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020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60)用于控制混合动力车辆(1),该混合动力车辆(1)包括发动机(10)、电动发电机(20)以及蓄电池(30),自该蓄电池(30)向上述电动发电机(20)放电,并自上述电动发电机(20)对该蓄电池(30)进行充电,该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60)包括异常判定部(410)和辅助禁止部(420),该异常判定部(410)用于判定发动机(10)中是否产生异常,该辅助禁止部(420)用于在发动机(10)中产生异常的情况下,禁止将电动发电机(20)作为动力源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机、电动发电机及蓄电池,自该蓄电池向上述电动发电机放电,并自上述电动发电机对该蓄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介绍
在包括可变气门机构(VEL)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已知有以下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可变气门机构产生故障的情况下,防止车辆行驶中及停车时的发动机停机。在将发动机及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而进行行驶的行驶模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因发动机的故障等导致未能输出足够的发动机扭矩的情况下,当将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而频繁使用时,会导致蓄电池的SOC减少。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202662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对内燃机中是否产生异常进行判断,在内燃机中产生异常的情况下,通过禁止将电动发电机作为动力源来进行使用而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内燃机中产生异常的情况下,由于禁止将电动发电机作为动力源来进行使用,因此即使内燃机的输出扭矩减小也能够保护蓄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的概要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图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综合控制单元的控制框图。图7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标驱动力图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模式图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标充放电量图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辅助禁止控制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辅助禁止控制的流程的一例的时序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辅助禁止控制的流程的其他例子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I是将多个动力源使用于车辆驱动的并行方式的电动汽车。如图1所示,该混合动力车辆I包括:内燃机(以下,称作“发动机”)10 ;第一离合器15 ;电动发电机(电动机.发电机)20 ;第二离合器25 ;蓄电池30 ;逆变器35 ;自动变速器40 ;螺旋轴51 ;差动齿轮单元52 ;传动轴53 ;以及左右的驱动车轮54。发动机10是将汽油或轻油作为燃料进行工作的内燃机,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7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节气门开度、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火花塞的点火时间等。在该发动机10中设有曲柄转角传感器11和水温传感器12,该曲柄转角传感器11用于检测发动机10的转速Ne,该水温传感器12用于检测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第一离合器15夹设于发动机10的输出轴与电动发电机20的旋转轴之间,该第一离合器15用于断开或闭合发动机10与电动发电机20之间的动力传递。作为该第一离合器15的具体例子,例如能够例示出能够利用比例电磁铁连续地控制油流量和液压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等。该第一离合器15基于来自综合控制单兀60的控制信号对液压单兀16的液压进行控制,从而使离合板闭合(也包含滑移状态)/分离。电动发电机20是在转子中埋设永磁体、在定子上卷绕有定子线圈的同步电动发电机。在该电动发电机20中设有用于检测转子旋转角的旋转变压器21。该电动发电机20既能够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也能够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在自逆变器35供给三相交流电的情况下,电动发电机20旋转并进行驱动(动力运行)。另一方面,转子在外力作用下旋转的情况下,电动发电机20通过在定子线圈的两端产生电动势而生成交流电(再生)。利用电动发电机20发电所产生的交流电借助逆变器35转换成直流电后,向蓄电池30充电。作为蓄电池30的具体例子,能够例示出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在该蓄电池30中安装有电流.电压传感器31,能够将其检测结果输出至电动机控制单元80。第二离合器25夹设于电动发电机20与左右的驱动车轮54之间,该第二离合器25用于断开或闭合电动发电机20与左右的驱动车轮54之间的动力传递。作为该第二离合器25的具体例子,与上述的第一离合器15同样地,例如能够例示出湿式多片离合器等。该第二离合器25基于来自传动控制单元90的控制信号对液压单元26的液压进行控制,从而使离合板闭合(也包含滑移状态)/分离。自动变速器40是根据车速、加速器开度等自动切换前进七速后退一速等有级的变速比的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40基于来自传动控制90的控制信号使变速比改变。另外,作为第二离合器25,如图1所示,不需要作为专用离合器而新增加离合器,其能够借用在自动变速器40的各变速级中相接合的多个摩擦接合元件中的、几个摩擦接合元件。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将第二离合器25夹设于电动发电机20的输出轴与自动变速器40的输入轴之间的结构。或者,如图3所不,也可以是将第二离合器25夹设于自动变速器40的输出轴与螺旋轴51之间的结构。另外,在图2及图3中,该图2及图3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的图,由于动力传动系统以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因此仅示出了动力传动系统。此外,在图1 图3中,例示了后轮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但毫无疑问前轮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四轮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也是可能的。图4是表示自动变速器40的结构的概要图。自动变速器40包括第I行星齿轮组GSl (第I行星齿轮G1、第2行星齿轮G2)和第2行星齿轮组GS2 (第3行星齿轮G3、第4行星齿轮G4)。另外,该第I行星齿轮组GSl (第I行星齿轮G1、第2行星齿轮G2)及第2行星齿轮组GS2 (第3行星齿轮GS3、第4行星齿轮GS4)自输入轴Input侧朝向轴向输出轴Output侧以第I行星齿轮Gl、第2行星齿轮G2、第3行星齿轮G3、第4行星齿轮G4的顺序配置。此外,自动变速器40作为摩擦接合元件包括多个离合器Cl、C2、C3、多个制动器B1、B2、B3及多个单向离合器F1、F2。第I行星齿轮Gl是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该第I行星齿轮Gl具有第I太阳轮S1、第I齿圈Rl及用于支承与上述第I太阳轮S1、第I齿圈Rl啮合的第I小齿轮Pl的第I行星架PCl。第2行星齿轮G2是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该第2行星齿轮G2具有第2太阳轮S2、第2齿圈R2及用于支承与上述第2太阳轮S2、第2齿圈R2啮合的第2小齿轮P2的第2行星架PC2。此外,第3行星齿轮G3是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该第3行星齿轮G3具有第3太阳轮S3、第3齿圈R3及用于支承与上述第3太阳轮S3、第3齿圈R3啮合的第3小齿轮P3的第3行星架PC3。并且,第4行星齿轮G4是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该第4行星齿轮G4具有第4太阳轮S4、第4齿圈R4及用于支承与上述第4太阳轮S4、第4齿圈R4啮合的第4小齿轮P4的第4行星架PC4。输入轴Input与第2齿圈R2相连结,输入来自发动机10的旋转驱动力。输出轴Output与第3行星架PC3相连结,借助图外的主传动齿轮等将输出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车轮54。第I连结构件Ml是将第I齿圈R1、第2行星架PC2及第4齿圈R4连结为一体的构件。第2连结构件M2是将第3齿圈R3与第4行星架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泽武男金子格三小山裕贵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