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泳显示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96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泳显示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利用两种含有和不含碳碳双键且其它化学结构相同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对带相反电荷的亲水性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以改性后的无机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除去表面无机纳米颗粒和未含碳碳双键的表面活性剂,另外一种表面活性剂由于带有碳碳双键因此被接枝到聚合物微球表面,此种表面含可电离基团的聚合物微球可用作电泳显示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微球具有尺寸小、表面可电离基团含量可控、制备过程简单、在电泳液中悬浮稳定性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电泳粒子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电泳显示技术(EPD)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了 40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该技术由于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和能耗低而在显示领域有其独特的地位。电泳显示技术的原理是电泳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液体介质中往返运动,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显示效果。在撤去电场后,显示效果依然能够保持,无需额外加电场维持显不画面的稳定,此为双稳态显不。一个用于双稳态的电泳显不的粒径为IMm电泳粒子表面所带电荷数量约为3000个。电泳悬浮液的稳定性是影响电泳显不器响应速度和对比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泳悬浮液包含电泳粒子、分散介质、染料、电荷控制剂及稳定剂等。其中电泳粒子是电泳显示技术中的核心部分,据文献报道,表面带电的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电泳粒子,其主要的制备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对聚合物微球表面进行活化后,再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通过范德华力引入到微球表面使其带电;第二种是将电荷控制剂与单体共聚,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或分散聚合的方式使微球表面带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该方法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泳显示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两种含有和不含碳碳双键且其它化学结构相同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配制成质量分数0.5%~2%的水溶液,其中含碳碳双键的表面活性剂占总表面活性剂含量的0.1wt~90wt%;(2)将亲水性无机纳米颗粒分散在水中,配制成1%~5%水溶胶;其中无机纳米颗粒粒径为5nm~100nm;(3)室温搅拌下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逐滴加入亲水性无机纳米颗粒水溶胶中,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总量占无机纳米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1%~20%,持续搅拌2~12h,得到改性无机纳米水溶胶;(4)向上述得到的改性无机纳米颗粒水溶胶中加入混合单体,混合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鸷王海涛杜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