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松专利>正文

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58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wt%):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30-70,将以上物料加入至发酵容器中搅拌均匀,发酵15-25天,待有大量气体产生,检测发酵完成物料的铵态氮重量百分比浓度小于2%后,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钾,制成液体或固体剂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最后称重、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生化反应,将尿素中速效的小分子酰胺态氮素转化固定成缓效的大分子有机态氮素,既大幅度提高了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氮素养分的含量又保证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且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减少了其氮素易损失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研制出一种新型、长效、环保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特定微生物,二是营养物质,是该两种成分的复合体。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特定的功能性微生物,能在作物根际形成优势有益菌群,由于其生命活动,不但能释放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养分,还能固定、转化空气中的氮素养分,同时还有刺激作物生长和抑制农作物病源菌的作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营养物质部分,既能提供植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也是功能性微生物的载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施用后,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肥料。由于普通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总养分含量较低;且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往往在所施用的土壤中无法达到接种的目的,影响了其推广应用。为此,在生产实践中,通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化肥。为提高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氮素养分含量,通常以物理掺混法加入化学氮肥。但由于化肥中的氮素是无机态氮素,以这种方法将化肥加入到复合微生物肥料中,超过一定含量后,会对微生物产生伤害,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及其数量,甚至会使其丧失功能性,以致不能被称为“微生物肥料”,因此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氮素养分一直难以大幅度提闻。申请号为20091020127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含氮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肥料制备方法中采用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三种微生物复合作为发酵菌种剂;有机物料采用的是稻壳粉、秸杆粉、花生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由于该三类微生物种类众多,而该专利并未说明具体菌种的生 物学名称及在菌种剂中所占的比例,若选择不当,各菌种之间可能会发生拮抗导致菌种无法共存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菌种剂的制备较为复杂,菌种间的协同性较难保证,难以达到稳定固氮的效果;采用的有机物料均为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导致微生物难以吸收利用,因此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申请号为20101024111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由酵母发酵粉渣、有机肥、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粘土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等原料混合得到,以该制备方法加入化肥即为物理掺混法。该专利中采用的微生物菌剂为胶冻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粉状毕赤酵母菌、细黄链霉菌等各种不同的菌种分别接种发酵培养,再以物理方法按一定比例混合。其制备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并且要严格控制各个菌种的活菌数,甚至各菌种间有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用这种方法难以保证各菌种的数量及活性。申请号为20101050407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氨基酸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固体菌剂制备、氨基酸废液造粒成有机颗粒剂、菌剂包衣等步骤,该制备方法加入化肥的方法亦采用的是物理掺混法。该专利认为,化肥中大量的盐份离子渗入菌体会导致微生物大量死亡,且菌剂包衣的目的就是减少菌剂中微生物与化肥的接触面,以此减轻化肥对微生物产生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研发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短处,通过微生物生化反应法加入化肥,在总氮含量高达15 %的情况下,成功地将由尿素水解出的铵态氮(NH4+)浓度控制在2%以下,既提高了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氮素养分的含量又保证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且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减少了其因氮素易损失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研制出一种新型、长效、环保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30-70。所述的微生物菌种剂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30亿/ml,菌种的制备采用本领域常规操作即可。`所述的有机物料中包含鱼粉10wt%、黄豆粉25wt%、玉米粉30wt%,泥炭35wt%。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微生物生化反应法,将尿素中速效的小分子酰胺态氮素转化固定成缓效的大分子有机态氮素,以提高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氮素养份的含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I)备料: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准备物料: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30-70;(2)将以上物料加入至发酵容器中搅拌均匀,发酵15-25天,待有大量气体产生后,检测铵态氮重量百分比浓度小于2%后,向其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即得到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所述的加入磷酸二氢钾使制备得到的肥料符合NY/T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尿素的分子式为CO(NH2)2,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之所以将其当作化肥施用,是由其化学和肥料学性质所决定的,如易溶于水、易吸湿、易释放、易损失等。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所分泌的尿酶作用下被水解成不稳定的碳酸铵,碳酸铵进一步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权利要求1.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 3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种剂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30亿/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料中包含鱼粉IOwt%、黄豆粉25wt%、玉米粉30wt%,泥炭35wt%。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微生物生化反应法,将尿素中速效的小分子酰胺态氮素转化固定成缓效的大分子有机态氮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准备物料: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30-70; (2)将以上物料加入至发酵容器中搅拌均匀,发酵15-25天,待有大量气体产生后,检测铵态氮重量百分比浓度小于2%后,向其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制成液体或固体剂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磷酸二氢钾使制备得到的肥料符合NY/T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wt%)尿素10-33、微生物菌种剂5-20、有机物料10-40、水30-70,将以上物料加入至发酵容器中搅拌均匀,发酵15-25天,待有大量气体产生,检测发酵完成物料的铵态氮重量百分比浓度小于2%后,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钾,制成液体或固体剂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最后称重、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生化反应,将尿素中速效的小分子酰胺态氮素转化固定成缓效的大分子有机态氮素,既大幅度提高了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氮素养分的含量又保证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且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减少了其氮素易损失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研制出一种新型、长效、环保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文档编号C05G3/00GK103193541SQ20131012331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松, 冯镇泰 申请人:陈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含氮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FDA000030320813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冯镇泰
申请(专利权)人:陈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