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的合成及其对丙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294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手性柱材料的合成,特别涉及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的合成及其对丙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先制得活化硅胶,然后合成β-环糊精键合硅胶,再合成对甲苯磺酰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最后将所得产物用L-苯丙氨酸衍生化制备而成。所制备的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为黄色固体粉末,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难溶于酸性溶液。将所合成的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用作色谱填充材料,恒温常压下对含丙氨酸对映体的水溶液进行吸附分离,具有良好的手性分离效果。用该材料来分离丙氨酸对映体,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吸附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手性柱材料的合成,特别涉及一种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的合成及其对丙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应用
技术介绍
化合物的手性特征十分普遍,它在医药、农药以及生命化学引起广泛关注。鉴于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生物活性有着特殊的关系,建立高专属性、高分离度的对映拆分和测定方法,对提高分子活性,减少副作用,深入研究作用机理等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手性固定相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手性化合物分子与手性固定相之间至少存在三种以上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偶极-偶极作用、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要实现手性识别及分离效果,则是多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影响包埋复合物的形成、特殊位点与分析物的键合等而改变手性分离结果。环糊精固定相作为一种稳定的手性固定相,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两个日本研究组分别含氮间隔基制备的。近年来,为了扩大β -环糊精(β_⑶)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应用范围,人们合成了多种衍生化β-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苯丙氨酸衍生β?环糊精键合硅胶的合成,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先制得活化硅胶,然后合成β?环糊精键合硅胶,再合成对甲苯磺酰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最后将所得产物用L?苯丙氨酸衍生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凤仙贺凯晨杨冬亚秦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