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焦制备气体精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339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焦制备气体精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将石油焦粉碎到50~100目,40~50%过100目筛;放入马弗炉中加热100~200℃;加入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及水进行捏合,再通过螺旋杆挤压机挤压成直径3~3.5mm,长度3~5mm的柱状条形;石油焦粉∶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水为1∶0.5~3∶0~0.2∶0.2~0.8∶0.02~0.08∶0.3~0.6;自然干燥,进行炭化、活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吸附剂成本低廉,硫容高,有机硫处理能力强,可用于多种含硫、含氮化合物的脱除,提高了石油焦综合利用价值,吸附剂最终可焚烧处理,无碱液排放,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备的化工原料气的脱硫净化剂及催化剂 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焦制备液化气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液化气精制过程中,目前广泛使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化学吸收法进行处理, 取得了较好的无机硫脱除效果,该法脱除有机硫化物的能力有限,往往难以达到液化气总 硫含量达到国家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要求。通常采用碱洗工艺所产生的碱渣(工业上对富 含硫醇钠的NaOH水溶液的俗称)通常通过氧化实现再生,在催化剂磺化酞氰钴等作用下, 硫醇钠与氧气反应,产生NaOH和二硫化物。将二硫化物从NaOH水溶液中分离,再生碱液可 循环用于液化气脱硫醇。目前取得工业应用的工艺通常是如下流程:液化气从抽提塔底进入至填料抽提 塔,与再生后循环使用的碱液逆向接触,完成脱硫醇。液化气从塔顶出,进入水洗罐,经过水 洗脱除微量的夹带碱液后,全部去氧化再生塔,从氧化塔底部进入。空气也从侧底部进入到 氧化塔,通过一根气体分布管,将空气分散成多股气流,在塔中借助填料进行气液相混合, 完成硫醇钠的部分氧化转化。碱液、尾气从塔顶出,进入到二硫化物分离罐,完成气液分离。 大部分二硫化物随尾气挥发,进入到尾气焚烧系统。少量二硫化物混入碱液中,经过I 5 小时的沉降后,碱液中罐底部出,经过换冷和碱液循环泵升压后,去抽提塔继续脱硫醇。再 生碱液中采用催化剂磺化酞氰钴。浓度一般在100 200ppm左右。由于二硫化物的微乳化,经过沉降后仍无法得到明显分离。碱液中的二硫化物随 着循环周期的延长,逐步累积,增加到5000 12000ppm。此时,这部分碱液的二硫化物已 经足以使得脱硫醇后的液化气中,二硫化物浓度也升高100 400ppm,导致产品总硫超标。 需要更换部分或全部碱液。这一周期一般在30 100天之间,严重时在30天以内。由于 碱液中二硫化物升高的原因,脱硫效果呈现出周期性升高的波动趋势,并且碱渣的排放量 也大且处理困难,在产品的质量指标和环保性方面存在一时难以排解的矛盾。目前工业上液化石油气脱硫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前者较后者具有 净化度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流程简单、通过焚烧处理而低碱渣排放的特点。中国专 利CN96118013.7、CN98113750.4均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溃碱液法制备脱硫剂,在脱 硫特别是脱除有机硫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该法制备的脱硫剂硫容相对较低、失效快。 CN00114588.6也是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溃法制备脱硫剂,并提到在活性炭成型前加入Na、 Cu、Si的水溶性化合物制备脱硫剂,未做具体说明;CN200410042864.6将碱金属化合物与 碱土金属化合物与活性炭粉混合后挤条便制得脱硫剂,存在脱硫剂使用中易碎,从而堵塞 吸附剂床层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炼化企业副产物石油焦为原料制备精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可有效脱除液化气中有机硫,降低总硫含量,使其硫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为社会 提供清洁能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油焦制备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其步骤如下:(I)首先将石油焦粉碎到50 100目筛;(2)空气预氧化处理:将石油焦放入马弗炉中加热100 200°C,保温I 4小时, 脱除低炭小分子及水分;(3)加入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及水进行捏合,再通过螺旋杆挤 压机挤压成直径3 3.5mm,长度3 5mm的柱状条形;石油焦粉:化学活化剂:活化助 剂:粘结剂:粘结助剂:水按重量比为1: 0.5 3: O 0.2: 0.2 0.8: 0.02 0.08: 0.3 0.6 ;(4)成型物自然干燥5 10小时后,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即得脱除有机硫吸附剂; 炭化条件为:气氛炉内炭化,升温速率为2 10°C /min,通入N2作为保护性气体,升温到 200 300°C保温I 3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700 800°C,保温时间I 5小时,继续通 入N2至冷却至室温。所述的化学活化剂为KOH,NaOH, Na2CO3, K2CO3 ;所述的活化助剂为氧化铁粉。所述的粘结剂为热固性酚醛树脂,其性能符合如下指标:黏度为0.3 1.4Pa.s/20°C,固含量为 55-75%。所述的粘结助剂为水溶性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通过本专利技术生产吸附剂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产业化对设备要求低,投资少;提 高石油焦综合利用价值,促进炼油化工一体化,适合炼化企业投产并使用;吸附剂最终可焚 烧处理,无碱液排放,利于环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原料石油焦(灰分0.15%挥发份9.04%,水分0.06%,含碳量90.75%)破碎, 筛分后过80目,放入马弗炉中加热150°C,保温2小时,取自然冷却后的石油焦粉2.0OOg, 混合NaOH 1.0g,氧化铁粉0.lg,热固性酚醛树脂0.6g,水溶性淀粉0.04g,水0.6ml,混合均 勻后制成3直径mm,长度3mm的柱状体,110°C干燥1.5小时。转入气氛炉,在N2气氛中进 行炭化处理,(N2流量100ml/min,升温速率10°C /min,终温750°C,保温2小时),冷却至室 温后得2.6g吸附剂,比表面积860m2/g,饱和硫容850mg/g。实施例2:将实施例1原料石油焦破碎,筛分后过100目筛,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150°C,保温 2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待冷却至室温后得2.39g吸附剂,比表面积880m2/g,饱和硫 容 850mg/g。实施例3:将实施例1原料石油焦破碎,筛分后过80目筛,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20(TC,保温 3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待冷却至室温后得2.30g吸附剂,比表面积910m2/g,饱和硫 容 875mg/g。实施例4:将实施例1原料石油焦破碎,筛分后过80目筛,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200°C,保温 3小时,取自然冷却后的石油焦粉2.000g,混合KOH 2.0g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待冷却至室 温后得2.89g吸附剂,比表面积960m2/g,饱和硫容920mg/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焦制备气体精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将石油焦粉碎到50~100目;(2)空气预氧化处理:将石油焦放入马弗炉中加热100~200℃,保温1~4小时,脱除低炭小分子及水分;(3)加入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及水进行捏合,再通过螺旋杆挤压机挤压成直径3~3.5mm,长度3~5mm的柱状条形;石油焦粉∶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水按重量比为1∶0.5~3∶0~0.2∶0.2~0.8∶0.02~0.08∶0.3~0.6;(4)成型物自然干燥5~10小时后,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即得脱除有机硫吸附剂;炭化条件为:气氛炉内炭化,升温速率为2~10℃/min,通入N2作为保护性气体,升温到200~300℃保温1~3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700~800℃,保温时间1~5小时,继续通入N2至冷却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焦制备气体精脱有机硫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将石油焦粉碎到50 100目;(2)空气预氧化处理:将石油焦放入马弗炉中加热100 200°C,保温I 4小时,脱除低炭小分子及水分;(3)加入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及水进行捏合,再通过螺旋杆挤压机挤压成直径3 3.5mm,长度3 5mm的柱状条形;石油焦粉:化学活化剂:活化助剂:粘结剂:粘结助剂:水按重量比为1: 0.5 3: O 0.2: 0.2 0.8: 0.02 0.08: 0.3 0.6 ;(4)成型物自然干燥5 10小时后,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即得脱除有机硫吸附剂; 炭化条件为:气氛炉内炭化,升温速率为2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非郝春来邵子文高原任建平王俊艳莫娅南辛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