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涉及发酵过程控制,特别是一种发酵工程中残糖的控制策略,应用于α-酮戊二酸的发酵法生产。
技术介绍
α -酮戊二酸(a -ketoglutarate, a -KG),也称2_氧代戊二酸或α -羰基戊二酸,是分子式为C5H6O5、相对分子质量为146.1的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GKG-047为生产菌株,发酵生产α-酮戍二酸,发酵时间35 40h,初始发酵发酵时,发酵液中底糖浓度为7% 9%,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中残糖浓度维持在3% 2%,发酵后期,即发酵30至发酵结束,发酵液中残糖应该严格高于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以谷氨酸棒状杆菌为出发菌株,接种至活化斜面,32°C培养12 14h后,用接种环刮取斜面菌种接种至种子培养基,32°C,200rpm培养7 8h ;按10%的接种量转接至含底糖为7% 9%的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4°C,开始发酵;以后每两个小时取样,检测发酵液的残糖浓度,通过流加90% 70%的口服葡萄糖溶液,使得发酵液中残糖浓度维持在3% 2%,发酵后期,即发酵30至发酵结束,发酵液中残糖应该严格高于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是: ⑴斜面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蛋白胨10,酵母粉5,NaC12.5,琼脂30,pH7.0 7.2 ; ⑵种子培养基成分:口服葡萄糖25g/L,玉米浆45mL/L,豆浓30mL/L,K2HPO4.3Η20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法生产α?酮戊二酸的残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GKG?047为生产菌株,发酵生产α?酮戊二酸,发酵时间35~40h,初始发酵发酵时,发酵液中底糖浓度为7%~9%,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中残糖浓度维持在3%~2%,发酵后期,即发酵30至发酵结束,发酵液中残糖应该严格高于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吴瑞方,冯甲,徐庆阳,谢希贤,刘淑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