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面肥混合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混合体含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200g/L、聚天门冬氨酸(PASP)20g/L、丙三醇20g/L、农用链霉素0.6g/L、硝酸钾(KNO3)100g/L、七水硫酸锌(ZnSO4.7H2O)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10g/L、硼酸(H3BO3)10g/L;该叶面肥混合体使用时稀释500-600倍,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分别每亩100ml,混匀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并包括一部分茎;该叶面肥混合体对养分的渗透率高,肥滴容易渗入叶片,养分的利用率高,增强了叶片的光合功能及玉米的抗倒伏、抗病虫害抗逆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玉米叶面肥玉米叶片对养分的渗透率低,肥滴不容易渗入叶片,液肥的水珠易从叶片表面上滑落下来,造成流失,养分利用率低,同时肥液在叶片上湿润时间短,尤其大风高温天气喷肥会造成肥液在叶面上迅速干燥,影响养分的吸收。喷肥后如果很快遇到下雨,雨水会冲失液肥,降低叶面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旨在解决现有玉米叶面肥玉米叶片对养分的渗透率低,肥滴不容易渗入叶片,液肥的水珠易从叶片表面上滑落下来,造成流失,养分利用率低,同时肥液在叶片上湿润时间短,尤其大风高温天气喷肥会造成肥液在叶面上迅速干燥,影响养分的吸收。喷肥后如果很快遇到下雨,雨水会冲失液肥,降低叶面施肥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面肥混合体,该叶面肥混合体含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 200g/L、聚天门冬氨酸(PASP) 20g/L、丙三醇20g/L、农用链霉素0.6g/L、硝酸钾(KNO3) 100g/L、七水硫酸锌(ZnSO4.7H20) 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10g/L、硼酸(H3BO3) 10g/L。进一步,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的聚合度为5-18。进一步,该叶面肥混合体使用时稀释500-600倍,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分别每亩100ml,混匀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并包括一部分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面肥混合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解短链低聚聚磷酸铵(APP),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聚天门冬氨酸(PASP)、七水硫酸锌(ZnSO4.7H20)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10g/L 不断搅拌;步骤二,加入硝酸钾(KNO3)和硼酸(H3BO3)不断搅拌,再添加农用链霉素和丙三醇搅拌均匀,即得叶面肥混合体。进一步,该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200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57.05%、聚天门冬氨酸(PASP) 20g占总配合物剂料的5.12%,在10°C _30°C条件下溶解在500ml水中搅拌均匀,力口入七水硫酸锌(ZnSO4.7H20) 30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8.55%、一水硫酸锰(MnSO4.H2O) I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搅拌均匀;加入硝酸钾(KNO3) IO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2%、硼酸(H3BO3) I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和农用链霉素0.6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0.18%,搅拌均匀后加入丙三醇20g占总配合物剂料的5.12% ;最后用水定容到IOOOml搅拌均匀;根据生产的数量可相应的乘以使用配合物剂料的倍数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混合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混合体含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 200g/L、聚天门冬氨酸(PASP) 20g/L、丙三醇20g/L、农用链霉素0.6g/L、硝酸钾(KNO3) 100g/L、七水硫酸锌(ZnSO4.7H20) 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10g/L、硼酸(H3BO3) 10g/L ;制备该叶面肥混合体时,首先溶解短链低聚聚磷酸铵(APP),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聚天门冬氨酸(PASP)、七水硫酸锌(ZnSO4.7H20)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IOg/L不断搅拌;然后加入硝酸钾(KNO3)和硼酸(H3BO3)不断搅拌,再添加农用链霉素和丙三醇搅拌均匀,即得叶面肥混合体,该叶面肥混合体使用时稀释500-600倍,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分别每亩100ml,混匀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并包括一部分茎;本专利技术叶面肥混合体对养分的渗透率高,肥滴容易渗入叶片,肥液的流失少,湿润叶片的时间长,养分的利用率高,能增强根系生长,壮苗、健株,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及玉米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增强了叶片的光合功能及玉米的抗倒伏、抗病虫害抗逆性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叶面肥混合体的制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面肥混合体,该叶面肥混合体含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 200g/L、聚天门冬氨酸(PASP) 20g/L、丙三醇20g/L、农用链霉素0.6g/L、硝酸钾(KNO3) 100g/L、七水硫酸锌(ZnSO4.7H20) 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10g/L、硼酸(H3BO3) 10g/L。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的聚合度为5-1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叶面肥混合体使用时稀释500-600倍,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分别每亩100ml,混匀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并包括一部分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叶面肥混合体的制备方法的实现流程。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溶解短链低聚聚磷酸铵(APP),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聚天门冬氨酸(PASP)、七水硫酸锌(ZnSO4.7H20)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 10g/L 不断搅拌;步骤S102,加入硝酸钾(KNO3)和硼酸(H3BO3)不断搅拌,再添加农用链霉素和丙三醇搅拌均匀,即得叶面肥混合体。本专利技术叶面肥混合体的具体制备方法为: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 200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57.05%、聚天门冬氨酸(PASP) 20g占总配合物剂料的5.12%,在10°C -30°C条件下溶解在500ml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七水硫酸锌(ZnSO4.7H20) 30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8.55%、一水硫酸锰(MnSO4.H2O) I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搅拌均匀。之后加入硝酸钾(KNO3) IO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2%、硼酸(H3 BO3) IO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2.85%和农用链霉素0.6g占固形配合物剂料的0.18%,搅拌均匀后加入丙三醇20g占总配合物剂料的5.12%。最后用水定容到1OOOml搅拌均匀。根据生产的数量可相应的乘以使用配合物剂料的倍数即可(例如生产5000ml所用配合物剂料乘以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该叶面肥混合体分别在山东的聊城、临沂、烟台的不同玉米生态区进行了试验,试验面积2亩,试验土壤分别为褐土、砂姜黑土和棕壤,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种植密度4000株/亩。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分别每亩100ml,稀释500倍均勻的喷洒在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包括一部分茎)。收获时实打计产,总体计算玉米产量和化肥用量,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平均增产16.74%,节省化肥用量平均14.83%。本专利技术叶面肥混合体对养分的渗透率高,肥滴容易渗入叶片,肥液的流失少,湿润叶片的时间长,养分的利用率高。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能增强根系生长,壮苗、健株、促进玉米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增强叶片的光合功能及玉米的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抗逆性能力。通过试验表明在玉米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各喷施一次,玉米增产16.74%,节省化肥用量14.83%。本专利技术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面肥混合体,其特征在于,该叶面肥混合体含短链低聚的聚磷酸铵(APP)200g/L、聚天门冬氨酸(PASP)20g/L、丙三醇20g/L、农用链霉素0.6g/L、硝酸钾(KNO3)100g/L、七水硫酸锌(ZnSO4.7H2O)30g/L、一水硫酸锰(MnSO4.H2O)10g/L、硼酸(H3BO3)10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堂,宋希云,张静,靳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