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D,L-氨基酸消旋体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消旋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毛细管电泳因其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等优点又称为高效毛细管电泳。它是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以荷电粒子按其分配系数的不同在毛细管内进行分离的一种电泳新技术,具有它具有分离模式多、分离柱效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而在手性分离研究中备受青睐。该方法手性选择剂种类多,常见的选择剂有环糊精、手性冠醚、大环糖肽类抗生素、线性多糖、蛋白质、手性表面活性剂及配体交换复合物等,还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手性选择剂,利用其协同作用加强分离效果,而且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目前,国内外没有采用双手性选择剂毛细管电泳法分离D,L-氨基酸消旋体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消旋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手性选择剂毛细管电泳法,为此类单一氨基酸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离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消旋体的方法,该方法以Cu和L-组氨酸作手性选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消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Cu和L‑组氨酸作手性选择剂,以β‑环糊精为分离介质,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溶液,运用配体交换法,使Cu、L‑组氨酸和拉唑药物左右旋分别形成三元配合物,在分离介质β‑环糊精作用下,通过毛细管电泳仪使对映体实现分离,运用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拉唑药物对映体,其所用的手性选择剂是Cu、L‑组氨酸和β‑环糊精,其中以β‑环糊精为分离介质;具体分离步骤如下:a.样品的配置:样品储备溶液的配置,分别精密称取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样品粉末10 mg,置10 mL棕色容量瓶中,以过滤后的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样品浓度均为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消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Cu和L-组氨酸作手性选择剂,以β-环糊精为分离介质,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溶液,运用配体交换法,使Cu、L-组氨酸和拉唑药物左右旋分别形成三元配合物,在分离介质β-环糊精作用下,通过毛细管电泳仪使对映体实现分离,运用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拉唑药物对映体,其所用的手性选择剂是Cu、L-组氨酸和β-环糊精,其中以β-环糊精为分离介质;具体分离步骤如下:a.样品的配置:样品储备溶液的配置,分别精密称取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样品粉末10 mg,置10 mL棕色容量瓶中,以过滤后的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样品浓度均为1 mg/mL的储备液,-20 oC冰箱保存;样品供试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 mL分别至10 mL棕色容量瓶中,以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100μg/mL供试液,4 oC冰箱保存;b.分离条件:运行缓冲液,5 mmol/L磷酸二氢钠、8 mmol/Lβ-环糊精、13 mmol/L L-组氨酸、10 mmol/L醋酸铜、pH 5.0,然后经0.45μm的滤膜过滤后超声脱气;毛细管柱:总长53 cm,有效长度45 cm,内径50μm;洗柱方式:毛细管柱依次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二次蒸馏水、运行缓冲液各冲洗10 min后进样;进样间用二次蒸馏水、运行缓冲液各冲洗5 min后进行下次进样;进样方式: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瑾,邵会丽,阎峰,石爽,王思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