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免疫球蛋白FC区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09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免疫球蛋白Fc片段的新用途,更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含有免疫球蛋白Fc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免疫球蛋白Fc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在保持该药物相对高水平的体内活性的同时显著延长药物的血清半衰期。此外,当所说药物是多肽药物时,与免疫球蛋白Fc片段和靶蛋白的融合蛋白相比,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引起免疫应答的风险较低,因此可用于开发各种多肽药物的长效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新用途。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免疫球蛋白Fe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延长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连接的药物的体内作用持续时间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从前,许多药理学家和化学家致力于从化学上改变和/或修饰天然存在的生理学活性分子的体内活性。这些努力主要集中于提高或延长生理学活性物质的某些体内活性、减轻其毒性、消除或减少其副作用或改变其特异的生理学活性。当生理学活性物质被化学修饰时,在许多情况下它会丧失自身的某些或大部分生理学活性。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修饰可导致生理学活性的提高或改变。在这点上,许多研究已集中于能实现所需生理学活性的化学修饰上,且大部 分这样的研究涉及将生理学活性物质(药物)与生理学可接受载体共价键合。例如,国际专利申请WO 01/93911应用了具有数种酸成分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 03/00778公布了含阴离子基团的两性嵌段共聚物,当将它用作阳离子药物的药物载体时,它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欧洲专利EP0681481描述了一种以环式糊精和酸作为载体改进碱性药物特性的方法。另一方面,疏水药物在体内具有低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低水溶性造成的。为了改进疏水药物的低水溶性,国际专利申请WO04/064731利用了脂类作为载体。不过,迄今为止,还未有关于将免疫球蛋白Fe片段作为药物载体的报道。通常,因为多肽由于其低稳定性而相对容易变性、在血液中被蛋白水解酶降解并容易通过肾脏或肝脏清除掉,所以蛋白质药物,包括以多肽作为药物有效成分的药物需要频繁的施用于患者以维持所需要的血液水平浓度和效价。不过,这样频繁施用蛋白质药物,尤其是通过注射施加会引起患者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进行了许多努力来提高蛋白质药物的血清稳定性并长时期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高水平,从而使药物的药效最大化。因此,具有相同活性的药物组合物需要提高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并保持足够水平的效价而不会引起患者的免疫应答。为了稳定蛋白质、预防酶促降解和被肾脏清除,常规上使用了诸如聚乙二醇(下文中简称为“PEG”)等具有高溶解性的聚合物来化学修饰蛋白质药物的表面。通过与靶蛋白质的特定区域或各种区域结合,PEG稳定了蛋白质并防止其水解,同时不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Sada 等,J.Fermentation Bioengineering 71:137-139,1991)。不过,尽管它能增强蛋白质的稳定性,PEG偶联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大大降低了生理学“活性”蛋白质的效价。此外,随着PEG分子量的提高,其产量会有所降低,这是由于该蛋白质的反应性有所降低所致。最近,已经公开了聚合物一蛋白质药物缀合物。例如,如美国专利5,738,846中所述,可通过在PEG两端连接同样的蛋白质药物来制备缀合物,以提高蛋白质药物的活性。此夕卜,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 92/16221中所述,也可以将两种不同的蛋白质药物连接于PEG的两端,得到具有两种不同活性的缀合物。不过,以上方法在维持蛋白质药物的活性上不是非常成功。另一方面,Kinstler等报道了一种通过将粒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G — CSF)与人白蛋白而相偶联而制备的融合蛋白显示出改良的稳定性(Kinstler等,PharmaceuticalResearch 12 (12): 1883-1888,1995)。不过,在这篇文章中,由于与单纯施用天然G — CSF相比,具有G-CSF-PEG-白蛋白结构的经修饰药物只显示出体内停留时间提高了大约4倍和血清半衰期的稍微延长,所以它尚未作为蛋白质药物的长效制剂而被工业化生产。改进生理学活性蛋白质体内稳定性的一种备选方法是通过用遗传重组技术将生理学活性蛋白质的基因与编码具高血清稳定性的蛋白质的基因相连接并培养用所述重组基因转染的细胞以产生融合蛋白。例如,可通过用遗传重组将白蛋白或其片段与感兴趣的生理学活性蛋白质缀合来制备融合蛋白,所述白蛋白是已知在增强蛋白质稳定性上最有效的一种蛋白质(国际专利申请WO 93/15199和W093/15200,欧洲专利公开413,622)。由人类基因组科技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 Company)研发并以商品名‘Albuferon ’被销售的α干扰素和白蛋白的融合蛋白,在猴子中的半衰期从5小时延长到了 93小时,但已知成问题的是它将体内活性降低到低于未修饰的ct干扰素的5% (Osborn等,J.Phar.Exp.Ther.303 (2):540-548,2002)。重组DNA技术被用于将蛋白质药物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融合。例如,干扰素(韩国专利公开申请文件2003-9464)和白介素_4受体、白介素_7受体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韩国专利登记号249572)先前以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融合的形式表达于哺乳动物中。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 01/03737描述了一种包含通过肽键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连接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融合蛋白。此外,美国专利5,116,964公布了通过遗传重组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氨基或羧基末端融合的蛋白质。美国专利5,349,053公布了含有通过肽键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融合的IL 一 2的融合蛋白。通过遗传重组制备的Fe融合蛋白的其它例子包括β干扰素或其衍生物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融合蛋白(国际专利申请TO 00/23472),和IL-5受体与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融合蛋白(美国专利5,712,121)、α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G4的Fe片段的融合蛋白(美国专利5,723,125),以及⑶4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G2的Fe片段的融合蛋白(美国专利6,451,313)。涉及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氨基酸残基修饰的技术同样也是已知的。例如,美国专利N0.5,605,690公布了一种TNFR-1gGlFc融合蛋白,它是通过遗传重组利用在补体结合区或受体结合区中有氨基酸变化的IgGlFc片段制备的。此外,用修饰过的免疫球蛋白Fe片段通过遗传重组制备融合蛋白的其它方法参阅美国专利6,277,375,6, 410,008和6,444,792。这样的通过遗传重组产生的Fe融合蛋白具有以下缺点:蛋白质融合只发生在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特定区域,即在氨基或羧基末端;只能产生均二聚体形式而不产生单体形式;融合只可能发生在糖基化蛋白质之间或非糖基化(aglycosylated)蛋白质之间,而不可能形成由糖基化蛋白质和非 糖基化蛋白质组成的融合蛋白。此外,融合所建立的新氨基酸序列可能引发免疫应答,而接头区可能变得对蛋白水解的降解作用敏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者经过研究得知,当药物以与IgG Fe片段连接的形式被施用时,所述药物在展示体内活性最小程度的降低的同时提高了在体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免疫球蛋白Fe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通过包含免疫球蛋白Fe片段作为载体而改善药物的体内作用持续时间的方法。附图简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性和其它优势可通过以下详述并结合附图而更清楚地加以理解,其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用木瓜蛋白酶切割免疫球蛋白获得的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层析结果;图2显示了 纯化的免疫球蛋白Fe片段的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包含免疫球蛋白Fc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c片段通过聚乙二醇PEG与生理学活性多肽药物共价连接,其中所述Fc片段包含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恒定区2(CH2)和重链恒定区3(CH3),且不含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重链恒定区1(CH1)以及轻链恒定区1(CL1)。

【技术特征摘要】
2003.11.13 KR 10-2003-00802991.包含免疫球蛋白Fe片段作为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通过聚乙二醇PEG与生理学活性多肽药物共价连接,其中所述Fe片段包含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恒定区2 (CH2)和重链恒定区3 (CH3),且不含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重链恒定区I(CH1)以及轻链恒定区I (CL1)152.依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是非糖基化的。3.依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由选自Ch2、Ch3和Ch4结构域中的I到4个结构域组成。4.依照权利要求3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还包含铰链区。5.依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选自由来自IgG、IgA、IgD、IgE、IgM的Fe片段以及它们的组合和杂合体组成的组。6.依照权利要求5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选自由来自IgGl、IgG2、IgG3、IgG4的Fe片段以及它们的组合和杂合体组成的组。7.依照权利要求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e片段是IgG4Fc片段。8.依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理学活性多肽选自:激素、细胞因子、酶、抗体、生长因子、转录调控因子、凝血因子、疫苗、结构蛋白质、配体蛋白质和受体。9.依照权利要求8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理学活性多肽选自: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肽、干扰素、干扰素受体、集落刺激因子、胰高血糖素样肽、G蛋白偶联受体、白介素、白介素受体、酶、白介素结合蛋白、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巨噬细胞活化因子、B细胞因子、T细胞因子、蛋白A、变态反 应抑制物、细胞坏死糖蛋白、免疫毒素、淋巴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抑制物、转移生长因子、α — I抗胰蛋白酶、白蛋白、α —乳清蛋白、载脂蛋白-Ε、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度糖基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angiopoietins、血红蛋白、凝血酶、凝血酶受体激活肽、凝血调节蛋白、因子VI1、因子Vila、因子VII1、因子IX、因子XII1、纤溶酶原活化因子、纤维蛋白结合肽、尿激酶、链激酶、水蛭素、蛋白C、C反应蛋白、肾素抑制物、胶原酶抑制物、超氧化物歧化酶、I印t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制管张素、血管紧张素、骨生长因子、骨刺激蛋白质、降钙素、胰岛素、心房肽激素、软骨诱发因子、依降钙素、结缔组织活化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神经生长因子、甲状旁腺素、松弛素、促胰液素、生长调节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缩胆囊素、胰多肽、胃泌素释放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素、自分泌运动因子、乳铁蛋白、筒箭毒碱、受体、受体拮抗剂、细胞表面抗原、病毒衍生疫苗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抗体片段。10.依照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理学活性多肽选自:人生长激素、集落刺激因子、α干扰素、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Fab'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民宋大海郑圣烨金昌焕崔仁荣权世昌李宽淳
申请(专利权)人:韩美科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