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梅专利>正文

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9129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17
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它涉及一种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该动力后传动系统可提高船艇动力后传动可靠性、船艇平稳性和舒适使用性能,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轴一、轴二、轴三、轴四和中间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和轴二同轴设置,轴三和轴四同轴设置,中间轴设置于轴一和轴三之间,轴一和轴三位于壳体一侧,轴二和轴四位于壳体另一侧,轴一和轴二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连接,轴三和轴四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连接,轴一上固定装有齿轮一,轴三上固定装有齿轮二,中间轴上固定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上,传动可靠、平稳,可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大多采用主机、齿轮传动装置及固定桨距的螺旋桨,采用上述动力后传动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下述问题:I)这种一机一桨传动形式的动力后传动系统推进效率不高,动力后传动系统工作运转不平稳,振动噪声较大,影响了船艇的平稳性和舒适使用性。2)由于当前船艇的螺旋桨大多为固定桨距,在驾驶台只能间接操纵螺旋桨而且航速不易改变,不能自动调节螺距来适应外负荷变化,主机易超速或超负荷,主机使用寿命不长,制约了船艇机动性。3)现有船艇的测量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不强、成本较高,不能与主机监控系统紧密结合进行机桨联控,不能使船、机、桨在各种工况下的密切配合,制约了船艇操纵的自动化和推进系统的效率。4)现有的船艇不能无级地实现正车、倒车和从停机至最大航速的控制。5)现有船艇在离岸、靠岸和狭窄航道的船舶操纵性不强,船艇应急停船距离和时间较长,船艇航运安全性不高。6)现有船艇动力装置及后传动装置节能环保指标不高,并已成为我国内陆河及近海水域污染治理的一 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它可以提高船艇动力后传动的可靠性、船艇的平稳性和舒适使用性能,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轴_■、轴三、轴四、中间轴、壳体、离合器一、离合器二、齿轮一、齿轮二及中间齿轮,壳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轴一、轴二、轴三、轴四和中间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和轴二同轴设置,轴三和轴四同轴设置,中间轴设置于轴一和轴三之间,轴一和轴三位于壳体的一侧,轴二和轴四位于壳体的另一侧,轴一和轴二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连接,轴三和轴四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连接,轴一上固定装有齿轮一,轴三上固定装有齿轮二,中间轴上固定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同时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中间轴为输出轴,齿轮一和齿轮二的齿数相等并均小于中间齿轮的齿数。所述的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二均为嵌入式离合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传动可靠、平稳,可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2、动力传递方式多样,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动力传递方式一的结构简图,图中位于两侧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入,位于中间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出;图4是动力传递方式二的结构简图,图中位于两侧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入,位于中间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出;图5是动力传递方式三的结构简图,图中位于两侧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入,位于中间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出;图6是动力传递方式四的结构简图,图中位于两侧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入,位于中间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输出;图7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轴一 ;2-轴二 ;3-轴三;4-轴四;5_中间轴;6-壳体;7_离合器一 ;8-离合器二 ;9_齿轮一 ;10_齿轮二 ;11_中间齿轮;12-端盖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7所示,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 1、轴二 2、轴三3、轴四4、中间轴5、壳体6、离合器一 7、离合器二 8、齿轮一9、齿轮二 10及中间齿轮11,壳体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轴一 1、轴二 2、轴三3、轴四4和中间轴5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6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 I和轴二 2同轴设置,轴三3和轴四4同轴设置,中间轴5设置于轴一 I和轴三3之间,轴一 I和轴三3位于壳体6的一侧,轴二 2和轴四4位于壳体6的另一侧,轴一 I和轴二 2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 7连接,轴三3和轴四4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 8连接,轴一 I上固定装有齿轮一 9,轴三3上固定装有齿轮二 10,中间轴5上固定装有中间齿轮11,中间齿轮11同时与齿轮一 9和齿轮二10啮合,中间轴5为输出轴,齿轮一 9和齿轮二 10的齿数相等并均小于中间齿轮11的齿数;所述的离合器一 7和离合器二 8均为嵌入式离合器,具有高速、体积小的特点。轴一 I和轴三3的外端均设有接油泵的端盖组件12。本技术有四种动力传递方式,分别如下:动力传递方式一:如图3所不,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两对齿轮副中的一对将动力输入给轴一 1,由轴一 I带动齿轮一 9转动,轴一 I通过离合器一 7将动力输入给轴二 2,同时,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余下一对齿轮副将动力输入给轴三3,由轴三3带动齿轮二 10转动,轴三3通过离合器二 8将动力输入给轴四4,因齿轮一 I和齿轮二 2分别与中间齿轮11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5转动,由中间轴5输出动力。两对齿轮副均位于轴一 I和轴三3的外侧。动力传递方式二:如图4所不,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两对齿轮副中的一对将动力输入给轴一 1,由轴一 I带动齿轮一 9转动,轴一 I通过离合器一 7将动力输入给轴二 2,同时,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余下一对齿轮副将动力输入给轴四4,轴四4通过离合器二 8将动力输入给轴三3,由轴三3带动齿轮二 10转动,因齿轮一 9和齿轮二 10分别与中间齿轮11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5转动,由中间轴5输出动力。动力传递方式三:如图5所示,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两对齿轮副中的一对将动力输入给轴二 2,轴二 2通过离合器一 7将动力输入给轴一 1,由轴一 I带动齿轮一 9转动,同时,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余下一对齿轮副将动力输入给轴四4,轴四4通过离合器二 8将动力输入给轴三3,由轴三3带动齿轮二 10转动,因齿轮一 9和齿轮二 10分别与中间齿轮11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5转动,由中间轴5输出动力。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一对齿轮副位于轴一 I外侧,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另一对齿轮副位于轴四4的外侧。两对齿轮副均位于轴二2和轴四4的外侧。动力传递方式四:如图6所不,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两对齿轮副中的一对将动力输入给轴二 2,轴二 2通过离合器一 7将动力输入给轴一 1,由轴一 I带动齿轮一 9转动,同时,设置于壳体6外部的余下一对齿轮副将动力输入给轴三3,由轴三3带动齿轮二 10转动,轴三3通过离合器二 8将动力输入给轴四4,因齿轮一 9和齿轮二 10分别与中间齿轮11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5转动, 由中间轴5输出动力。权利要求1.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I)、轴二(2)、轴三(3)、轴四(4)、中间轴(5)、壳体(6)、离合器一(7)、离合器二(8)、齿轮一(9)、齿轮二(10)及中间齿轮(11),壳体(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是:轴一(I)、轴二(2)、轴三(3)、轴四(4)和中间轴(5)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6)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I)和轴二(2)同轴设置,轴三(3)和轴四(4)同轴设置,中间轴(5)设置于轴一(I)和轴三(3 )之间,轴一(I)和轴三(3 )位于壳体(6 )的一侧,轴二( 2 )和轴四(4)位于壳体(6 )的另一侧,轴一(I)和轴二(2)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7)连接,轴三(3)和轴四(4)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8)连接,轴一(I)上固定装有齿轮一(9),轴三(3)上固定装有齿轮二(10),中间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1)、轴二(2)、轴三(3)、轴四(4)、中间轴(5)、壳体(6)、离合器一(7)、离合器二(8)、齿轮一(9)、齿轮二(10)及中间齿轮(11),壳体(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是:轴一(1)、轴二(2)、轴三(3)、轴四(4)和中间轴(5)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6)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1)和轴二(2)同轴设置,轴三(3)和轴四(4)同轴设置,中间轴(5)设置于轴一(1)和轴三(3)之间,轴一(1)和轴三(3)位于壳体(6)的一侧,轴二(2)和轴四(4)位于壳体(6)的另一侧,轴一(1)和轴二(2)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7)连接,轴三(3)和轴四(4)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8)连接,轴一(1)上固定装有齿轮一(9),轴三(3)上固定装有齿轮二(10),中间轴(5)上固定装有中间齿轮(11),中间齿轮(11)同时与齿轮一(9)和齿轮二(10)啮合,中间轴(5)为输出轴,齿轮一(9)和齿轮二(10)的齿数相等并均小于中间齿轮(11)的齿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梅王希贵张般若原婧怡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