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8260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47
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所述轮胎内侧具备内衬层,生胎的成型包括以下工序:(a)将内衬层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以及未硫化橡胶片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宽度方向在相互错开50mm-500mm的范围内进行贴合,从而制造层积体的装配工序;(b)将所述层积体切割为与转鼓宽度相对应的固定长度,从而制造截断片的截断工序;(c)将所述截断片卷绕在所述转鼓的整个圆周上,使其截断面成为转鼓的圆周方向,并且内衬层成为里面侧,然后将内衬层的端部与未硫化橡胶片的端部位置错开固定的距离,进行接合的接合工序;所述内衬层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复合层,所述第一层包含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厚度为0.05mm-0.6mm,所述第二层被配置于未硫化橡胶片一侧,由热塑料弹性体形成,其厚度为0.01mm-0.3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关于一种内衬层的成型的方法,该包括制造胎体帘布层等未硫化橡胶片和内衬层的层积体从而使生胎成型的工序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对车辆低油耗化的强烈的社会需求,人们开始追求轮胎的轻量化,追求轮胎部件中的内衬层的轻量化,内衬层为轮胎内部设置的减少从充气轮胎内部向外部的空气泄漏的空气阻断层。目前,空气阻断层用橡胶组合物,如通过使用包含70-100质量%丁基橡胶以及为30-0质量%的天然橡胶的以丁基橡胶为主体的橡胶混合物,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空气透过性能。另外,以丁基橡胶为主体的橡胶混合物中除含丁烯外,还含有I质量%的异戊二烯。在异戊二烯、硫磺、硫化促进剂以及锌白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与相邻的橡胶层的形成分子间的共交联。上述丁基系橡胶以通常的混合作为轿车用轮胎的内衬层时,厚度需要达到约0.6 Imm,卡车、客车用轮胎厚度需要达到约1.0 2.0mm。为了达到轮胎的轻量化,需要一种比丁基系橡胶具有更优异的空气透过性以及能形成更薄的空气阻断层的聚合物。如图7所示,一般在充气轮胎的生胎的成型过程中,内衬层P在转鼓5A上成型时,在输送机上,将内衬层膜P2在纵向方向两端的边缘位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睦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