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材、环保型藤、竹、柳、木综合利用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58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节材、环保型藤、竹、柳、木综合利用加工方法,根据现有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革新,不仅可以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且还能把加工余料进行综合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其附加值,其中生产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二次使用,进一步节约了资源,生产的新型墙板的比重轻质,易施工,而且安全、无毒,有良好的抗老化、隔热、隔音性能,对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产品工艺加工是粗狂型加工模式,对资源利用的整合效率低,不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的利用,导致大量的可利用资源浪费。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不能及时有效的利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受加工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农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以下步骤: (1)将藤、竹、柳、木植植物的枝条、表皮、根须用木材颗粒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与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汇集自然风干,至湿度为6-8%,风干后再利用风力分级机分级,分级后颗粒大小为 0.3-0.4mm ; (2)将上述粉碎的颗粒运输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消毒、干燥25-35分钟,得到植物颗粒,用于生产食用菌培养基; (3)将上述植物颗粒与其重量15-17%的麦麸、2-3%的石膏粉、0.9-1%的磷肥、0.6-0.7%的尿素、0.4-0.5%的冬青油、0.2-0.3%的煤球炉渣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为50-60%的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搅拌,使含水量达到55-65%为止,即得食用菌培养基; (4)上述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在二次再利用时需要对一次利用后的培养基进行晾晒、消毒,并加入麦麸、石膏粉、磷肥、尿素和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上述加入的各原料的加入量是第一次各原料加入量的45-55%、100-101%, 100-100.3%、100-100.2%,95-99% ; (5)将上述二次利用后的食用菌培养基输送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干燥,干燥后会有部分结块,利用打散机进行打散,打散后用风力分级机分级,粒径在0.5mm以上的粗颗粒返回继续打散,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输送到新型墙体材料加工车间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加工; (6)将上述得到的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加入其重量12-14%的木质粘合剂、0.2-0.3%的硫酸亚铁、4-6%的白云石粉、2-4%的氯化钙,0.2-0.3%的二乙醇胺、0.3-0.4%的二氧化二铺、0.8-1%的乙稀基二乙氧基娃烧,混合后加水,使得含水量为6_8%,再经过揽拌、送入模具、压缩成型、自然风干,即得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步骤(I)中所述的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为锯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部分或完全代替河砂、灰砂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根据现有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革新,不仅可以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且还能把加工余料进行综合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其附加值,其中生产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二次使用,进一步节约了资源,生产的新型墙板的比重轻质,易施工,而且安全、无毒,有良好的抗老化、隔热、隔音性能,对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1)将藤、竹、柳、木植植物的枝条、表皮、根须用木材颗粒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与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汇集自然风干,至湿度为6-8%,风干后再利用风力分级机分级,分级后颗粒大小为 0.3-0.4mm ; (2)将上述粉碎的颗粒运输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消毒、干燥25-35分钟,得到植物颗粒,用于生产食用菌培养基; (3)将上述植物颗粒与其重量15-17%的麦麸、2-3%的石膏粉、0.9-1%的磷肥、0.6-0.7%的尿素、0.4-0.5%的冬青油、0.2-0.3%的煤球炉渣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为50-60%的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搅拌,使含水量达到55-65%为止,即得食用菌培养基; (4)上述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在二次再利用时需要对一次利用后的培养基进行晾晒、消毒,并加入麦麸、石膏粉、磷肥、尿素和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上述加入的各原料的加入量是第一次各原料加入量的45-55%、100-101%, 100-100.3%、100-100.2%,95-99% ; (5)将上述二次利用后的食用菌培养基输送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干燥,干燥后会有部分结块,利用打散机进行打散,打散后用风力分级机分级,粒径在0.5mm以上的粗颗粒返回继续打散,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输送到新型墙体材料加工车间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加工; (6)将上述得到的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加入其重量12-14%的木质粘合剂、0.2-0.3%的硫酸亚铁、4-6%的白云石粉、2-4%的氯化钙,0.2-0.3%的二乙醇胺、0.3-0.4%的二氧化二铺、0.8-1%的乙稀基二乙氧基娃烧,混合后加水,使得含水量为6_8%,再经过揽拌、送入模具、压缩成型、自然风干,即得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步骤(I)中所述的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为锯末。 ,该新型墙体材料可以部分或完全代替河砂、灰砂石。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藤、竹、柳、木植植物的枝条、表皮、根须用木材颗粒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与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汇集自然风干,至湿度为6-8%,风干后再利用风力分级机分级,分级后颗粒大小为 0.3-0.4mm ; (2)将上述粉碎的颗粒运输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消毒、干燥25-35分钟,得到植物颗粒,用于生产食用菌培养基; (3)将上述植物颗粒与其重量15-17%的麦麸、2-3%的石膏粉、0.9-1%的磷肥、0.6-0.7%的尿素、0.4-0.5%的冬青油、0.2-0.3%的煤球炉渣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为50-60%的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搅拌,使含水量达到55-65%为止,即得食用菌培养基; (4)上述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在二次再利用时需要对一次利用后的培养基进行晾晒、消毒,并加入麦麸、石膏粉、磷肥、尿素和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上述加入的各原料的加入量是第一次各原料加入量的45-55%、100-101%, 100-100.3%、100-100.2%,95-99% ; (5)将上述二次利用后的食用菌培养基输送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C下进行干燥,干燥后会有部分结块,利用打散机进行打散,打散后用风力分级机分级,粒径在0.5mm以上的粗颗粒返回继续打散,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输送到新型墙体材料加工车间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加工; (6)将上述得到的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加入其重量12-14%的木质粘合剂、0.2-0.3%的硫酸亚铁、4-6% 的白云石粉、2-4%的氯化钙,0.2-0.3%的二乙醇胺、0.3-0.4%的二氧化二铺、0.8-1%的乙稀基二乙氧基娃烧,混合后加水,使得含水量为6_8%,再经过揽拌、送入模具、压缩成型、自然风干,即得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为锯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部分或完全代替河砂、灰砂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根据现有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革新,不仅可以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且还能把加工余料进行综合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其附加值,其中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材、环保型藤、竹、柳、木综合利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竹、柳、木植植物的枝条、表皮、根须用木材颗粒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与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料汇集自然风干,至湿度为6?8%,风干后再利用风力分级机分级,分级后颗粒大小为0.3?0.4mm;(2)将上述粉碎的颗粒运输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下进行消毒、干燥25?35分钟,得到植物颗粒,用于生产食用菌培养基;(3)将上述植物颗粒与其重量15?17%的麦麸、2?3%的石膏粉、0.9?1%的磷肥、0.6?0.7%的尿素、0.4?0.5%的冬青油、0.2?0.3%的煤球炉渣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为50?60%的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搅拌,使含水量达到55?65%为止,即得食用菌培养基;(4)上述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在二次再利用时需要对一次利用后的培养基进行晾晒、消毒,并加入麦麸、石膏粉、磷肥、尿素和可湿性多菌灵水溶液,上述加入的各原料的加入量是第一次各原料加入量的45?55%、100?101%、100?100.3%、100?100.2%、95?99%;(5)将上述二次利用后的食用菌培养基输送到炕房,在温度为100?120℃下进行干燥,干燥后会有部分结块,利用打散机进行打散,打散后用风力分级机分级,粒径在0.5mm以上的粗颗粒返回继续打散,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输送到新型墙体材料加工车间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加工;(6)将上述得到的粒径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加入其重量12?14%的木质粘合剂、0.2?0.3%的硫酸亚铁、4?6%的白云石粉、2?4%的氯化钙,0.2?0.3%的二乙醇胺、0.3?0.4%的三氧化二锑、0.8?1%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后加水,使得含水量为6?8%,再经过搅拌、送入模具、压缩成型、自然风干,即得所述的新型墙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少猛胡广国赵文昌朱成富余世杰高俊杰戚少勇戚珺耿世周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蓼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