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由淀粉类中药渣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542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淀粉类中药渣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该方法之一过程包括:对于淀粉含量低于40%的药渣经粉粹、浸泡,加α-淀粉酶进行水解反应,对淀粉酶水解液加糖化酶进行糖化水解反应,对糖化酶水解液加浓酸得葡萄糖酸溶液,葡萄糖酸溶液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得到含乙酰丙酸的反应液;方法之二过程包括:对药渣经粉粹、浸泡,加糖化酶进行糖化水解反应,对糖化酶水解液加浓酸得葡萄糖酸溶液,葡萄糖酸溶液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得到含乙酰丙酸的反应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的淀粉类中药渣的利用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经济效益及工艺绿色的环境效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生物质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也是中药材的资源大国,目前国内共有1636家中药企业,占全国医药企业的32%,每年产生中药渣1300万吨以上(其中植物药渣占87%以上)。中药渣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每年产出量大、处理困难,但收集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中药渣一般含水量高,且含有一定营养物质,极易腐败,若堆存自腐,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药渣的妥善处理成为中药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淀粉是植物类药渣中含量很高的一种生物质,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通过淀粉酶 高效水解可制得葡萄糖,这是淀粉类药渣利用开发的第一步。淀粉酶根据水解产物的不同可分为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根据水解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液化酶(水解至糊精)和糖化酶(水解至单糖)。不同淀粉酶的酶解效果各异,因此,正确选取与组合酶种,并优化酶解条件是淀粉类药渣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在淀粉类药渣酶解后的综合利用方面还存在原料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根据药渣酶解产物葡萄糖的性质进行研发是合理利用淀粉类药渣的最佳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淀粉类中药渣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所述的淀粉类中药渣包括:浮小麦、百合和莲子,其中淀粉质量含量低于40%,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中药渣经球磨机进行湿法粉碎至目数为20~120目的粉末,经干燥含水量为0~20w%,以质量比为0.06~4.2:1的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配制成pH为5.5~7.5的混合液为缓冲液,按α?淀粉酶与中药渣质量比为0.005~0.1:1,以及按每克中药渣用10~100毫升缓冲液计,将中药渣和α?淀粉酶加入缓冲液中,在温度50~75℃及搅拌下水解反应1~12小时,得到酶解反应液;对步骤(1)得到的酶解反应液,经分离去除滤渣,得到的滤液经分析确定滤液中的葡聚糖含量,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崴何志敏姜楠苏荣欣黄仁亮王梦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