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44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背心连接端、机械臂本体和稳定器连接端,所述机械臂本体包括相连的两个相同的单臂体,所述单臂体包括臂支撑体和连接在臂支撑体两端起缓冲作用的弹簧组,所述臂支撑体为两个,所述弹簧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三根弹簧、钢索和两个滑轮,所述弹簧包括通过钢索依次串联的第一弹簧、中间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两个滑轮通过滑轮轴分别各自固定在两个臂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的自由端分别与臂支撑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通过钢索绕过滑轮分别与中间弹簧的两端连接呈S型排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属于摄影器材附件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摄影、摄像过程中,摄影师在手持摄影机、摄像机做运动拍摄时会产生晃动、抖动,严重影响到拍摄画面的成像质量。因此在拍摄时需要保持摄像机、摄影机等器材的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稳定器等器材辅助拍摄,实现平稳拍摄。但只采用I型或C型稳定器进行拍摄,体力消耗大,不适宜长时间手持拍摄,必须使用斯坦尼康设备。而机械臂是斯坦尼康设备的核心部件,一端与负载背心相连,另一端与稳定器连接;适用于各种摄影、摄像类活动。现有的机械臂为双弹簧机械臂,弹簧力可调节范围有限,承载力不够大,而且双弹簧机械臂调节弹簧力时需要手动旋转弹簧挂靠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有载荷情况下调节很费力,不具有弹簧力调节指示功能,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快捷。六弹簧机械臂是在双弹簧机械臂基础上,全新设计的一款新产品。弹簧力可调节范围更大,承载力大,具有弹簧力调节指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弹簧力可调节范围更大,承载力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斯坦尼康设备的负载背心和稳定器相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稳定器在移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晃动,提高摄像机、摄影机的平衡性,得到稳定清晰的画质图像。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背心连接端、机械臂本体和稳定器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本体包括相连的两个相同的单臂体,所述单臂体包括臂支撑体和连接在臂支撑体两端起缓冲作用的弹簧组,所述弹簧组包括多根相互串联的弹黃。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支撑体为两个,所述弹簧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三根弹簧、钢索和两个滑轮,所述弹簧包括通过钢索依次串联的第一弹簧、中间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两个滑轮通过滑轮轴分别各自固定在两个臂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的自由端分别与臂支撑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通过钢索绕过滑轮分别与中间弹簧的两端连接呈S型排列。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两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钢索穿过弹簧座的中心孔与弹簧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或第三弹簧的自由端均通过调节螺栓与臂支撑体连接。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T型六角扳手,用于调实现弹簧力可调。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本体还包括设置于臂支撑体和弹簧组外的外壳,所述外壳在与第一弹簧和/或第三弹簧的自由端钢索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力显示装置,所述弹簧力显示装置,包括与弹簧相连且端部延伸外露的弹簧力指针和设置在外壳上的显示刻度。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背心连接端包括用于与负载背心相连的连接销和相互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销通过多个连接块与机械臂本体相连。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与机械臂本体之间的连接块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分离的快速释放销。所述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连接端包括与机械臂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用于与稳定器相连的轴销,所述轴销通过连接块与机械臂本体相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弹簧力可调节范围更大,承载力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斯坦尼康设备的负载背心和稳定器相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稳定器在移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晃动,提高摄像机、摄影机的平衡性,得到稳定清晰的画质图 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单臂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负载背心连接端1,单臂体2,稳定器连接端3,外壳4,弹簧力显示装置5,连接销10,快速释放销11,臂支撑体20,第一弹簧21,中间弹簧22,第三弹簧23,钢索24,滑轮25,滑轮轴26,弹簧座27,调节螺栓28,T型六角扳手29,轴销30,弹簧力指针51,显示刻度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为一种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背心连接端1、机械臂本体和稳定器连接端3,所述机械臂本体包括相连的两个相同的单臂体2,所述单臂体2包括臂支撑体20和连接在臂支撑体两端起缓冲作用的弹簧组,所述弹簧组包括多根相互串联的弹簧。所述臂支撑体20为两个,所述弹簧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三根弹簧、钢索24和两个滑轮25,所述弹簧包括通过钢索依次串联的第一弹簧21、中间弹簧22和第三弹簧23,所述两个滑轮25通过滑轮轴26分别各自固定在两个臂支撑体20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21和第三弹簧23的自由端通过钢索24分别与臂支撑体2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1和第三弹簧23通过钢索24绕过滑轮25分别与中间弹簧22的两端连接呈S型排列。所述弹簧两端设置有弹簧座27,所述钢索24穿过弹簧座27的中心孔与弹簧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1和/或第三弹簧23的自由端均通过调节螺栓28与臂支撑体20连接。还包括与调节螺栓28相配合的T型六角扳手29,用于实现弹簧力可调。所述机械臂本体还包括设置于臂支撑体20和弹簧组外的外壳4,所述外壳4在与第一弹簧和/或第三弹簧的自由端钢索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力显示装置5,所述弹簧力显示装置5,包括与弹簧相连且端部延伸外露的弹簧力指针51和设置在外壳上的显示刻度52,所述显示刻度52分为五档弹簧力显示。所述负载背心连接端I包括用于与负载背心相连的连接销10和相互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销10通过多个连接块与机械臂本体相连。所述连接销10与机械臂本体之间的连接块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分离的快速释放销11。所述稳定器连接端3包括与机械臂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用于与稳定器相连的轴销30,所述轴销30通过连接块与机械臂本体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在原设备上进行改装,双臂体六弹簧机械臂由两个单臂体2组成,每个单臂体2内部均有3根拉伸弹簧,3根磨平拉伸弹簧拧入弹簧座27内,用2根钢索穿过弹簧座的中心孔内,3根弹簧通过4根钢索进行串联连接,并绕过2组滑轮25呈S型排列,另外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两端采用调节螺栓28与臂支撑体,20连接,滑轮25通过滑轮轴26固定在臂支撑体20上。本技术可采用T型六角扳手29进行调节,力臂大,旋转空间也大,比较省力。单臂体两端均可以进行调节,调节范围大,弹簧力承载范围就越大。外壳体上具有五档弹簧力显示功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螺栓28可以拉伸弹簧部件,弹簧为串联连接结构,拉伸过程中钢索24绕滑轮25同时拉动三根弹簧均匀受力。弹簧被线性拉伸,弹簧力线性增大。反映到轴销30处为承载力变大。反之,逆时针调节弹簧缩短,承载力变小。机械臂与稳定器配合适用时,轴销22处受力下压,臂支撑体顺时针旋转由于臂支撑体旋转中心和弹簧的旋转中心不同心,有一定的偏心距,此时弹簧便产生了拉伸动作,轴销30处加载的重物与机械臂弹簧力将达到一个平衡点,机械臂将在此位置起到减震作用。此时为满足不同载荷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28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臂体六弹簧可调节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背心连接端、机械臂本体和稳定器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本体包括相连的两个相同的单臂体,所述单臂体包括臂支撑体和连接在臂支撑体两端起缓冲作用的弹簧组,所述弹簧组包括多根相互串联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元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