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的一种曲齿锥齿轮抗疲劳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于航空、航天、汽车、风电、高铁、船舶等高端领域对长寿命、高可靠性齿轮的迫切需求,人们从抗疲劳的逆向思维出发,提出并构建出一个以材料科技为核心,以热处理为手段,以获取高疲劳性能量化指标为目标的一项齿轮抗疲劳制造方法体系。现有技术中,曲齿锥齿轮的生产技术虽历经百年,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汽车工业这一应用曲齿锥齿轮数量最大的领域,其制造方法仍停留在成型制造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齿轮材料、热处理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齿形加工,或者说现行曲齿锥齿轮制造工程体系与材料的抗疲劳性能相脱节。现在高端的曲齿锥齿轮切削机床已能够在热前高效率的生产出了 3级精度的齿轮、但经渗碳淬火后精度将会损失三级以上,由于螺旋角度的变化,且数值离散从而造成齿轮接触区的变化。对曲齿锥齿轮而言,保证正确的接触区是其实现闻强度、闻寿命、闻可罪性的关键所在。为获得高精度的且处于理论接触区的曲齿锥齿轮副,人们不惜成本的采用昂贵的磨齿机进行热后磨齿,但磨齿只能用于格里森齿制的弧齿锥齿轮,而对于汽车工业普遍采用的“克” ...
【技术保护点】
一项曲齿锥齿轮抗疲劳制造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由以下九步工艺流程组成:一、锻造制坯;二、预先热处理,获得片状珠光体,硬度为180~197HB,晶粒度5~6级;三、精加工齿坯,按图纸精度要求;四、齿部半精切,留精切量0.4~0.5mm(单面);五、齿部感应加热淬火,要求:(1)齿根以下2.5~3.0mm为全马氏体组织,电镜下呈超细板条状;(2)回火:550℃保温4小时,索氏体区硬度为HRC35~50;六、修正基准至图纸要求;七、齿部精加工,至图纸要求精度;方式(1)铣齿,拉齿,(各种齿形制度);方式(2)磨齿,(适用于格里森齿制);八、接触区配研做标记;九、气体渗氮;(1)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项曲齿锥齿轮抗疲劳制造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由以下九步工艺流程组成:一、锻造制坯;二、预先热处理,获得片状珠光体,硬度为180 197HB,晶粒度5 6级;三、精加工齿坯,按图纸精度要求;四、齿部半精切,留精切量0.4 0.5mm (单面);五、齿部感应加热淬火,要求:(1)齿根以下2.5 3.0mm为全马氏体组织,电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瑞硬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