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188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2:08
一种使用被马达(111)驱动的前端工具(119)进行规定的作业的作业工具,具有:第一壳体(103),一端侧能够保持前端工具(119),另一端侧具有筒状区域(105);第二壳体(109),具有覆盖第一壳体(103)的筒状区域(105)并能相对其移动的筒状区域(151);防振构件(155),配置在第一壳体(103)的筒状区域(105)和第二壳体(109)的筒状区域(151)之间,被它们夹持,通过弹性的剪切变形抑制振动在该第一壳体(103)和第二壳体(109)间的传递。防振构件(155)的剪切变形方向与马达(111)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被马达驱动的前端工具进行规定的作业的作业工具的防振技术。
技术介绍
日本实公平01-18306号公报公开了电动锤的防振结构。为了减少在加工作业时在工具主体上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手柄,该公知的电动锤通过弹性橡胶件将该手柄连接在工具主体上。上述公报记载的防振结构还具有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作业工具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振效果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到达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为使用被马达驱动的前端工具进行规定的作业的作业工具。作业工具具有:第一壳体,在其一端侧能够保持前端工具,在其另一端侧具有筒状区域;第二壳体,其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移动且对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进行覆盖的筒状区域;防振构件,以配置在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之间,被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夹持,通过弹性的剪切变形抑制振动在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传递。并且,防振构件的剪切变形方向与马达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此外,典型地,优选马达的整体或局部容置在第一壳体中。此外,典型地,使作为前端工具的锤头在长轴方向上进行冲击动作而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的锤或使锤头进行冲击动作及旋转动作而对被加工件进行锤钻作业等的锤钻等冲击工具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除了该冲击工具之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还包括通过作为前端工具的砂轮、研磨件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研磨作业的圆盘磨光机、打磨器等磨削/研磨工具。另外,典型地,用于容置马达及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端工具来驱动该前端工具的驱动机构等的壳体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壳体”,具有为了操作作业工具而供操作者握持的把持区域的手柄相当于“第二壳体”。另外,典型地,橡胶件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防振构件”。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利用作业工具的加工作业时,能够通过防振构件的剪切变形产生的阻尼作用减少振动在第一及第二壳体间的传递。防振构件的剪切刚性比压缩刚性低。即,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剪切变形产生的减振效果比压缩变形产生的减振效果大这一特性,在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覆盖有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的结构的作业工具中,通过剪切变形产生的阻尼作用减少振动在壳体相互间的传递,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通过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间的间隙形成冷却风通路,防振构件配置在冷却风通路中,并且为了冷却马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与该马达一起配置马达冷却扇,通过马达冷却扇在冷却风通路中形成流通风,通过该流通风来进行冷却。作为防振构件的橡胶件具有弹簧作用产生的减振效果和阻尼作用产生的减振效果。在阻尼作用下振动转换为热量,橡胶自身会发热。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形成了通过马达冷却扇产生的强制流通风对配置在冷却风通路中的防振构件进行冷却的结构,所以在使用橡胶作为防振构件时,能够抑制防振构件因热引起的劣化,从而提高耐久性。尤其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覆盖有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的结构中,能够合理地利用两壳体间形成的间隙作为冷却风通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第二壳体具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柄部,该握柄部从筒状区域的与前端工具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沿着与该第二壳体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出的端部形成为自由端。另外,马达冷却扇配置在比马达更靠近前端工具一侧,并且,防振构件配置在马达和马达冷却扇之间。从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的端部沿着与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端部形成为自由端的形式的握柄部,也被称为手枪式手柄。在具有这样形式的握柄部的作业工具中,在进行加工作业时,除了用全部手指握持握柄部的通常的握法之外,还具有将手掌贴在筒状区域和握柄部的连接部附近的端面(后端部分)并且使手指贴在筒状区域的侧面的握持方式,在后者的握法中,指尖沿着筒状区域的侧面向前方即前端工具侧延伸。另一方面,在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之间配置有防振构件的情况下,第二壳体的与配置防振构件相应的部位可能向外侧胀出,在具有这样的胀出部位的情况下,若以上述的后者握法方握持握柄部,则指尖可能接触胀出部位而影响易握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述,在马达和马达冷却扇之间,即在马达的前方位置配置防振构件。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将从握柄部的与前端工具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至胀出部位的长度设定为至少相当于马达的轴向长度的长度。由此,能够避免在以后者的握法握持握柄部时影响易握持性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具有向冷却风通路中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和将在冷却马达时已使用过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排气口设置在比吸气口更靠近前端工具一侧。此外,典型地,由沿着壳体的周向或长轴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一个或多个狭缝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排气口”,该“排气口”形成在第一壳体侧。另外,典型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气口”设置在对第一壳体进行覆盖的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的前端部侧。在通过前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时,在加工作业产生的粉尘等从前端工具侧向握柄侧飞散的情况下,该粉尘等可能被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带进冷却风通路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从前端工具来观察,吸气口位于排气口的后方,因而构成从该排气口排出的空气流形成的防护壁(空气阻挡壁),从而能够防止粉尘等从吸气口侵入,能够保护壳体内的马达等不受粉尘影响。此外,能够考虑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排出量、排出强度(速度)等适当地设定排气口和吸气口的配置间隔,以获得防止粉尘侵入吸气口的防侵入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的另外的方式,排气口和吸气口在第一壳体的周向上一致。此外,排气口及吸气口位于从排气口排出的排出风不易影响握持作业工具的操作者的区域,例如以用右手握持握柄部的右撇子的操作者为对象,则排气口及吸气口位于第一及第二壳体的右侧面及下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工具的另外的方式,吸气口具有防止粉尘侵入该吸气口的防尘单元。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尘单元”优选使用迷宫式密封或空气过滤器等。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粉尘等从吸气口侵入,保护壳体内的马达等不受粉尘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在作业工具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振效果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作用及效果能够参照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直接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防振手柄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线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19 JP 2009-1463111.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马达,其驱动前端工具进行规定的作业,
第一壳体,在其一端侧能够保持所述前端工具,在其另一端侧具有筒状
区域,
第二壳体,其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移动且对所述第
一壳体的筒状区域进行覆盖的筒状区域,
防振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筒状区
域之间,该防振构件通过弹性的剪切变形来抑制振动在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
体之间传递;
所述防振构件的剪切变形方向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整体或局
部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筒状区域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筒状区域间的间隙,来
形成冷却风通路,
所述防振构件配置在所述冷却风通路中,并且为了冷却所述马达,在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龟谷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