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转向杆,可以通过折叠设置在自行车或滑板车等运输装置的转向杆来缩小大小,此时,可以通过减小转向杆的长度来调整运输装置的整体幅度,并可以同时折叠或展开两侧转向杆,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盖,连接于立管;上部盖,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部盖;带凸轮的杠杆,连接在上下穿通所述下部盖和上部盖而固定的杠杆销的上端,接触在上部盖的上面以控制上部盖以铰接为轴上下旋转移动;一对插入件,固定在所述上部盖;一对相对链杆,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部盖,另一端部连接把手,所述各相对链杆包括所述各插入件,所述各相对链杆与所述各插入件接触,各插入件阻止各相对链杆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折叠地构成自行车或滑板车或同类的各种运输装置的转向杆的折叠式转向杆。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滑板车等运输装置具备前轮及后轮,在前轮的轴设有用于控制运输装置的方向的转向杆,最近提出在保管或装载在车辆时能够减小运输装置的大小的各种方案。例如,可以举将连接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的框架的一部分折叠成一半的方式和,延长或缩小自行车的长度方向的滑动方式。这种形态虽有自行车的整个长度缩小的优点,但具有不能减小转向杆所占有的幅度的缺点,所以存在无法减小自行车的整个幅度,而在保管或搬运时受空间上的制约的问题。作为解决所述问题的现有技术,如图9所示,大韩民国授权技术第20-0345762号(专利文献I)提出用于自行车的折叠式立管,其中,所述自行车在框架50的前端所具备的前管52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支撑前轮的前叉55的立管连接部57,所述折叠式立管具备:叉连接部62,连接在所述立管连接部57并一体旋转;折叠机构66,设于所述叉连接部62的上端;折叠机构连接部64,—端部连接在所述折叠机构66,通过所述折叠机构66折叠到所述叉连接部62 ;高度调整部68,在上端设有把手80,根据插入于所述折叠机构连接部64的程度调整把手89的高度;固定机构70,用于将所述高度调整部68固定在所述折叠机构连接部64。但是,专利文献I是折叠立管部分的方式,并不能减小自行车的幅度,因此保管或搬运时仍受空间上的制约。并且,作为另一现有技术,如图10所示,大韩民国授权技术第20—123461号(专利文献2)提出可折叠的自行车把手,包括:结合体10,通过螺栓固定在轮毂的上端,在两侧具有耦合孔11 ;结合体结合突部21,在侧面具有固定球22以能够组装固定在所述结合体10 ;连接件20,为了组装并固定转向杆30,在侧面具有固定球22的转向杆结合突部23可折叠地铰接结合而成;转向杆30,连接在所述连接件20的转向杆结合突部23,在另一端具有锁定环31以能够保持折叠状态;锁栓40,具有通过弹簧41左右滑动的固定销42的框架43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转向杆30,插入固定销42而固定的固定框架44固定在结合体10。专利文献2,虽有通过缩小转向杆的长度而可以调整自行车的幅度的优点,但是,由于为分别折叠两侧转向杆的形态,因此,具有使用不方便,且固定销等露出在外部而有损于外观的问题。专利文献: 1.大韩民国授权技术第 20-0345762号授权技术公报 2.大韩民国授权技术第20-0123461号授权技术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所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转向杆,能够折叠自行车或滑板车等运输装置的转向杆,从而可以缩小自行车的大小,此时,可以通过缩小转向杆的长度来调整运输装置的整个幅度,同时可以同时折叠或展开两侧转向杆。为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盖110,连接于立管10 ;上部盖120,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部盖110 ;带凸轮的杠杆140,连接在上下穿通所述下部盖和上部盖而固定的杠杆销142的上端,接触在所述上部盖的上面,控制上部盖以铰接为轴上下旋转移动;一对插入件150、150',固定在所述上部盖;一对相对链杆210、210',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部盖,另一端部连接把手,所述各相对链杆210,210'包括所述各插入件150、150',所述各相对链杆210、210'与所述各插入件150、150'接触,各插入件阻止各相对链杆的转动。作为优选实施例,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杆250,相连接各相对链杆以使所述一对相对链杆同时转动。更具体而言,在所述各插入件形成当各相对链杆成为一条直线时接触的第一固定面152和,当各相对链杆成为平行的状态时接触的第二固定面153,此时,所述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能以80 95°的角度配置。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固定面形成倾斜面,从所述各相对链杆接触所述第一固定面的部分可以形成倾斜面211、211'。另外,所述杠杆销142是形成有螺纹的螺栓,在所述杠杆销142的下端固定能使杠杆销142旋转的调整螺母145,在杠杆销142的外侧可以设置用于弹性支撑上部盖和下部盖的螺旋弹簧144。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将折叠式转向杆连接在立管使用,因此可以使用在自行车或滑板车等所有形态的运输手段,非常广泛使用,并且由于将转向杆可以朝运输手段的长度方向折叠,因此运输手段的整体幅度减小,保管或搬运时所受的空间上的制约也随此减小,从而具有空间效率出色的优点。而且,可以通过操作带凸轮的杠杆折叠或展开转向杆,并且,折叠或展开一侧转向杆的同时另一侧的转向杆也同时被折叠或展开,所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且可迅速操作等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方便的折叠式转向杆。而且,在折叠或展开转向杆的状态时,由于由金属材料的制成插入件保持锁定状态,因此存在不但坚固、稳定,而且转向杆不会发生晃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的分解立体 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用于自行车把手的状态的组装立体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用于滑板车把手的状态的组装立体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被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被折叠的状态的平面 图6是图4的A-A部的截面 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的动作状态的侧面 图8是图5的B-B部的截面 图9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的分解 图10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2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 110:下部盖111:铰接轴孔 120:上部盖121:铰接孔 130:铰接销140:带凸轮的杠杆 141:固定销142:杠杆销 143:支撑板144:弹簧 145:调整螺母150,150’:插入件 151, 151’:插入销152:第一固定面 210,210’:相对链杆 211,211’:倾斜面 230:把手配接器231:杠杆 232:制动杆233:把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图4及图5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以下实施例是为了更加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提供的一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对本
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或容易导出的技术,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用于自行车把手的状态的组装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用于滑板车把手的状态的组装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向杆,大致包括:下部盖110、上部盖120、带凸轮的杠杆140、一对插入件150、150'、以及相对链杆210、210'。所述下部盖110固定在立管10,所述立管10设置在自行车或滑板车等的前轮柱20,在一侧具备铰接轴孔111用以插入铰接销130。所述上部盖120通过铰接销130连接在所述下部盖110,在一侧形成有铰接孔121用以铰接销130穿通。所述带凸轮的杠杆140以固定销141为介质连接在穿通上部盖120和下部盖110而固定的杠杆销142的上端,在与上部盖120的上端面接触的部分偏心固定固定销141。此时,所述杠杆销142可以为形成有螺纹的螺栓,在所述杠杆销142的下端设有能够使杠杆销142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盖(110),连接于立管(10);上部盖(120),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部盖(110);带凸轮的杠杆(140),连接在上下穿通所述下部盖和上部盖而固定的杠杆销(142)的上端,接触在上部盖的上面,控制上部盖以铰接为轴上下旋转移动;一对插入件(150、150`),固定在所述上部盖(110);一对相对链杆(210、210`),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部盖,另一端部连接把手,所述各相对链杆(210、210`)与所述各插入件(150、150`)接触,各插入件阻止各相对链杆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盖(110),连接于立管(10); 上部盖(120),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部盖(110); 带凸轮的杠杆(140),连接在上下穿通所述下部盖和上部盖而固定的杠杆销(142)的上端,接触在上部盖的上面,控制上部盖以铰接为轴上下旋转移动; 一对插入件(150、150'),固定在所述上部盖(110); 一对相对链杆(210、210'),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部盖,另一端部连接把手, 所述各相对链杆(210、210')与所述各插入件(150、150')接触,各插入件阻止各相对链杆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转向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杆(250),相连接各相对链杆以使所述一对相对链杆同时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转向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载昊,
申请(专利权)人:综合转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