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拉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4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拉马。现有拉马多为爪式拉马,其拉爪前端较厚,不能插入狭小处,又容易滑脱,且轴过长、过短时都不便使用。适用范围有限。为此,本新型拉马包括丝杆、丝母和两个拉杆,其中,丝母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拉杆的后端设有挂耳,并分别套在丝母两侧的横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有内凸缘,其径向截面呈半圆弧或劣弧,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组成拉马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拉马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长度可调、且不会滑脱的优点,适合拆卸轴承、齿轮、带轮等各种轮式部件,特别适合拆卸拉丝机收线轴上的轴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马,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拉马
技术介绍
从轴上拆卸轴承时,常常要用到一种叫做“拉马”的专用工具(又称“拔轮器”、“拉拔器”)。现有拉马多为爪式拉马,通常包括丝杆、丝母和2、3个挂在(或铰接在)丝母上的拉爪。使用时,将拉爪扣在轴承的外缘上,用丝杆顶住轴的端面上,转动丝杆,即可拉动轴承。主要有以下缺陷一、由于拉爪的前端是主要受力点,故而较厚,如果轴承前后过于局促狭小时,拉爪无法扣住轴承,不能使用(如拉丝机收线轴上的轴承就不能用爪式拉马拆卸)。二、拉爪长度固定,轴过长、过短时都不便使用,适用范围有限。二、受力过大时,拉爪容易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拉马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长度可调、且不会滑脱的新型拉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拉马包括丝杆、丝母和两个拉杆,其中,丝母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拉杆的后端设有挂耳,并分别套在丝母两侧的横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有内凸缘,其径向截面呈半圆弧或劣弧,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组成拉马圈。使用时,将弧形件扣合在待拆卸的轴承上,旋紧螺栓或螺钉,使拉马圈箍在轴承上,用丝杆顶住轴的端面上,转动丝杆,即可拉动轴承。如此设计,一方面,使用时拉力被分散到弧形件的内侧面和内凸缘上,受力面积大,内凸缘不必过厚,可以用于狭小的缝隙;另一方面有螺栓或螺钉锁紧,不易滑脱。作为优化,所述丝杆的前端呈锥形。如此设计,转动方便省力。作为优化,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其螺母为带耳螺母。如此设计,拆卸方便。作为优化,所述弧形件的内凸缘边缘薄,呈圆刃状。如此设计,便于内凸缘插入狭小的缝隙。作为优化,所述拉杆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或后段或前、后段上开有多个排成一列的通孔,由螺栓或销柱穿过通孔,将前、后段固定在一起,并可调整所述拉杆的长度。如此设计,便于调节所述拉杆的长度,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作为优化,所述拉杆与所述弧形件之间设有加强板。如此设计,更加牢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拉马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长度可调、且不会滑脱的优点,适合拆卸轴承、齿轮、带轮等各种轮式部件,特别适合拆卸拉丝机收线轴上的轴承。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拉马的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拉马的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新型拉马的实施方式三的拉马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丝杆、2为丝母、21为横臂、24为加强板、3为拉杆、30为挂耳、31为前段、32为后段、33为通孔、4为半圆弧形件、41为内凸缘、5为螺栓、51为带耳螺母、6为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拉马作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新型拉马包括丝杆1、丝母2和两个拉杆3,其中,丝母2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21,拉杆3的后端设有挂耳30,并分别套在丝母2两侧的横臂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半圆弧形件4,所述半圆弧形件4的内侧设有内凸缘41,两个半圆弧形件4的对接处通过螺栓5连接(其螺母为带耳螺母51),组成拉马圈。所述丝杆2的前端呈锥形。所述拉杆2与弧形件4之间设有加强板24。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所述拉杆3包括前段31和后段32,后段32上开有多个排成一列的通孔33,前段31的后部设有螺杆6,并配有带耳螺母51。螺杆6穿过不同的通孔33,所述拉杆3的长度不同,借此可以调整所述拉杆3的长度。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实施方式三如图3所示所述半圆弧形件4的内凸缘41边缘薄,呈圆刃状。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拉马,包括丝杆、丝母和两个拉杆,其中,丝母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拉杆的后端设有挂耳,并分别套在丝母两侧的横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有内凸缘,其径向截面呈半圆弧或劣弧,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组成拉马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前端呈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拉马,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其螺母为带耳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的内凸缘边缘薄,呈圆刃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或后段或前、后段上开有多个排成一列的通孔,由螺栓或销柱穿过通孔,将前、后段固定在一起,并可调整所述拉杆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新型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弧形件之间设有加强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拉马。现有拉马多为爪式拉马,其拉爪前端较厚,不能插入狭小处,又容易滑脱,且轴过长、过短时都不便使用。适用范围有限。为此,本新型拉马包括丝杆、丝母和两个拉杆,其中,丝母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拉杆的后端设有挂耳,并分别套在丝母两侧的横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有内凸缘,其径向截面呈半圆弧或劣弧,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组成拉马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拉马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长度可调、且不会滑脱的优点,适合拆卸轴承、齿轮、带轮等各种轮式部件,特别适合拆卸拉丝机收线轴上的轴承。文档编号B25B27/06GK2877974SQ200620054199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谭伟 申请人: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拉马,包括丝杆、丝母和两个拉杆,其中,丝母两侧各伸出一个横臂,拉杆的后端设有挂耳,并分别套在丝母两侧的横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前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有内凸缘,其径向截面呈半圆弧或劣弧,两个弧形件的对接处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组成拉马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