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7984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主要由气体弹簧、气动可变电流装置、车载电源、开关以及电磁减振器组成。车辆的负载直接影响气体弹簧内部的气体压力,通过气管将气体弹簧内的气体引入到气动可变电流装置之中,气动可变电流装置可以根据气体压力的大小改变电磁减振器的励磁电流,以此实现根据车辆负载调节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功能。该减振系统适用于有效载荷变化较大的车辆,如微型厢式车、轻型载货车等等,它可以使车辆能按照空载或满载等不同工况进行阻尼的自适应调节,从而使得车辆在整个有效载荷范围内均能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相对于电控悬架,该减振系统无需传感器和电控单元,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其无需控制单元便可以根据车辆负载调节减振器阻尼的装置,适用于装有空气悬架且有效负载变化较大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阻尼系数一般为定值,不能满足车辆在负载变化时对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调整要求,因而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减振效果。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况的变化实时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响应慢、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带来可靠性降低,因而整体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专利CN100465471C授权了一种与空气压力成比例的阻尼器,包括气体弹簧和减振器,系统将气体弹簧内的空气压力提供给阀组件,通过阀组件限制减振器的工作腔和储油腔之间的流体流动,进而实现调节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功能。然而,这种结构需要对传统减振器进行改装,成本高,增加了加工难度,同时阻尼特性的调节范围也相对较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与传统空气悬架或者半主动悬架相比,具有阻尼特性无需控制单元便可以根据负载进行自适应调节的特点,且无需对减振器进行改装,调节阻尼的装置结构简单,零件少,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无需控制单元的条件下,减振器能够直接根据车辆负载进行阻尼的自适应调节。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包括气体弹簧、气动可变电流装置、以及电磁减振器,其中气动可变电流装置由气动可变位移装置和滑动变阻器组成。通过气管将气体弹簧的气体引入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之中,气动可变位移装置根据气体弹簧内的气体压力调整其中T形杆的位置,通过T形杆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以此实现根据车辆负载改变电磁减振器励磁电流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车辆负载变化进行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自适应调整,在车辆负载较大时,通过气动可变电流装置增大电磁减振器的励磁电流,进而提供较大的阻尼系数;在车辆负载较小时,通过气动可变电流装置减小电磁减振器的励磁电流,提供较小的阻尼系数,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改善了车辆的减振性能;气动可变电流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需对原减振器进行改装,提高了加工装配效率,同时降低了感载变阻尼减振系统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模型示意图;图2为气动可变电流装置的结构原理图3为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气体弹簧2-气动可变电流装置3-气动可变位移装置4-滑动变阻器5-电源6-开关7-电磁减振器8-气囊9-气管10-螺母11-卡箍12-上盖板13-支撑块14-螺母15-端盖16-密封圈17-弹簧18-外壳19-T形杆20-滑片21-螺母22-导线23-活塞杆24-活塞总成25-电磁线圈26-内筒27-底阀总成28-外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文提供的详细说明和特定实施例表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它们仅用于解释的目的,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图1中,气体弹簧I是完全密封的,当车辆负载变化时,气体弹簧I的体积必然随之变化,根据恒温状态下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X Vn=Const气体弹簧I的内部气压也会发生变化。当车辆负载增加时,气体弹簧I的体积减小,气压升高,当车辆负载减小时,气体弹簧I体积增大,气压降低。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由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和滑动变阻器4组成,通过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改变滑动变阻器4的电阻,因此,当开关6闭合且车载电源5有电的情况下,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便可以根据气体弹簧I内的气体压力改变电磁减振器7的励磁电流,从而影响电磁减振器7的阻尼特性。在图2中,通过气管9将气体弹簧I内的气体引入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中,气管9通过螺母14与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中的端盖15连接在一起,端盖15与外壳18进行螺纹连接,通过T形杆19将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分割为A腔和B腔,T形杆的大端装有密封圈16,保证A腔和B腔之间的气密性,T形杆19的另一端通过螺母21与滑动变阻器4的滑片20固定在一起。当A腔的气体作用在T形杆19上的压力大于弹簧17的弹力时,T形杆19便带动滑动变阻器7的滑片20向右移动,按照图2中导线的接法,滑动变阻器4的电阻将减小;当A腔的气体作用在T形杆19上的压力小于弹簧17的弹力时,T形杆19便带动滑动变阻器7的滑片20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4的电阻将增大。在图3中,气囊8的上端通过卡箍11与上盖板12相连,下端嵌入在支撑块13中,充分保证气体弹簧的密封性。支撑块13开有小孔,小孔的下端通过螺母10与气管9相连,气管9的另一端连接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之中。导线22将滑动变阻器4,车载电源5,开关6以及电磁减振器7连接在一起,电源的正极与活塞总成24上的电磁线圈25相连,负极与活塞杆23相连。电磁减振器7为传统双筒式电磁减振器,包括内筒26,底阀总成27,夕卜筒28,工作腔D和储油腔C。当车辆负载增加时,气体弹簧I中的气体压力增大,与之相连的A腔气体压力随之增大,T形杆19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4的电阻变小,电磁减振器7的励磁电流增大,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升高;当车辆负载降低时,气体弹簧I中的气体压力减小,与之相连的A腔气体压力也随之减小,T形杆19在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4的电阻变大,电磁减振器7的励磁电流随之减小,减振器的阻尼系数降低。本专利技术根据车辆负载与气体弹簧内部气压之间的关系,将气体弹簧内部的气体引入到气动可变电流装置之中,通过气动可变电流装置改变电磁减振器的励磁电流,以此实现根据车辆负载自适应调节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可以预期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其包括气体弹簧(1)、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车载电源(5)、开关(6)以及电磁减振器(7),所述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由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和滑动变阻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弹簧(1)通过气管(9)与所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相连,所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中的T形杆(19)与所述滑动变阻器(4)的滑片(20)固连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其包括气体弹簧(I)、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车载电源(5)、开关(6)以及电磁减振器(7),所述气动可变电流装置(2)由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和滑动变阻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弹簧(I)通过气管(9 )与所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 )相连,所述气动可变位移装置(3)中的T形杆(19)与所述滑动变阻器(4)的滑片(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孙晓强汪少华徐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