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033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将壳体作为握柄部且在壳体上连接着盖的结构的手持式作业工具中,在实现提高抓握性上很有效的技术。该作业工具具有:马达(111),其用于驱动前端工具(119);筒状的壳体(105),其用于容置马达(111);筒状盖(109),其连接到壳体(105)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一侧,用于容置马达动作用部件,由壳体(105)以及筒状盖(109)构成作业者握住的握柄部(131),并且,在握柄部(131)的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突条部(133),该突条部(133)从壳体(105)至筒状盖(109)在长轴方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作业工具,详细地说,涉及由容置马达的筒状的 壳体来构成作业者持握的握柄部的作业工具的改良。
技术介绍
这种作业工具例如记载在日本技术注册第2546089号公报(专利文 献1)中。在上述公报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将容置马达的筒状的马达壳体 作为作业者所持握的握柄部的小型圆盘磨光机(disk grinder)中,在所述握 柄部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于防滑的凹状的槽或突起,由此提高抓握性。但是,众所周知,在通过经由电源软线供给的电力来驱动马达的软线式 圆盘磨光机中,在马达壳体的后端部,作为与马达壳体不同的构件而具有筒 状的后盖,该后盖用于容置电源软线和马达的连接中使用的布线部件。但是,在将马达壳体作为握柄部且在马达壳体后方具有后盖的结构的圆 盘磨光机中,关于握柄的研究还不充分,在这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专利文献1: JP技术注册第25460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工具,其是将壳体作为握柄部且在壳体 上连接着盖的结构的手持式作业工具,在实现提高抓握性上极为有效。为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的优选的方式中,作业工具具有 马达,其用于驱动前端工具;筒状的壳体,其用于容置马达;筒状盖,其连 接到壳体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一侧,用于容置马达动作用部件。此外,对于本 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典型地,对被加工材料进行研削作业或研磨作业的电 动圆盘磨光机符合于此,但除打磨器或磨光机那样的研削、研磨用电动工具、 或者用于拧紧作业的角钻、进而用于切断作业的线锯等电动式作业工具等以 外,还广泛包括通过气动马达来驱动前端工具的气动驱动式作业工具。另外, 优选本专利技术的"筒状盖"构成为相对壳体能够自由装卸,以对应容置部件的维修检查作业,另外,形成为与壳体直径大致相同的筒状,并且,相对壳体 外表面没有高低差而大致在同一面内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式,由壳体和筒状盖构成作业者持握的握柄部,并 且,在握柄部的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突条部,该突条部从壳体至 筒状盖在长轴方向上延伸。即,根据本专利技术,从壳体至筒状盖设置防滑用的 突条部,由此,不仅筒状的壳体成为握柄部,而且包括与壳体相连接的筒状 盖在内构成握柄部。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壳体至筒状盖的整个比较宽 的区域用作握柄部,能够根据需要用双手持握进行操作。尤其是后侧即筒状 盖一侧与壳体一侧同样地难滑,提高抓握性,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握柄部整 体的抓握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谓"在长轴方向上延伸"是突条部的延伸方式,不仅 包括在壳体长轴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还包括在壳体长轴方向以倾斜 状(螺旋状)延伸的方式,另外,还包括突条部连续延伸的方式、断续的方 式。另外,从实现提高抓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本专利技术中的"突条部"的相 互间隔设定在如下范围内在持握住握柄部时,从"指尖与握柄部外表面接触的程度"至"指尖必定钩在突条部上的程度",具体地说,设定在3mm 8mm 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的其他方式,在壳体外表面和筒状盖外表面的任 一个或两个上标有标识,并且,该标识由从外表面突出的突状物构成。在此 所说的标识广泛包括文字、图形、记号或者由立体图形形成的徽章。根据本 专利技术,通过由突状物构成将品牌名称或标记图案化的标识,由此能够将该标 识用作握柄部防滑,并且是合理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的其他方式,各突条部形成为壳体长轴方向的剖 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山形。而且,在壳体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横向状态 下,对于位于壳体的长轴中心线上侧的区域中的突条部的山形形状,设定成 从基部至顶点的上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比下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长,对于位 于长轴中心线下侧的区域中的突条部的山形形状,设定成从基部至顶点的下 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比上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长。在将作业工具的朝向确定成壳体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横向的状态下 持握握柄部时, 一般是使手掌碰到握柄部的大致上表面侧,并且使指尖碰到握柄部的下表面侧来持握。以这种握法为前提,在本专利技术中,位于壳体的长 轴中心线上侧的区域中的突条部的山形形状,是从握柄部外表面至山顶的上 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比下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长的形状,另一方面,位于长 轴中心线下侧的区域中的突条部的山形形状,是从握柄部外表面至山顶的下 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比上表面侧的倾斜面距离长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结构, 在持握握柄部时,手掌以及手指容易碰到握柄部(在持握方向没有突条部的 钩挂感),从而易于持握。另一方面,在持握住的状态下,手指钩住突条部 前端,由此,能够确保难滑。即,在开始持握时不钩挂,在握住的状态下能 够钩住,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易握、难滑这种抓握性被提高的带突条部 的握柄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将筒状的壳体作为握柄部的手持式作业工 具中,在实现提高抓握性上有效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圆盘磨光机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示出肋形状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电动圆盘磨光机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 方式的电动圆盘磨光机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图2是基于图1的A-A线的剖 视图,图3是基于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另外,图4是示出肋形状的放大 剖视图。如图1所示,总体上看,电动圆盘磨光机101是以下列部分为主体构成, 即,包括主体部103,其形成电动圆盘磨光机101的外轮廓;砂轮119, 其配置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主体部103主要包括马达壳体105、与 马达壳体105的一端侧连接的齿轮箱体107以及与马达壳体105的另一端侧 连接的后盖109。马达壳体105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后盖109对应于5本专利技术的"筒状盖",砂轮119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前端工具"。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关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将砂轮119一侧称为前,其相反一 侧称为后。马达壳体105由中空状的筒状体构成,所述筒状体具有在前端侧形成的 大致方形的方形容置部105a和在方形容置部105a的后侧形成的比该方形容 置部105a小的大致圆形的圆筒容置部105b,并且,方形容置部105a的前端 开口,圆筒容置部105b的后端开口。这样,马达壳体105的结构是在长轴 方向的两端分别开口。在马达壳体105的圆筒容置部105b的内部空间,容 置有驱动马达111 (参照图2)。驱动马达11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马达"。 驱动马达111配置为其旋转轴线方向为电动圆盘磨光机101的长轴方向、即 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如图1所示,在马达壳体105的前端侧即方形容置部105a上连接着齿 轮箱体107,在该齿轮箱体107内容置有用于将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输出传 递至圆盘状的砂轮119的动力传动机构(为了方便省略图示)。此外,砂轮 119被砂轮罩113覆盖后侧的大致半周。驱动马达lll的旋转输出经由动力 传动机构传递至砂轮119作为圆周方向的旋转运动。在马达壳体105的长轴 方向(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一侧(前侧),砂轮119配置为其旋 转轴线与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轴线垂直。另外,在马达壳体105的另一端一侧即圆筒容置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工具,具有:马达,其用于驱动前端工具;筒状的壳体,其用于容置所述马达;筒状盖,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一侧,用于容置马达动作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壳体和所述筒状盖构成作业者持握的握柄部,并且,在所述握柄部的外表面 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突条部,所述突条部从所述壳体至所述筒状盖在长轴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蜂须贺智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