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善专利>正文

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842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圈的“L”型结构存在的问题。其胎圈结构中,将普通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原置于胎体帘布与胎体反包端头之间的胎圈填充胶外置于胎体反包端外侧。胎体钢丝帘布层端部在胎圈部位,紧贴造型钢丝圈表面封闭式包绕后,反包端头直接与胎体帘布密切贴合。胎体反包端头与胎体贴合宽度不小于造型钢丝圈总面积平方根的两倍。造型钢丝圈上顶角一般在30°到60°范围内,其造型可以由钢丝单独绕制而成,亦可借助断面积小于钢丝圈断面积的三角形造型胶组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防止轮胎胎圈裂、炸以及钢丝帘线抽爆等一系列早期质量损坏,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普通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改进的轮胎,将普通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原置于钢丝圈顶部、胎体帘布与胎体反包端头之间的胎圈填充胶,外置于胎体反包端外侧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体反包端头和胎体、密切贴合,将造型钢丝圈密闭封装在内。
技术介绍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都设有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帘布两端对称地分布在轮胎的两个胎圈内,从轮胎轴向内侧包绕过胎圈内的钢丝圈向外侧翻包径向延伸,胎体帘布与其绕过胎圈钢丝圈的反包端头呈开口的“L”形状,在钢丝圈顶面之上、胎体帘布和胎体帘布反包端头之间有一个用于胎圈填充的三角形橡胶部件(见图8和图9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圈的这种结构,必然导致胎圈部位弯曲刚性过渡不匀,在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处发生落差巨大的阶跃,这就在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圈部位形成了固有的结构缺陷。轮胎在行驶时,应力高度集中于胎体反包端头区域,极易出现反包端头脱空,进而导致轮胎胎圈裂、炸以及钢丝帘线抽爆等一系列早期质量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圈的“L”型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钢丝帘布层、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钢丝圈和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紧贴着钢丝圈绕过360°后,其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与胎体钢丝帘布层密切贴合;胎体钢丝帘布层和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它们与钢丝圈之间存在的间隙由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填充,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的截面积小于钢丝圈的截面积,且与胎体钢丝帘布层密切贴合的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的长度不小于钢丝圈总面积平方根的两倍,三角形胎圈填充胶15放置在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本专利技术使得胎圈部位弯曲刚性过渡极为均匀,减小了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处发生落差巨大的阶跃,轮胎在行驶时,应力不再高度集中于胎体反包端头区域,避免了出现反包端头脱空,防止了轮胎胎圈裂、炸以及钢丝帘线抽爆等一系列早期质量损坏,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的断面结构图,其中1-1是有内胎轮胎,1-2是无内胎轮胎;图2是现有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的典型钢丝圈断面结构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造型钢丝圈的典型断面结构图,其中3-1-1和3-1-2适合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有内胎轮胎;3-2-1到3-2-4适合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无内胎轮胎;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中胎圈的典型结构图;其中,4-1-1和4-1-2为本专利技术的有内胎轮胎胎圈;4-2-1到4-2-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内胎轮胎胎圈; 图5是除本专利技术中胎体钢丝帘布层之外,再加一层钢丝帘布予以整体加强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图6是除本专利技术中胎体层钢丝帘布层之外,再用两片钢丝帘布分别从胎肩到胎圈底部局部加强胎体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有胎圈钢丝帘布加强层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图8是现有全钢丝子午线有内胎轮胎的断面结构 图9是现有全钢丝子午线无内胎轮胎的断面结构图。图中的附图标记1-多层钢丝帘布组成的带束,2-胎体钢丝帘布层,22-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3-胎体钢丝帘布层的整体钢丝帘布加强层,4-胎体钢丝帘布层的局部钢丝帘布加强层,5-胎圈加强层,6-钢丝圈,7-钢丝圈外绕材料层(纤维帘布或胶皮层),8-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9-特黏薄胶层,10-胎面,11-胎肩填充胶,12-胎侧胶,13-胎侧填充胶,14-胎圈保护胶,15-三角形胎圈填充胶,16-气密层和内衬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图:T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钢丝帘布层(2)、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钢丝圈(6 )和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 ),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2紧贴着钢丝圈(6 )绕过360°后,其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 )与胎体钢丝帘布层(2 )密切贴合;由于钢丝帘线弯曲刚性较大和钢丝圈造型缘故,胎体钢丝帘布层2和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 )它们与钢丝圈(6 )之间存在的间隙仍需由钢丝圈小三角造型(8 )填充,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的截面积小于钢丝圈(6)的截面积,且与胎体钢丝帘布层(2)密切贴合的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长度不小于钢丝圈(6)总面积平方根的两倍,三角形胎圈填充胶(15)放置在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的外侧。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2)可再设置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加强层(3),胎体钢丝帘布加强层(3 )较窄,无反包段,紧贴于第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层(2 )的内侧。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2)从胎肩到胎圈可再设置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加强层(4),紧贴于第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层(2)的内侧,其端头终止于钢丝圈(6)的顶部附近。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2)内侧可加贴一层或多层补强层,所述补强层(5)可为胎圈钢丝帘布加强层,或纤维帘布加强层,或其二者之组合。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一个胎冠、一个胎体、两个胎侧和两个胎圈部分。胎冠中有多层钢丝帘布带束层和胎面,每个胎圈内有一个钢丝圈(6)(见图1 )。普通全钢丝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的典型断面形状一般有正六角形、斜六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见图2 )。按照本专利技术,典型的造型钢丝圈断面形状,通常还需与一个断面为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来组合造型(见图3 ),以便适应本专利技术的胎体反包结构要求(见图4 ),该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的断面积小于钢丝圈(6)的断面积。图3中,3-1适用于有内胎轮胎;3-2适用于无内胎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见图1、图4 ),胎圈内有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胎圈保护胶(14)、胎侧填充胶(13),轮胎内表面有橡胶气密层和内衬层(16)。轮胎侧部胎体外侧有胎侧胶(12)。胎体中有一层胎体钢丝帘布层(2)。胎体钢丝帘布层(2)的两端对称地从轮胎轴向内侧紧贴着钢丝圈(6)(见图3 )包绕过360°后,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与内侧胎体钢丝帘布层(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见图1、图4 );如果成型工艺需要,允许在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和胎体钢丝帘布层(2)之间加贴厚度在Imm内的特黏薄胶层(9);三角形胎圈填充胶(15)置于胎体钢丝帘布层(2)和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的外侧,且在胎圈保护胶(14) 、胎侧填充胶(13)和胎侧胶(12)构成的三复合件之内侧。胎体将轮胎的各部分:胎侧胶(12)、胎侧填充胶(13)、胎圈保护胶(14)、钢丝圈(6)、三角形胎圈填充胶(15)、气密层和内衬层(16)、多层钢丝帘布组成的带束(I)、胎面(10)和胎肩填充胶(11)连接组合成轮胎整体。实施例2 按照图1中1-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是有内胎轮胎,其部件制作,除钢丝圈需要特制以外,其余部件的制作与现有技术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部件完全相同。钢丝圈(6)(见图3中的3-1-2),利用普通六角形胎圈钢丝制造设备,采用正六角形钢丝圈成型模具,根据轮胎安全需要,确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圈填充胶外置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钢丝帘布层(2)、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钢丝圈(6)和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所述胎体钢丝帘布层(2)紧贴着钢丝圈(6)绕过360°后,其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与胎体钢丝帘布层(2)密切贴合;胎体钢丝帘布层(2)和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它们与钢丝圈(6)之间存在的间隙由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填充,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的截面积小于钢丝圈(6)的截面积,且与胎体钢丝帘布层(2)密切贴合的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的长度不小于钢丝圈(6)总面积平方根的两倍,钢丝圈小三角造型胶(8)放置在胎体钢丝帘布层反包端头(22)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善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