,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键槽纵向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的外面;调节螺母,其可相对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撑螺杆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筒的内孔中的滑键,其与所述支撑螺杆的所述键槽滑动地配合。 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推力轴承。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并帽,所述并帽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母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支撑螺杆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在上述的可调节 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夹紧套,所述夹紧套固定到所述支撑筒,并且能夹紧和松开所述调节螺母。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夹紧套包括第一夹紧部件及第二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固定到所述支撑筒,所述第二夹紧部件能通过螺钉紧固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夹紧部件与所述第二夹紧部件之间夹紧所述调节螺母。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支撑筒,并且所述第二夹紧部件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支撑螺杆下端的挡止件,所述挡止件阻止所述支撑螺杆的行程超越调节限度。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挡止件呈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螺杆的片状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支撑螺杆下端。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支撑螺杆顶端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支撑螺杆。在上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筒底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筒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个筋板。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在调节发动机的高度前不需额外松开支撑台与支撑螺杆的固定螺钉,调整轻松方便。由于滑键与支撑螺杆的键槽滑动地配合,在调节支撑螺杆的行程时,支撑螺杆不会产生旋转运动,因此在调节过程中支撑台不容易产生偏移,发动机台架试验安装过程中与测功机对中心时间减少,节约了试验前期安装准备的时间。由于支撑螺杆在调整行程的过程中作直线运动,使高度调节定位精确,并且具有方便消除支撑螺杆的间隙的装置,调节后的高度不容易产生偏差。另外,锁紧装置不影响调整精度,在推力轴承的支撑下调节螺母的调整运转灵活,能满足不同规格发动机的试验安装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单一支撑不可靠的问题,能满足发动机三点及四点支撑的安装要求。同时,相对于现有的`固定支撑,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台架试验领域。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技术,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侧视不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3显示沿图2的A-A线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及图4显示沿图1的B-B线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100包括具有纵向延伸的内孔10的支撑筒1、纵向伸入支撑筒I的内孔10中的支撑螺杆2、可相对转动地支撑在支撑筒I的顶端的调节螺母3、以及固定在支撑筒I的内孔10中的滑键12。支撑螺杆2具有从顶端伸入支撑筒I的内孔10中的外螺纹20及键槽21,其中,外螺纹20与内孔10之间留有间隙,调节螺母3具有与支撑螺杆2的外螺纹20啮合的内螺纹30 ;键槽21纵向设置在支撑螺杆2的外面,滑键12与支撑螺杆2的键槽21滑动地配合。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100可以适用于各汽车发动机台架试验领域中发动机的固定支撑调节使用。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100充分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室内现有的资源,改善了现有台架试验室发动机安装调节的可操作性,提高了试验工作效率,保证了试验质量。在支撑螺杆2的顶端设置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台22。支撑台22的径向尺寸大于支撑螺杆2,支撑螺杆2与支撑台22 —体形成或者互相分别形成然后通过固定到一起。在支撑台22的顶面设置纹理,并且在顶面设置固定螺孔220。请参阅图2所示,支撑台22顶面设置方格状的纹理,并且固定螺孔220设置在支撑台22顶面中央位置。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支撑台22用于固定发动机(未图示)。安装发动机时,将发动机坐于支撑台22顶面,顶面的纹理增加了发动机与支撑台22之间的摩擦,通过螺钉拧入固定螺孔220可将发动机固定。可调节支撑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于支撑筒I底端的底板4。可选地,底板4与支撑筒I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个筋板9。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底板4与支撑筒I之间连接有四个筋板9,四个筋板9关于支撑筒I轴对称地设置,可以增加可调节支撑装置100的机械强度。由于设置了底板4,从而可调节支撑装置100能方便地与试验室通常配备有的安装基座连接。例如,在底板4上设置有螺孔40,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筒,其具有纵向延伸的内孔;支撑螺杆,其具有从顶端伸入所述支撑筒的所述内孔中的外螺纹及键槽,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键槽纵向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的外面;调节螺母,其可相对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撑螺杆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筒的内孔中的滑键,其与所述支撑螺杆的所述键槽滑动地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志敏王国官王力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