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97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作业工具中用于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同时并防止该容纳空间内的润滑剂的泄漏的更加合理的泄压用通路的结构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具有:前端工具;驱动机构;密闭状的容纳空间,其容纳驱动机构,同时封入润滑驱动机构的润滑剂;通路,其连通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并且,通路具有与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同时,以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在向从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向着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进一步,在通路具备抑制润滑剂经由该通路而从容纳空间的内部侧向外部侧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锤、锤钻等的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在日本国公表特许公报2004-508949号中,公开了一种可以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齿轮壳的内部压力的电动锤钻。该电动锤钻的齿轮壳,为了应对由于随着驱动机构的动作产生的热而导致的齿轮壳内的压力上升,在可旋转地安装于齿轮壳内的旋转轴的外周面,设置有作为连通齿轮壳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调整通路的螺旋状的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作业工具中用于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同时、并防止该容纳空间内的润滑剂的泄漏的更加合理的技术。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构成有与以下的作业工具相关的专利技术。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作业工具”,典型地包括:电动锤或锤钻等的冲击式作业工具、切断作业工具、研削和研磨作业工具、或紧固作业工具等。在一项本专利技术中,作业工具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前端工具的驱动机构;容纳空间,其容纳形成在作业工具主体内的动作机构;润滑剂,其在容纳空间内润滑驱动机构;通路,其连通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并且,通路具有与容纳空间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通路以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在向从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向着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进一步,在通路形成有抑制润滑剂经由通路而向容纳空间外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所谓的“容纳空间的外部”不仅是指作业工具主体的外部,也包括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形成的其他的空间区域。另外,关于“呈折回状延伸”,不仅是一个折回部分,也可以具有多个折回部分。“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可以在整个通路、一部分通路、或是通路中的多个部位形成。在通过作业工具进行加工作业时,由于驱动机构的驱动而使容纳空间的内部发热,空气膨胀,从而该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上升,此时,该容纳空间内的空气经由上述通路流向容纳空间的外部,由此,可以将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调整为大致恒定(基本等于大气压)。因此,可以防止容纳空间内的压力上升引起的驱动机构的动作不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通路做成呈折回状延伸的的结构,可以取得较长的通路长度,使得到润滑剂泄漏为止的距离变长,可以得到较高的泄漏抑制作用。另外,在通路中具备抑制润滑剂经由该通路从容纳空间的内部侧向外部侧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从而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抑制润滑剂泄漏的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结构例,也可以在作业工具主体内,且在容纳空间的外部形成与该容纳空间连通的压力调整室。压力调整室基于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而增加容积,由此,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防止上述润滑剂从上述容纳空间泄漏。特别优选设置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其形成压力调整室,同时面向容纳空间的外部。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能如下构成:对应于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而向容纳空间的外部移动,从而增加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由此,抑制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包括通过弹性变形来增加容积的形式或是通过进行滑动动作来增加容积的形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表示压力调整通路的结构。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容积减少了的状态。图5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容积增加了的状态。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7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的齿轮壳侧区域的容积减少了的状态。图8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的齿轮壳侧区域的容积增加了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以及图2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电动式锤钻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A部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概括地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101以形成锤钻101的外部轮廓的主体部103、通过刀夹137装卸自由地安装在该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图示左侧)的钻头119、与主体部103的后端侧(钻头119的相反侧)相连接的、操作人员握住的把手109为主体而构成。钻头119以相对刀夹137在轴向能相对移动、在圆周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安装着。该钻头119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前端工具”。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将钻头119侧称为前,将把手109侧称为后。主体部103由容纳了驱动电机111的电机壳105和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容纳了冲击构件115的齿轮壳107构成,电机壳105和齿轮壳107是通过在图示中省略的螺钉等相互接合。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对应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机构”。另外,在齿轮壳107中,在与电机壳105的接合侧配置有隔开该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和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的内壳体106。而-->且,齿轮壳107以及内壳体106构成为希望的接合部位通过适当的密封构件108而被封闭的密闭状,同时,将润滑运动转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4的滑动部位的润滑剂(润滑脂)封入到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中。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容纳空间”。驱动电机111的旋转输出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13适当地转换为直线运动后传递到冲击构件115上,通过该冲击构件115,产生钻头119沿轴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的冲击力。另外,驱动电机111的旋转输出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14适当地减速后作为旋转力传递到钻头119,使该钻头119沿圆周方向进行旋转动作。另外,驱动电机111通过扣动配置在把手109上的扳机117的操作而被通电驱动。运动转换机构113以设置在驱动电机111的电枢轴112的前端并在铅垂面内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121、与该驱动齿轮121相互啮合而卡合的从动齿轮123、通过旋转轴125而和该从动齿轮123一体旋转的旋转体127、通过旋转体127的旋转而在钻头119的轴向摇动的摇动环129、通过摇动环129的摇动而呈直线状地往返移动的气缸141为主体来构成。旋转轴125平行(水平)配置于钻头119的轴向,安装在该旋转轴125上的旋转体127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轴125的轴线,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形成为倾斜状。摇动环129通过球轴承126可以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旋转体127的倾斜外周面,并伴随该旋转体127的旋转动作而在钻头119的轴向进行摇动。另外,该摇动环129具有向上方(放射方向)一体突出设置的摇动杆128,该摇动杆128呈松动嵌入状地与设置在气缸141的后端部的卡合构件124卡合。由上述的旋转体127、摇动环129、气缸141构成摇动机构。动力传递机构114以由驱动电机111通过驱动齿轮121以及旋转轴125而在铅垂面内被旋转驱动的第一传递齿轮131、与该第一传递齿轮131啮合而卡合的第二传递齿轮133、与该第二传递齿轮133一起旋转的套筒135、与该套筒135一起在铅垂面内旋转的刀夹137为主体而构成。冲击构件115以滑动自由地配置在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容纳上述驱动机构;润滑剂,其 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通路,其连通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上述通路为如下的结构:具有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同时,以上述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 ,向着从上述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朝向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在上述通路上形成有抑制上述润滑剂经由该通路向上述容纳空间外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2 2005-162606;JP 2005-6-2 2005-1625701.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容纳上述驱动机构;润滑剂,其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通路,其连通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上述通路为如下的结构:具有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同时,以上述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向着从上述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朝向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在上述通路上形成有抑制上述润滑剂经由该通路向上述容纳空间外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通路具有:在相互嵌合的外侧构件和内侧构件的嵌合面之间形成的、在轴向延伸的间隙;和形成于上述内侧构件的轴向的贯通孔,上述间隙和上述贯通孔在轴向的各自一端相互连通,同时,上述间隙的轴向的另一端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上述贯通孔的轴向的另一端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构件是由构成上述驱动机构的一个能够旋转驱动的轴构件形成的,同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于上述内侧构件,在上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形成有构成上述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的螺旋状的槽,同时,该槽以通过与上述外侧构件一起旋转而将侵入该槽的润滑剂押回到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侧的方式而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外侧筒状构件;外侧开口部,其形成在该外侧筒状构件上;外侧长孔,其以该外侧开口部为端部,同时,在该外侧筒状构件内沿长轴方向延伸;长尺状的内侧筒状部,其通过上述外侧开口部而插入到外侧长孔中;内侧开口部,其分别形成在该内侧筒状部的两端部;内侧长孔,其贯通该内侧筒状部内,并将彼此相邻的内侧开口部连通,上述容纳空间侧开口部由上述外侧开口部来规定,上述外侧开口部由上述各内侧开口部的一方来规定。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有旋转构件,上述外侧筒状构件由该驱动机构的旋转构件来规定,上述内侧筒状构件以不能和外侧筒状构件一体旋转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外侧长孔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外侧筒状构件一起旋转的螺旋槽,该槽以通过旋转而将侵入到该槽中的润滑剂押回到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侧的方式来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端工具由钻头来规定。7.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容纳上述驱动机构;润滑剂,其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压力调整室,其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且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同时,与该容纳空间相连通,上述压力调整室通过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来增加容积,由此,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防止上述润滑剂从上述容纳空间泄漏。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该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形成上述压力调整室,同时,面向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山敏郎柴田健治荒川琢雄青木阳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